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市场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洪城环境: 江西洪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洪城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42
信用评级结果 - 东方金诚维持江西洪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同时维持"洪城转债"信用等级为AA+ [1][4] - 评级有效期自2025年6月11日至2026年6月10日 [2] - 评级模型结果显示企业竞争力得分15分(权重25%),营业收入得分10分(权重10%),资产规模得分4.4分(权重10%) [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南昌市重要公用事业运营企业,从事自来水供应、燃气销售、工程安装及污水处理等业务 [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247.37亿元,营业收入82.27亿元,净利润13.38亿元,综合毛利率31.75% [5]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南昌水业集团(持股31.53%),实际控制人为南昌市政公用集团 [4] 业务运营 水务业务 - 自来水供应业务在南昌市具有垄断地位,2024年收入9.91亿元(毛利率51.44%),拥有10座水厂,日供水能力191万立方米 [21] - 污水处理业务覆盖江西省全境及省外部分地区,2024年收入25亿元(毛利率42.31%),特许经营权项目总设计规模420.4万立方米/日 [22] - 在建污水处理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包括11个提标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14.52亿元 [22] 燃气业务 - 燃气销售在南昌市市场占有率超90%,2024年收入18.83亿元(毛利率9.77%),拥有管道用户142.44万户 [27] - 燃气工程安装业务2024年收入2.98亿元,毛利率57.28%,期末在手合同金额0.32亿元 [31] - 气源主要来自"西二气"和"川气",2024年天然气采购单价3.02元/立方米,销售单价3.77元/立方米 [2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资产247.37亿元,资产负债率57.33%,流动比率76.33%,EBITDA利息倍数11.69倍 [5] - 货币资金28.54亿元,应收账款25.34亿元,固定资产46.78亿元,无形资产99.13亿元(主要为特许经营权) [3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92亿元、12.40亿元、13.38亿元,保持稳定增长 [5] 同业比较 - 公司资产规模(247.37亿元)大于东江环保(112.78亿元)但小于瀚蓝环境(393.05亿元) [5] - 综合毛利率(31.75%)高于东江环保(5.59%)和瀚蓝环境(28.93%) [5] - 资产负债率(57.33%)低于东江环保(63.20%)但高于瀚蓝环境(45.01%) [5]
价格改革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广州日报· 2025-06-09 03:06
价格市场化改革核心观点 -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关键信号,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1] - 全社会97.5%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价格市场化程度高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活力更强[2] - 改革需通过"试点—评估—推广"渐进路径,重点突破要素价格市场化、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价格体系[5] 价格市场化改革重要意义 - 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流向高效率领域,价格竞争倒逼企业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2] - 市场机制为经济转型提供动力,通过生态环境价格体系(如碳排放权交易)引导环保和资源节约[2] - 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60%,现货市场建设需完善15分钟结算机制等实时市场规则[3] 重点领域改革路径 - 电力行业需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完善"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广东浙江试点构建三级交易体系[3] - 油气领域推进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分步实现财务独立核算和运营独立[3] - 水资源领域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3] 配套制度优化方向 - 修订价格法增设数据定价、生态补偿条款,创新价格听证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大数据技术[3] - 建立煤电粮食等重点领域"价格安全阈值"改革风险评估机制[3] - 政府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平台经济价格异常秒级预警[4] 政府监管职能转变 - 监管重点从"管价格"转向"管秩序",加强反垄断执法打击算法共谋等新型价格垄断[4] - 公用事业价格建立与CPI、PPI联动的自动调整机制,防止价格扭曲[4] - 保留政府定价领域完善"成本监审+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程序[4] 区域推进策略 - 优先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成熟地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5] - 要素价格市场化需覆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基础领域[5] - 能源价格改革对保障供应安全、推动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关键意义[5]
关税战下的医药政策:全球最大的创新药市场正在剧变
新财富· 2025-04-28 15:31
本文约 2 5 0 0 字,推荐阅读时长 1 5 分钟,欢迎关注新财富公众号。 1 引言 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启动对进口药品的国家安全调查。这一调查覆盖了所有进口药品,包括成 品仿制药、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关键药用成分。此举属于特朗普政府根据1962年《贸易扩 展法》第232条对多个行业进行的关税调查的一部分。虽然调查尚未结束,预计结果将在270天内公 布,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将赋予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药品和原料药征收关税的权力。特别是对中国等主 要药品出口国的影响,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供应链中断及成本上升。 事实上,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药品总额约60亿美元,其中大量为抗生素、抗病毒及心血管药物等基础 药物。一旦关税进一步扩大实施,这些进口药品的成本预计将明显上升,对美国本土药品生产商带来 直接冲击。为应对这种风险,特朗普政府提出多项措施推动产业本土化。 分析师预计,如果对来自中国的API征收10%的关税,仿制药企业的利润将下跌2%-3%,创新药利润 下跌可能更严重。 2 美国关税筑墙, 中概股 跌宕 自2025年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政策,核心目标是强 化美国医药产 ...
