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

搜索文档
港股财报季中如何防范会计准则带来的误导:找回“消失”的利润
IPO早知道· 2025-08-14 19:44
港股科技公司财务指标解读 - 联想集团25/26财年Q1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增长108%至36.6亿元,两口径增速差达80个百分点[3] - 公司管理层引导投资者关注增速较低的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利润指标,因其更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3][12] 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 港股上市公司主要采用HKFRS/IFRS、CAS和US GAAP四类准则,差异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计量等四个方面[6] - 科技公司常因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报表利润大幅波动,如小米2017年IFRS亏损439亿元中540亿元来自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6][7] - 美图2016年IFRS亏损63亿元中实际经营亏损仅12亿元,差额同样来自优先股会计处理[8] 联想集团具体案例 - 24/25财年Q4香港准则净利润同比降64%至0.9亿美元,非香港准则净利润增25%至2.78亿美元[9] - 25/26财年Q1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创新高,利润差异源于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36.6亿元非现金收益[9][12] - 公司明确未来三年投资者应聚焦非香港准则业绩,因认股权证价值会随股价波动影响香港准则利润[12] 经营质量核心指标 - 联想25/26财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达12亿美元创11季度新高,自由现金流回升至7.51亿美元[16] - 净财务成本同比下降9%,剔除可转换债券名义利息后降幅达23%,现金余额年增15%至45亿美元[16] - 公司强调非现金项目不影响估值逻辑,投资者应关注现金流创造能力等实际经营数据[15][16]
证监会:提高信披质量 明确收入等会计处理细则
证券时报· 2025-07-19 01:11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会计类第5号》明确多个会计问题的处理规则 旨在促进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的一致有效执行并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1][4] 收入相关会计处理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相关政府补贴应合理估计未来可能获得的补贴金额 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确认为收入 [1] - 履约完毕且确认应收款项后与客户重新协商减让合同对价需区分情况处理 若与具体履约活动相关应作为销售合同变更或可变对价重新估计 若因履约活动之外的原因调整且符合债务重组定义则应作为债务重组处理 [2] 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处理 - 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不应考虑信用保险的影响 信用保险合同不应被认定为单项债权的合同条款组成部分 保险理赔款项应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且金额可靠时确认为资产 [3] -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递延所得税处理要求初始确认时若金融负债成分的计税基础等于票面金额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后续计量时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 其他会计处理问题 - 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后续变动需分析是否重新形成一项新授权合同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3]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会计准则执行提出挑战 《会计类第5号》旨在加强制度供给明确监管要求防范财务造假 [4]
证监会: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证券日报网· 2025-07-18 20:48
证监会发布《会计类第5号》监管规则 - 证监会于7月18日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5号》,旨在完善资本市场会计监管规则体系,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1] - 该指引针对近期市场反映较多的会计实务问题进行梳理,在准则规定范畴内指导具体交易事项如何执行会计准则 [1] - 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关键基础性信息,对投资者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至关重要 [1] 指引制定的背景与目的 - 资本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会计准则的一致有效执行提出挑战 [1] - 旨在防范经营主体利用会计准则专业判断空间实施财务造假 [1] - 促进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的一致有效执行,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1] 指引内容与执行 - 涉及收入、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等8个具体问题 [2] - 每项指引包含三部分:交易事项背景及会计问题、会计准则相关规定、适用会计准则的意见或监管口径 [2] - 证监会将密切关注执行情况,指导各类经营主体恰当执行会计准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