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意

搜索文档
丝路视觉发布2025年半年报:“文化+科技”赋能多项目落地,勤修内功夯实长远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9: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6.28% [2] - 归母净利润-8026.03万元,同比减亏2840.05万元 [2] - 现金流显著改善,展现经营韧性 [2][6] 行业政策与机遇 - 国务院2025年1月政策支持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IP跨领域转化 [3] - 鼓励建设超高清、互动式数字演艺与展览新空间 [3] - 数字文化产业进入"文化内容+科技载体"深度融合阶段 [3] 核心业务进展 - 中标深圳自然博物馆展陈施工项目,从58家竞标单位中胜出 [4] - 参与深圳科学技术馆设计服务,打造外立面3Dmapping光影秀 [4] - 董事长李萌迪获"突出贡献者"证书,高级副总裁丁鹏青获同类表彰 [4] 技术创新与拓展 - 探索AI、数字孪生与主营业务融合,落地项目"多点开花" [2][4] - 构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生态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 [4] - 《寻迹秦陵》项目融合大秦帝国IP与沉浸式技术,实现内容与技术双重突破 [5] 内部管理优化 -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精细化管控机制 [6] - 压实回款责任体系,运用多元化手段推进应收款项清收 [6] - 精简决策流程,优化人员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7] 未来发展方向 - 坚持"文化+科技"主线,探索数字孪生、虚拟现实、AI等技术应用 [7] - 与潜在客户达成深度合作意向,积蓄业务增长动能 [7] - 将品牌信誉视为发展基石,追求稳健高质量增长 [7]
凡拓数创:自研FTE引擎实现高精度环境感知与动态建模
金融界· 2025-08-13 12:20
空间智能技术储备 - 公司在空间智能技术领域已构建深厚技术积累和差异化优势 核心技术覆盖3DGS AR交互 自研3D引擎及行业级模型数据集 [2] - 自研FTE引擎结合深度学习与高斯泼溅算法 实现高精度环境感知与动态建模 [2] - 自研AI 3D数字引擎具备多物理场仿真能力 可模拟复杂环境变量 [2] 技术应用场景 - 在工业机器人场景中 通过多视角图像/视频数据智能分析 三维重建生成可交互3D场景 并提供AI算法辅助支持机械臂轨迹规划与避障训练 [2] - 在机器人训练中 虚拟环境支持千万次动作迭代 相比传统训练模式大幅缩短训练周期 [2]
凡拓数创: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节余利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1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5,583,400股,每股发行价格25.25元,募集资金总额645,980,850元,扣除发行费用90,079,862.64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55,900,987.36元 [1] - 募集资金于2022年9月26日到位,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 [1] - 募集资金全部存放于专项账户,并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营销网络升级及数字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和"数字创意制作基地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34,990.47万元,调整后计划投入42,274.81万元 [2] - 2022年11月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使用超募资金7,284.34万元追加投入"数字创意制作基地项目",变更后项目名称为"总部数字创意制作基地项目",总投资金额增至18,701万元 [2] 募投项目结项及资金节余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部数字创意制作基地项目"累计使用17,721.97万元,剩余募集资金979.03万元 [4] - 预计节余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利息合计2,352.34万元(含利息、理财收益及22,969.58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退费) [4] - 节余原因包括项目费用管控节约支出、闲置资金现金管理收益及利息收入 [4] 节余资金后续使用计划 - 拟将节余资金2,352.34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及业务发展 [5] - 后续将注销相关募集资金专户,终止监管协议 [5] 审议程序及意见 - 2025年7月10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结项及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议案,认为该决定符合监管要求且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 保荐机构核查认为决策程序合法合规,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7]
凡拓数创: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10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7月10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7日送达 [1] - 应出席监事3人,现场出席1人,苏宸、高建刚以通讯方式参与表决,会议由监事会主席苏宸主持 [1] - 董事会秘书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会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关联租赁议案审议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关联租赁的议案》,认为租赁房屋是为满足虚拟动力日常经营及办公需求,不影响公司财务、经营及独立性 [1] - 关联交易价格公允,执行客观公平原则,未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1] - 表决结果为全票同意(3票赞成,0票反对/弃权/回避) [2] 募投项目结项及资金安排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节余利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2] - 结项项目包括"总部数字创意制作基地项目"和"营销网络升级及数字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决策基于实际建设情况,旨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2] - 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程序合法合规,符合深交所监管规则 [2] - 表决结果为全票同意(3票赞成,0票反对/弃权/回避) [3] 备查文件 -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作为备查文件存档 [3]
数字王国与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协助认知“AI+”及投入应用
快讯· 2025-07-02 11:22
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知专设计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共识 [1] - 联合开设产学研基地 建立校企互访机制和实训路径 [1] - 推进一系列产学研协同计划 协助完成从认知"AI+"到投入应用的过渡 [1] 技术发展 - 深化"AI+"时代中虚拟人、视觉特效、可视化的创意迭代和技术升级 [1]
关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 成都大力实施“蓉品出海”行动 1至4月“蓉产”“蓉造”出口同比增长23.4%
搜狐财经· 2025-06-16 20:37
服务业扩大开放与企业发展 - 成都聚焦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助力企业发展,增强政策供给、服务供给和场景供给,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1] - 在数字创意、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探索高效集成创新模式,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设置高标准测试制度 [1] - 针对外资企业痛点,在外籍人才引进、特殊物品出入境、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等环节开展制度性创新 [1] 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提升 - 加密优化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增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功能 [1] - 支持企业布局海外销售网络、建设海外仓和展销中心,推动"成都造"产品国际化 [1] 国际消费服务水平提升 - 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园等核心商圈及宽窄巷子步行街区,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 [2] - 培育文化娱乐旅游、国际医疗美容等新消费热点,加快建设市内免税店,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2] - 完善线上预订支付便利化措施,提升文旅、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 [2] 对外贸易创新支持 - 实施"蓉品出海"行动,梳理4张清单(重点品类及市场、企业及产品、境内外展会、经贸活动),构建多维度支持体系 [3] - 1-4月成都自主品牌"蓉产""蓉造"出口同比增长23.4%,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新模式 [3] - 深化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允许外资企业在自贸区开展电影后期制作、网络音乐业务 [3] 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 -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深化QFLP、外债便利化等金融创新试点 [4] - 支持跨国企业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引进国际仲裁机构 [4] - 鼓励医疗机构开通国际医疗保险直付服务,支持引进国际体育组织、顶级赛事及文博艺术展览 [4]
