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

搜索文档
“尔滨”+马拉松,“顶流”相遇会带来什么?
新华网· 2025-08-31 19:31
赛事规模与规格 - 哈尔滨马拉松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达35000名跑者 [1][4] - 赛事正式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 按照中国田协A1类认证标准办赛 [4] - 同期举办的太阳岛荧光夜跑活动吸引9000名跑友参与 [7] 文体旅融合实践 - 赛道设置串联哈尔滨音乐公园 太阳岛 市政府广场等52个演出点位 形成"景中有赛 赛中有景"的音乐赛道 [2][4] - 赛事与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 博览会升级为哈尔滨市文体旅产业博览会 增设公益展区和非遗展区 [4] - 通过"赛道·商道"企业家对接交流会推介当地资源 实现体育+文化/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5] 城市经济带动效应 - 赛事期间哈尔滨音乐公园周边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332% 中央大街附近酒店上涨25% 西站区域酒店上涨49% [4] - 本土品牌张亮麻辣烫销售火热 运动服饰展区受关注 高端火腿产品现场圈粉 [4] - 特色美食补给站提供马迭尔冰棍 红肠 大列巴等食品 形成"每逢哈马胖三斤"的美食文化 [2] 赛事服务创新 - 中国移动提供5G-A网络支持 通过AI移动云盘生成跑者3D卡通形象 实现4K高清直播 [3] - 参赛包融合尔滨元素美食饮料补给品 提供个性化赛前训练指导及专业赛后恢复服务 [7] - 赛事打造"冬有冰雪 夏有哈马"城市新IP 提升哈尔滨形象知名度与文旅吸引力 [7]
“体育+”经济全方位无死角借“体”出击 夏夜运动热力全开激起消费“涟漪”
央视网· 2025-08-16 12:48
夜间体育赛事带动消费增长 - 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 体育赛事通过高参与度和强社交属性聚集人气 带动周边餐饮、购物等业态发展[1] - 哈尔滨举办6场荧光夜跑活动 每场平均吸引上千人参加 形成"夜跑—游园—餐饮"消费链条[7] - 威海海上足球场暑期累计吸引客流超5万人次 带动餐饮、娱乐等业态整体营收增长超30%[14] 体育设施改造提升城市活力 - 石家庄中央绿色体育公园由闲置空地改造 日均接待15000人次 配套超千米空中运动走廊和40多片免费运动场地[10] - 辽宁阜新建成省内最大户外公益性滑板场地 配套健身步道等多元设施 成为老工业城市转型新亮点[21] -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从亚运场馆转型为全民运动场 举办"浙BA"赛事时14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49] 省级业余赛事创造经济效应 - "苏超"省级业余赛事单场最高60396人次观赛 8轮赛事累计吸引100多万人次现场观赛 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方面近380亿元营收[24] - "赣超"首轮吸引近7万球迷现场助威 前4轮累计吸引现场观众38.57万人 相关拉动效应超2592万元[30][45] - "浙BA"赛事举办390场市集活动 带动1.74亿元交易额 通过"体育赛事+夜间市集"模式延长消费链条[57] 文旅融合与创新服务模式 - 各地推出景区免票、消费折扣等文旅福利 如江西推出"赣超专属文旅福利" 通过住宿折扣、演出优惠等措施留住球迷[38][40] - 开通专项服务设施 如江西开行"赣超"球迷专列 配备助威包和25辆接送大巴 单趟载客1100多名球迷[33][34] - 创新科技应用 "浙BA"赛事采用AI解说员实时分析比赛数据 实现科技与体育融合[54] 赛事体系与消费时段延伸 - "浙BA"赛事体系包含230场比赛 持续至2026年2月 实现"全省天天有赛事、城市周周有主场"的密集赛程[61] - 赛事有效拉长消费时段 夜间成为城市消费"黄金时段" 带动夜市、休闲娱乐场所人流增长[45] - 体育消费重构城市夜间经济生态 如江西通过赛事展现消费升级与城市转型的澎湃动能[40]
篮球火“点燃”富平夏日经济引擎
新华网· 2025-08-04 09:49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5年陕西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设置五人制、三人制共八个竞赛组别 包含甲、乙组年龄分层 [1] - 赛事直接参与人员超1000人 其中运动员750余人 队伍数量达82支 [1] - 赛事由陕西省体育局主办 富平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为陕西省青少年篮球最高水平赛事之一 [1] 体育经济带动效应 - 富平县通过承办省级赛事将体育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形成"以赛促训、以训育才"良性循环 [1] - 2024年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万名选手参赛 带动周边消费超千万元 [2] - 舞龙舞狮公开赛和渭北围棋大赛采用"赛事进景区"模式 推动中华郡景区客流量同比增长30% [2]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 富平加速构建"赛事承办+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生态体系 国家级体育馆、游泳馆等基础设施已建成 [2] - 2025年半程马拉松县外报名人数占比达82% 预计金秋十月将举办万人规模体育盛宴 [2] - 赛事验证"办好一场赛,搞活一座城"发展逻辑 体育赛事成为撬动县域经济的强力杠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