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引导机制

搜索文档
用好价格引导这盏“信号灯”
广州日报· 2025-04-29 03:19
价格治理机制改革 - 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核心信号 旨在满足民生需求同时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1] - 改革聚焦粮食 能源等重点领域 强化稳价保供韧性以应对国际市场波动[2] - 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推动新能源入市并保障供电安全[2] 价格机制与高质量发展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430亿元 碳定价促使钢铁企业吨钢碳排放下降4%[3] - 深圳数据交易所实践显示 分类分级定价机制促进数据要素流动[3] - 医疗价格改革调整比价关系 三甲医院主任医师诊查费从15元升至50元 CT检查费从300元降至240元[3] 公共服务价格改革 - 阶梯水价制度覆盖80%广州家庭基本需求 超量部分提价促进节水[3] - 改革通过价格信号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 实现供给理念升级[4]
中办国办发文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事关农产品、能源、公共服务等价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21:59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日发布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涵盖价格改革、调控、监管等领域,旨在构建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发挥价格信号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宏观经济治理水平,包括促进物价合理、深化市场化改革、创新价格引导机制等内容 [1] 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 - 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重要目标,202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为2%左右,《意见》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协同价格与多宏观政策提升调控效能 [2] - 《意见》将促进物价合理作为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主要目标,包括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夯实重要商品价格稳定基础、强化重要商品价格调控 [2] - 专家认为灵敏价格信号作用大,保持物价合理需价格调控机制发挥作用,健全长效机制稳定预期,落实联动机制统筹调控与民生 [3] - 专家表示价格是宏观调控重要内容,短期价格调控要主动预调微调,中长期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能支撑宏观经济发展 [3] 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 - 《意见》指出要分品种、有节奏推进电源上网电价等市场化改革,完善电网代理购电等制度,放开部分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价格 [4] - 我国大力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近十年在电价、成品油、交通运输等价格改革成效显著,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程度达97.5% [4][5] - 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市场化是重难点,《意见》明确电价改革方向并提出解决方案,强调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5] - 《意见》指出要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废止不当价格政策,规范自然垄断企业,加强价格监管,规范药品价格 [6] - 专家表示提高价格治理能力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加强反垄断监管,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监管措施 [6] 创新重点领域价格引导机制 - 《意见》指出要完善农业、能源、公用事业、公共服务、公共数据等领域价格政策,专家认为这些领域需创新价格引导机制 [7] - 在完善农业价格政策方面,《意见》指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稻谷、小麦等政策,优化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稳定生猪保险供给 [7] - 专家表示完善农产品价格治理要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收益保障机制,科学调控确保价格合理波动,不同农产品政策有不同作用 [8] - 在健全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方面,《意见》指出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边界,健全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相关收费政策 [9] - 专家表示公用事业发展需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结合,合理界定两者范围是制定价格关键 [10] - 在完善公共服务价格方面,《意见》指出对公办、民办养老等机构基本服务收费加强管理,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 [10] - 专家表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需价格政策引导,《意见》提出的改革方向和措施有利于提升保障水平和改善普惠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