产业链外迁

搜索文档
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六成,这些国家成增量主力
新浪财经· 2025-07-24 12:02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9.42万台,总金额7.46亿美元,同比增长59.74% [2] - 2024年全年出口总额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22%,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 [2] - 出口类型涵盖喷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8大类 [2] 主要出口目的地 - 越南为第一大出口国,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8635万美元,同比增长114.04% [4][5] - 墨西哥、泰国分列第二、三位,出口额分别为5922万美元(+274.78%)和5870万美元(+45.72%) [5][6] - 俄罗斯、波兰增速超100%,仅韩国、德国出口额同比下滑 [5][6] 行业驱动因素 - 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需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增量显著 [4] - 产业链外迁至东南亚、欧洲带动配套出口,越南、泰国成新兴市场 [4] - 国产机器人成本优势明显,交付周期比外资缩短30% [6][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国产厂商国内市场份额达52.3%,打破外资垄断 [6] - 全球出货量前十品牌中中国企业占4席(埃斯顿、汇川技术等),2017年仅1家 [6] - 本土供应链响应更快,外资品牌配件供应周期长、成本高 [7] 未来发展趋势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加速出海,国际竞争力来自完善配套和低成本 [8] - 外资巨头如ABB仍加码中国布局,间接贡献出口份额 [8] - 需突破高端技术瓶颈,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引领(如人形机器人、AI协作机器人) [8]
聚焦出海链 - 关税扰动下的美国海关到港数据
2025-07-16 23:25
聚焦出海链 - 关税扰动下的美国海关到港数据 20250716 摘要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在 2025 年上半年多次加征,4 月达到 54%的 平均水平,其中电动工具关税提升至 35.8%,对越南和墨西哥的关税也 有所提升,但幅度较小。 自 2018 年贸易战以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工具份额显著下降,从 最初的 40%-45%降至 20%左右,并预计将继续下降,表明产业链外迁 趋势加速。 运费与货物到港金额呈正相关关系,2024 年同步增长,但 2025 年 3 月后快速下降,反映了货物运输与结算的同步性,预示进口量可能受到 关税影响。 手动工具在 2025 年前四个月增速平稳,但 5 月份同比增速显著下降至- 7%,表明关税加征逐渐影响实际进口量,但由于前期外迁,市场份额仅 小幅下降。 割草机产品受新一轮关税影响显著,中国产品市场份额从 2023 年底的 40%-45%急剧下降至 2025 年 5 月的 13%,表明高额关税对市场份额 产生直接冲击。 Q&A 当前美国海关数据在供应链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美国海关数据在供应链研究中具有重要性,主要因为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美国 市场的实际需求和供应情况。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