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公关

搜索文档
手握西贝6000万咨询费的华与华,被罗永浩炮轰冤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3:32
记者丨易佳颖 实习生王野 编辑丨高梦阳 近日,咨询公司华与华成为罗永浩的"新靶子"。 日前,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态支持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这不是危机公关,因为根本 就没有危机",称其要"硬杠网络黑嘴"。9月14日晚间,罗永浩在直播中将炮火对准西贝背后的营销咨询 服务商——华与华,"收着6000万咨询费,就教西贝用这套话术糊弄人?" 面对罗永浩的炮轰,华与华率先道歉。罗永浩微博发文称:"华与华的老板已经跟我道了歉,这件事可 以过去了,毕竟它只是一个跑题的插曲。" 随着9月15日西贝公开致歉,罗永浩发文称决定放弃追究西贝,这场"连续剧"看似告一段落。但围绕华 与华这家服务了众多消费品牌的咨询公司的争论,还没有停止。 "西贝和罗永浩的舆论焦点接入到华与华公司,令人难以置信。华与华的立场在此次舆论中受到质疑, 整体非常不利。"胜利鸟咨询咨询总监朱瑞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整个事件, 我认为西贝和华与华都是输家,罗永浩也非赢家。只有消费者和媒体是赢家,消费者赢得知情权,媒体 赢在流量。" 华与华是谁?又是如何搅合进这场预制菜纷争,甚至在老罗微博"炮轰"中获得一席之地的? 6000万值 ...
罗永浩和西贝都在努力地“摆事实讲道理”
齐鲁晚报· 2025-09-13 18:30
与罗永浩的咄咄逼人相比,西贝方面的应对有些被动。在线下门店的直播中,后厨大量的袋装冷冻食 品,厨师长有关隔夜羊肉串的"正常操作",都引起了消费者的质疑。 近年来,有关预制菜的争论时有发生,仅仅通过一场"隔空对话"也很难让争执中的双方达成广泛共识, 将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仍然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但是,这场争论也不全是"口水战",无论是罗 永浩,还是西贝,都在努力地"摆事实讲道理",用自己的"证据"引导公众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随 意地选边站队。 罗永浩是资深网红,还是脱口秀节目嘉宾,擅长公共辩论,在这场争执中也展示了超乎常人的话题设置 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轻松化解了自己也卖过预制菜等看似棘手的问题。反观西贝方面,无论是推 出"罗永浩菜单",还是公开后厨,都有些随意,缺少周密准备。有不少专业人士直接批评西贝老板贾国 龙在这场危机公关中的败招,甚至替他草拟了回应罗永浩的最优方案,比如先道歉再邀请参观。总之, 客客气气"打哈哈",不与罗永浩正面交锋,免得以己之短博人之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沙元森 9月12日,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进入高潮。 当晚,罗永浩在直播间表明了自己对预制菜的态度," ...
爱康国宾事件持续发酵,企业与媒体如何共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1:3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婧汐 "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已是晚期"——北京律师张女士对爱康国宾漏诊误诊的质疑尚未得澄 清,昨天,事件又因爱康国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媒体发布会上的一番发言引来第二波高 潮。 舆情事件:事件本身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南财点评: 客观来说,召开媒体发布这一沟通方式展现了企业愿意与外界保持沟通的积极姿态。但是,企业的具体 沟通内容却没有起到"安抚"消费者情绪的作用。反而,发布会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一番"任性"发言,又对舆情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副作用。 在类似事件中,企业的危机公关到底需要做什么? 第一阶段:此前,张女士在社交网站上声称自己在爱康国宾持续十年体检未查出癌症,在2024年换了家 机构体检却被确诊肾癌晚期,因此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漏诊误诊。 第二阶段:爱康国宾就事件召开媒体说明会,重申对张女士的体检"无漏诊、无误诊",并已以"虚构事 实、散布谣言"为由向法院正式起诉。 爱康国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媒体会上表示"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 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多花几千几万块钱的时候,你认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吗?"。此话一出引 ...
海底捞终于把道歉玩明白了
半佛仙人· 2025-03-14 11:11
海底捞事件分析 事件背景 - 公司首次回应因呼吁包容未成年肇事者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导致舆论危机升级[3][4] - 涉事门店发生顾客不当行为事件 但公司初期声明被质疑"站队加害者" 触发潜在消费者恐慌[29][31] 危机公关策略 - 二次回应采取"免单+10倍赔偿"组合拳 涉事门店2月24日至3月8日4109笔订单全额退款并额外支付餐费10倍赔偿[10][12] - 同步启动法律程序起诉未成年肇事者 通过司法震慑潜在破坏行为[13][38] - 赔偿方案设计具有行业颠覆性 单店赔偿金额达八位数 形成竞争壁垒[23][44] 商业影响 - 将食品安全危机转化为品牌信任资产 赔偿力度成为行业新标杆[19][22] - 三重态度输出:与消费者立场统一 高额赔偿兑现承诺 向同行展示资金实力[36][40][44] - 事件处理体现管理层决策效率 老板直接介入后策略从"包容"转向"重拳出击"[16][17] 行业启示 - 公共情绪管理核心在于态度表达 金钱赔偿是最直接有效的信任重建工具[26][42] - 头部企业通过超高规格赔偿建立竞争护城河 中小餐饮企业难以复制该模式[45][48] - 事件处理形成经典案例 未来可能推动餐饮业整体服务赔偿标准提升[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