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研发

搜索文档
这里为何能引来京津创新活水 ——来自河北唐山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唐山产业升级 产业承接与平台建设 - 自2014年以来累计承接京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48个,总投资6065.92亿元,完成投资4917.75亿元,承接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居河北省前列 [1] - 首钢京唐钢铁通过搬迁实现高端化转型,产品涵盖0.07毫米"蝉翼钢"及循环用水体系,带动曹妃甸示范区形成产业集群,吸引北京巴威、华润电力等企业入驻 [2][3] - 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承接北京华瑞新材料科技等企业,2023年投产的高纯金属靶材项目依托临津产业园扩大产能 [4] - 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引入北京同仁堂、王致和等企业,同仁堂中药材加工车间年产能达400万公斤,形成完整中药产业链 [5][6]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研发卫浴陶瓷专用树脂材料,降低企业采购成本62%,并与中车唐山等企业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 [8] - 2024年引进京津科技成果78项,技术合同交易额168亿元,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 [8] - 河北第六镜智能科技采用"北京研发+唐山生产"模式,热态长材检测装置服务钢铁企业智能制造 [9] - 京唐智慧港2017年以来引进26个京津项目,投资100亿元,包括国轩电池10GWh新能源电芯项目 [9] - 巨视机器人实现人工智能农业装备本地化生产,智能激光板栗划口机提升农产品加工效率 [10] 产业集群与转型升级 - 首钢京唐联合本地企业建设矿石码头、水渣细磨项目,带动循环经济及装备制造产业 [12] - 鑫华源智能停车设备公司利用曹妃甸钢铁配套优势,拓展立体车位及光伏支架市场 [12] - 乐亭县建筑支护装备产业园聚集70余家企业,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供应雄安新区建设 [13] 人才引进与协同机制 - 实施"凤凰英才"计划,2020年以来全职引进京津研究生1170余名,柔性引进专家155人 [14][16][17] - 建立"通宝唐"人才一体化机制,2024年签约智力技术项目65项,举办197场引智活动 [15][17] - 北京-唐山高层次人才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30万元)及50%贴息 [16][19] - 百川智能公司人才参与省级研发项目,实现地铁车顶智能检修机器人技术突破,获3项专利 [19]
京冀超链接助力生物药企成果转化
北京青年报· 2025-04-28 09:00
生物医药产业链是京津冀协同培育的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用好各地区位优势,将产业链条延伸, 实现北京研发、河北转化,是如今不少生物医药企业的选择,其中不少企业选择将产业链条延伸到距离 北京仅100多公里的河北保定。 多家企业的保定子公司负责人表示,保定和北京之间交通方便,加上保定附近的雄安新区正在崛 起,人才潜力显著,市场前景广阔,这些都是企业选址于保定的重要原因。目前,保定市已锚定"服务 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定位,借助京津创新资源优势,形成了"京津研发、保定转化"的创新驱动 发展格局。 北京研发保定转化成为公司运转常态 "T细胞是人体内的抗肿瘤卫士,但很多罹患肿瘤的患者体内的T细胞不足。目前我们开发的技术, 可以将患者体内的T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激活培养,然后将这些抗肿瘤卫士输送到患者体内。由 于这些T细胞之前已经携带了肿瘤抗原,当它'回家'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杀伤抑制肿瘤细胞,起到抗 肿瘤防复发效果,几乎没有副作用。"保定诺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该公 司总部位于北京,研发团队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知名院校。 多年来,公司总部一直致力于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方面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