中信证券: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 电力、水务、燃气等公用事业价格有望更加市场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4-03 08:36
文章核心观点 - 随着价格改革深化和治理机制完善,电力、水务、燃气等公用事业价格将更市场化,大水电、水务、燃气行业有望受益 [1] 完善价格治理机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涵盖能源、公用事业等领域价格机制,要深化价格改革,完善治理机制,夯实价格稳定基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宏观经济治理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2] 电价 - 《意见》明确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推进各类市场建设,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健全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有助于刺激灵活性电源投资,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提供支撑 [3] - 《意见》提出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综合电价水平低、外送电量市场化程度低的大水电有望受益,实现上网电价与市场均价接轨,提升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3] 水价 - 各地自来水费调价频率缓慢,成本传导不及时,亏损面扩大,《意见》提及优化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有望为自来水费价改提速,改善行业回报偏低痛点并理顺价格机制 [4] - 污水处理费受政府付费及用户收费标准偏低影响,财政补贴占比增加,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压力增大,《意见》呼吁优化收费政策,有望解决应收账款问题 [4] 气价 - 2023年多省市完成居民气价上调,部分地区调整进度滞后,《意见》强调深化燃气价格联动机制,推动未调价区域理顺传导链条,提高已调价但幅度低的地区上调比例,城燃企业毛差有望上修 [5] - 价格联动机制完善有望扭转城燃企业盈利受上游天然气价格波动困扰的形势,提升盈利稳定性,强化公用事业属性定位 [5] 投资策略 - 成本优势突出、当前电价水平偏低的大水电有望实现电价水平中枢提升 [7] - 水价政策完善、行业价格机制理顺,水务运营类资产有望显著受益 [7] - 派息水平与估值安全边际突出的全国性城燃龙头有望受益于顺价推进实现毛差修复 [8]
公用环保|价格更加市场化,关注受益细分板块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3 08:19
文 | 李想 荣浩翔 朱翀佚 随着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电力、水务、燃气等公用事业价格有望更加市场 化;当前市场化程度低且价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低成本优势突出的大水电有望受益,伴随价格更 加市场化预计将实现电价及收入提升;价格传导滞后问题较为严重的水务、燃气行业有望随着价格 调整机制的改善,带动行业整体回报偏低、上游价格波动影响业绩稳定性等问题的缓解。 ▍ 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就健全市场价格 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等内容作出指导。 《意见》涵盖能源、公用事业、农业、公共服务、公共数据等领域的价格机制,明确要进一步深 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夯实价格稳定基础,进而保持物价水平,同时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与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 电价:推进市场建设助力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大水电有望受益价格市场化。 ▍ 水价:优化各类水价&处理费机制,有望改善行业回报率&应收账款问题。 自来水费方面,根据我们历史跟踪情况,各地水价调价频率极为缓慢,成本无法及时有 ...
