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员仓储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假期依然空荡,这代人为什么不爱逛超市了?
吴晓波频道· 2025-10-05 08:2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传统实体超市面临严重衰退,2024年全国大型实体超市净关店数量达到687家,较2023年增长23.6%,近六成连锁超市销售额出现下滑 [5] - 传统超市的渠道、便利和商业模式三大优势正被瓦解,其SKU以快消品为主(占比超70%),但在电商平台(如天猫超市、京东超市)动辄上百万SKU的竞争下显得微不足道 [10] - 即时零售的兴起严重冲击超市便利性,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大厂为开拓即时零售市场,在过去半年合计投入超过200亿,美团宣布2024年7月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非餐饮品类订单达2000万单,淘宝闪购同日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占比16% [10][12] - 传统超市的“二房东”商业模式存在基因缺陷,利润主要依赖向供应商收取上架费、管理费等,导致商品价格缺乏竞争力,且服务体验差,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超市的投诉接近20万条,超一半为买到变质食物或假冒伪劣产品 [15][16] 成功转型模式分析 - 会员仓储超市模式表现突出,通过付费会员制筛选客群,角色从“二房东”转变为“选品官”,山姆会员店2024年净销售额达10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20%,会员数量达860万人,创历史新高,2024年会员仓储店重点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5% [22][23][24] - “云超市”或“闪电仓”模式追求极致效率,以几百平的仓库取代上千平超市,降低租金成本,美团平台入驻的闪电仓数量从8个月前的3万家增长至2024年6月底的5万家,预计2027年将超过10万家 [25] - “胖东来式”改造核心在于提供情绪价值,通过改革盈利模式(取消新品费、进场费等)、升级产品线、提升服务(如员工减工时涨工资、提供免费服务和“不满意就退货”政策)来实现,2024年完成调改的零售店铺整体销售额翻了3倍,生鲜品类总销售额是调改前的7.7倍 [28][29][31] - 硬折扣模式依靠极简SKU(1000-2000个)和供应链降本增效打出极致低价,满足“质价比”需求,目前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为8%,25%的中国消费者更频繁光顾折扣店,赛道潜力巨大 [33][34] 转型路径的核心共性与本质 - 成功转型路径均基于消费者需求选品,摒弃“大而全”,追求“少而精”,同时注重降本增效,从供应链效率中获取利润 [36] - 转型的本质是让传统商超回归零售业初心,即依靠买卖价差盈利 [37] 转型面临的困难 - 大规模调改带来阵痛,以永辉为例,2024年上半年调改124家门店,关停227家亏损门店,砍掉一半供应商,导致营收同比下滑20%,近三年首次同期亏损,净亏损超过2亿元 [41] - 硬折扣模式毛利率较低,信达证券研报显示其毛利率水平在10%至15%,低于超市行业平均毛利,需在低价、高品质与合理利润间艰难平衡 [41] - 传统商超转型线上面临挑战,“店仓一体”模式资产重、成本高(租金、人工、供应链),超市行业平均毛利率约20%,难以覆盖仓库租金、打包配送和平台抽成等额外成本,而闪电仓模式坪效高,其单店盈利模型显示毛利率仍可达30%左右 [42][44] - 缺乏互联网基因的传统商超在转型即时零售时,面临拣货效率低、线上运营经验不足等障碍,从零开始竞争难度大 [42][45]
什么都卖的大超市,正在被挤出市中心?
虎嗅· 2025-06-06 11:46
核心观点 - 传统商超行业面临消费方式世代更替,从"一站式购物"转向注重体验、个性与情绪价值的消费逻辑 [12][13][44] - 大润发作为行业缩影,经历从巅峰到衰退:2010年以404亿元年销售额登顶,但2024财年收入715.52亿元同比降1.4%,2022-2024年关闭100家门店 [9][21][24] - 新兴零售模式(即时零售/会员仓储)冲击传统业态: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6500亿元,年复合增长56% [30][32] 传统商超衰落原因 外部竞争 - 电商分流:2011年淘宝双11交易额52亿元相当于家乐福月营收1.4倍,生鲜日百线上化加速 [22][23] - 即时零售崛起:盒马等30分钟配送模式抢占高密度城市市场,北京某区域1.5公里半径内2家盒马 vs 全市仅4家大润发 [28][31] - 会员店挤压:山姆/Costco等SKU仅传统商超10%-40%,通过精选商品提升坪效 [37][38] 内部困境 - 运营模式滞后:传统大卖场面积过大(100平米+)导致购物效率低,年轻客群流失 [36][43] - 商品同质化:缺乏自有品牌记忆点,对比山姆MM系列、胖东来DL等差异化商品 [39][40] - 定位模糊:M会员店布局缓慢,仅6家且未进入一线城市 [42] 新兴零售成功要素 模式创新 - 即时零售满足碎片化需求:盒马融合超市/餐饮/线上App,适配"30分钟生活圈" [30][31] - 会员仓储强化体验:山姆通过美式烤鸡等爆品打造"寻宝式"购物,Costco以Kirkland Signature建立品牌认同 [39][40] 用户运营 - 胖东来树立服务标杆:调改后的永辉门店销售额达调改前13.9倍,客流量增5.3倍 [56][57] - 情绪价值创造:年轻消费者愿为"专属感"(山姆会员权益)、"人性化服务"(胖东来)支付溢价 [39][54] 行业转型方向 - 小型化/生鲜化:尼尔森报告显示线下渠道向小体量、近距离、快响应演进 [34][35] - 社区化改造:大润发试点转型"社区商业中心",强化生鲜加工与员工机制 [59] - 消费逻辑重构:从商品齐全转向"性价比+体验"双驱动,如拼多多低价与山姆品质并行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