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调整
搜索文档
路桥信息业绩失真是否构成财务造假?暴雷前高管频繁离职 四季度收入异于同行
新浪证券· 2025-10-10 18:22
核心观点 - 路桥信息因2023年度及2024年度收入利润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和不准确 收到监管罚单并被记入诚信档案 [1][3][4] - 公司对2023年年度报告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 调整幅度巨大 [1][2] - 业绩失真事件前出现高管频繁离职 四季度收入确认显著异于同行 上市前夕曾有重大差错调整等异常信号 [1][8][9] 会计差错调整详情 - 2024年净利润从2248.20万元调整至339.17万元 减少1909.04万元 降幅高达84.91% [3] - 2023年净利润从2158.20万元调减至857.10万元 降幅达到60.29% [3] - 根据规则 调整金额占相关项目总额达到一定比例可能被认定为重大会计差错 [3] - 公司已完成自查并作出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并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事项进行专项鉴证 [4][5] 异常信号与风险因素 - 在收到监管罚单前 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均因个人原因离职 [8] - 公司北交所上市前夕存在收入确认异常 如项目集中在12月确认收入 实际开工日期早于合同签订日期等 [9] - 上市前曾进行会计差错调整 对2019年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影响比例分别为-22.37%和-28.08% [9] - 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占比为57.68% 显著高于同行千方科技的25.39%和捷顺科技的37.71% [10] 近期经营业绩恶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4.33万元 同比下降53.64% [12]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202.88万元 同比下降84.84% 较2023年同期下降92.93% [12][13] - 智慧停车业务收入1852.42万元 同比下降36.70% [12] - 公路与城市交通业务收入636.74万元 同比下降67.38% [12] - 公司业务收入高度集中于厦门市和福建省内 占比分别为60.36%和82.33% [14] - 轨道交通业务91.35%的营收来源于单一客户厦门轨道交通集团 [14]
又一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自查年报存在会计差错
梧桐树下V· 2025-08-14 00:05
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恒信东方于2025年8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4] - 公司自查发现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已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 [4] - 公司经营活动正常开展,预计该事项不会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 会计差错更正详情 - 公司2022年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导致营业收入调减1.816亿元 [5] - 更正后2022年合并营业收入从4.893亿元降至3.077亿元,营业成本从4.024亿元降至2.208亿元 [6] - 母公司层面营业收入从2.231亿元降至4148万元,营业成本从1.867亿元降至505万元 [6] 财务表现 - 公司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超20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492.71万元,同比下降15.12% [9]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422.74万元,同比下降11.32% [10]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3433.43万元,同比下降8.53% [10]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614.42万元,同比改善526.71% [10]
突发!300081,被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0:05
恒信东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3][4] - 公司收到《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142025029 号) [4] - 立案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4] 2022年年报会计差错调整 - 公司自查发现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并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 [6][7] - 将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的收入核算方式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8] - 调减2022年营业收入1.82亿元,占调整前营业收入比例为37.12% [8] - 调整后2022年营业收入为3.08亿元 [8] - 调整后营业成本为2.21亿元,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未发生变化 [9] 会计差错原因及历史情况 - 公司解释调整原因为:在供应商选择上不具有完全主导性,商品所有权存在瞬时性、过渡性,更倾向于代理人角色 [10] - 基于谨慎性原则决定采用净额法核算 [10] - 但4个月前公司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曾表示2022年度无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的情况 [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19年业绩大幅下滑,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10] - 2022年调整后营业总收入3.08亿元,同比-36.80% [11] - 2022年调整后营业利润-4.98亿元,净利润-4.95亿元 [11] - 2023年营业总收入4.02亿元,同比-17.76% [1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0.75亿元,同比-15.12% [1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要从事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与技术服务的公司 [11] - 业务范围包括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11] - 截至8月12日收盘,股价报7.17元/股,总市值43亿元 [12]
300081 被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0:09
立案调查与会计差错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立案告知书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142025029号 [2][3]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 对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 [5][6] - 公司将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核算方式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调减2022年营业收入1.82亿元 占调整前营业收入比例为37.12% 调整后2022年营业收入为3.08亿元 [6][7] 财务数据调整 - 营业收入由调整前4.89亿元调减至3.08亿元 营业成本由4.02亿元调减至2.21亿元 [7] - 营业利润调整前后均为-4.98亿元 净利润调整前后均为-4.95亿元 [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整前后均为-4.21亿元 少数股东损益调整前后均为-0.75亿元 [7]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19年5.59亿元持续波动下降至2025年一季报0.75亿元 [9]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自2020年起持续亏损 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5.13亿元、-5.13亿元、-4.21亿元、-2.81亿元和-3.46亿元 [9] -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4.80亿元、-5.42亿元、-3.97亿元、-2.35亿元和-3.21亿元 [9]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与技术服务业务 包括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9] - 截至8月12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7.17元/股 总市值为43亿元 [10] - 研发支出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0.77亿元、0.98亿元和0.75亿元 [9]
突发!300081,被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0:08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立案告知书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142025029号 [1] 会计差错追溯调整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 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 [3] - 将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核算方式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3][5] - 调减2022年营业收入1.82亿元 占调整前营业收入比例为37.12% [3] - 调整后2022年营业收入为3.08亿元 [3][4] - 营业成本同步调减1.82亿元至2.21亿元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利润指标未发生变动 [4] - 公司解释调整原因为业务中更倾向于代理人角色 未真正取得商品控制权 [5]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2019年业绩大幅下滑 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6] - 2022年调整后营业收入3.08亿元 同比下滑36.8% 净利润亏损4.95亿元 [7] - 2023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下滑6.79% 净利润亏损3.08亿元 [7] - 2024年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下滑15.12% 净利润亏损3.75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75亿元 净利润亏损0.38亿元 [7] - 研发支出保持稳定 2022-2024年分别为0.77亿元、0.98亿元和0.75亿元 [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总市值43亿元 股价报7.17元/股 [8] - 主要从事数字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与技术服务业务 [7] - 业务范围包括数字创意产品应用及服务、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