中办国办发文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事关农产品、能源、公共服务等价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21:59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日发布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涵盖价格改革、调控、监管等领域,旨在构建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发挥价格信号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宏观经济治理水平,包括促进物价合理、深化市场化改革、创新价格引导机制等内容 [1] 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 - 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重要目标,202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为2%左右,《意见》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协同价格与多宏观政策提升调控效能 [2] - 《意见》将促进物价合理作为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主要目标,包括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夯实重要商品价格稳定基础、强化重要商品价格调控 [2] - 专家认为灵敏价格信号作用大,保持物价合理需价格调控机制发挥作用,健全长效机制稳定预期,落实联动机制统筹调控与民生 [3] - 专家表示价格是宏观调控重要内容,短期价格调控要主动预调微调,中长期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能支撑宏观经济发展 [3] 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 - 《意见》指出要分品种、有节奏推进电源上网电价等市场化改革,完善电网代理购电等制度,放开部分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价格 [4] - 我国大力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近十年在电价、成品油、交通运输等价格改革成效显著,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程度达97.5% [4][5] - 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市场化是重难点,《意见》明确电价改革方向并提出解决方案,强调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5] - 《意见》指出要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废止不当价格政策,规范自然垄断企业,加强价格监管,规范药品价格 [6] - 专家表示提高价格治理能力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加强反垄断监管,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监管措施 [6] 创新重点领域价格引导机制 - 《意见》指出要完善农业、能源、公用事业、公共服务、公共数据等领域价格政策,专家认为这些领域需创新价格引导机制 [7] - 在完善农业价格政策方面,《意见》指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稻谷、小麦等政策,优化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稳定生猪保险供给 [7] - 专家表示完善农产品价格治理要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收益保障机制,科学调控确保价格合理波动,不同农产品政策有不同作用 [8] - 在健全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方面,《意见》指出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边界,健全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相关收费政策 [9] - 专家表示公用事业发展需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结合,合理界定两者范围是制定价格关键 [10] - 在完善公共服务价格方面,《意见》指出对公办、民办养老等机构基本服务收费加强管理,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 [10] - 专家表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需价格政策引导,《意见》提出的改革方向和措施有利于提升保障水平和改善普惠性 [11]
中办、国办重磅发文:建立健全储能价格机制,推动更多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02 19:05
价格治理机制改革 - 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 分品种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 推动电能量价格 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 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机制 完善电网代理购电制度 推动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完善成品油 天然气 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放开竞争性民航航线票价 [7] - 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 推进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 优化期货品种规则 有序发展油气 煤炭交易市场 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 推进电力中长期 现货 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 [7] - 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 废止妨碍统一市场的价格政策 促进电网公平接入 推动油气管网 铁路线路开放互联 加强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 规范药品价格形成 [8] 绿色低碳能源价格政策 - 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 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 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政策 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 完善工业阶梯电价制度 考虑能耗环保因素 [9] - 完善碳定价机制 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主体 探索碳减排价格支持政策 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 建设绿色能源国际标准 [9] 公用事业与公共服务价格 - 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强化企业成本约束 考虑群众承受能力 推进天然气价格联动 深化供热改革 实施供热计量收费 优化居民阶梯水电气价 [10] - 完善公共服务价格政策 公办养老 托育 医疗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 民办普惠机构加强引导 加强普惠幼儿园 学校收费监管 建立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10] 数字经济发展与公共数据定价 - 建立健全数据市场规则 制定公共数据价格政策 促进安全高效开发利用 公共数据用于公益事业无偿使用 用于产业发展有偿使用 按成本合理盈利原则定价 [11] 价格调控与监管机制 - 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 综合考虑供需 增长 预期等因素 强化宏观政策协同 健全重要商品价格稳定长效机制 加强产能调控 完善国家储备体系 [12] - 规范市场价格行为 强化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 防止恶性竞争 加强重点领域价格监督检查 反垄断执法 强化交通 旅游 教育等领域监管 [13] 储能国际峰会ESIE 2025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将于2025年4月召开 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 预计800+企业参展 500+新品发布 吸引20万专业观众 同期举办40+主题论坛 邀请400+政策制定者 专家学者 行业领军企业参与 [17] - 参展企业包括CATL宁德时代 比亚迪储能 国轩高科 华为 远景 天合储能等头部企业 论坛涵盖储能知识产权 电力市场 规模化储能 构网型储能 安全标准等议题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