20条举措!深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29
深圳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核心观点 - 深圳提出20条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到2030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比达50%以上,2035年达55%以上 [1] 促进贸易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 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在前海、河套等区域探索科研数据跨境互联互通及外商投资企业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 [3]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提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作用,支持前海深港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3] - 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应用,提升跨境使用便利度,优化QFII/RQFII准入,支持QFLP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 [3]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5] - 巩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支持云计算企业提供国际云通信解决方案,鼓励企业研发基于国际主流大模型的创新产品 [5] -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数字产品,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南山科兴科学园、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 [5] - 赋能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推动生物医药研发、软件开发等高端外包及云外包新模式 [5] - 加快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深化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探索数据资产入表及"数据+金融"合作 [6] 全面提升服务贸易 - 增强国际运输服务能力,拓展欧洲、大洋洲、非洲海运航线,扩大保税燃料油及LNG加注业务规模 [8] - 引进外商独资医院及国际专业服务机构(会计、法律、知识产权等),支持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 [9] - 发展跨境金融保险服务,探索深港交易所会员互联互通,支持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展外币银行卡业务,推动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子公司 [9] - 鼓励数字城市服务出海(东盟、中东、拉美等市场),输出数字能源、工程建设等领域技术及标准 [9] - 便利跨境旅行服务,允许深圳注册外商投资旅行社开展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游业务 [10] - 发展综合保税区"两头在外"研发检测维修服务,支持前海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打造全球交易中心 [10]
深圳推出20条举措力促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2030年数字贸易比重提高至50%
深圳商报· 2025-06-04 06:43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深圳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比重提高至50%以上 [1] - 到2035年该比重进一步提高至55%以上 [1] 重点发展领域 - 促进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创新发展 包括数字技术贸易 数字产品贸易 数字订购贸易 [2] - 巩固提升数字技术贸易 数字产品贸易 数字订购贸易优势 [2] - 加快在国际运输 短缺专业服务 国际金融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2] - 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 高端制造业 离岸贸易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 具体措施 - 在前海 河套等区域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 [1] - 编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研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指引 [1] - 探索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 [1] - 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 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2] - 以南山科兴科学园 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为载体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园区 [2] - 拓展文博会平台功能 增设数字创意产业展区 [2] 产业基础 - 深圳服务贸易2024年进出口总额超1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 - 培育了华为 中兴 腾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 - 已搭建完善的服务营销网络和服务供给体系 [3]
专家业者共论博物馆展陈创新如何更好借助数智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21:21
数智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 - 会议聚焦数智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创新应用,探讨行业前沿趋势,推动博物馆数字化、智能化创新 [1] - 多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展示数智技术在展陈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包括河北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等 [1] 具体案例与实践 - 成都博物馆利用数字科技提升展陈,增强观众可及性和体验性,推动展陈向数智科技方向发展 [3] - 首都博物馆在"看·见殷商"展览中运用数字技术,使分藏于不同博物馆的妇好鸮尊在展览中团聚,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其"身世" [3] -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通过数字技术深入研究壁画、彩塑和古建筑,并在展览中利用AI技术复原永乐宫的建筑布局与壁画风貌,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 [3] - 凡拓数创发布永乐宫线上小游戏及AR文创产品,探索数字技术助力展览和文物展示的新形式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交流会搭建全国博物馆界高水平对话平台,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5] - 博物馆行业将继续深化数智技术应用,推动展览创新,优化观众体验 [5] 活动组织与参与 - 活动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指导,文博圈主办,多家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承办,吸引全国60余位展陈负责人和数智化领域专家参与 [5]
“文化沙漠”何以长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23 22:22
市场与产业 - 文博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展馆面积从4.5万平方米扩展到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从700多家增至6280家,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1] - 历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累计超过4.5万个,交易展示文化创意产业展品累计超过200万种[3] - 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50亿元,增长近17倍,占全市GDP比重由4%增长至8%[5] - 2024年深圳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全省51.5%、全国9.1%,同比增长12.1%[6] 科技赋能 - 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密度居全国第一,依托科技创新实力探索出"文化+科技"发展模式[7] - 2024年深圳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863.99亿元,同比增长12.2%[8] - 本届文博会设人工智能展区,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展示AI全应用场景、AR头显技术、机器人等前沿产品[7] 国际化发展 - 文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由最初50个增至110个,海外参展商达305家,国际化占比提升到20%[9] - 文博会国际化"朋友圈"从60多家增加到70多家,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10] - 本届文博会增设文化出海展区、世界与中国青年文创项目孵化展区,助推文化产品及服务"走出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