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依法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省攻坚办、省检察院联合行动主动作为 破解餐饮油烟污染源头管控难题
新京报· 2025-09-30 16:25
核心观点 - 省级部门联合推动餐饮油烟污染源头治理 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和部门协同 解决因法律衔接不畅导致的“先审批后处罚”困境 以保护经营主体权益并减少环境信访问题 [1][2][4] 问题背景与现状 - 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日益凸显 成为环境信访焦点之一 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禁止的“三类区域”内开设餐饮项目 防控难度大且群众反映强烈 [1] - 法律衔接存在“断档”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和《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未将“三类禁止区域”列为登记或许可的前置条件 导致市县级行政机关依据不同法律出现“先审批后处罚”的情况 [2] - 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的处罚为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1] 解决方案与制度突破 - 建议建立“提示函”机制 在餐饮企业登记阶段主动告知选址法律要求 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此机制借鉴自苏州姑苏区的实践经验 [2] - 计划在省级层面建立联动机制 推动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信息互通 明确在餐饮登记环节增加选址合规提示 从源头上防范违法建设 [4] - 通过加大普法宣传、法律解读、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提升经营者环保意识和法律素养 以推动既有问题规范和新发问题减少 [4] 政策导向与部门职责 - 相关部门需深入学习并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主动压实监管责任并创新工作方法 [3] - 各部门被要求强化责任意识 主动作为、协同履职 并创造性地推进源头治理 [4] - 市场监管部门必须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登记与许可 不得擅自增设法定之外的条件 否则可能加重申请人负担或引发行政争议 [2]
盐城坚持高质量法制供给 促进高水平依法治理
新华日报· 2025-08-20 06:24
立法成果 - 自2015年以来制定22部地方性法规 其中8部为全国或全省首创 2部被列入省级立法精品培育工程 [1] - 制定全省首部统筹城乡绿化条例 推进新增百万亩沿海生态防护林工程 助力创成国家森林城市 [1] - 率先制定《盐城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条例》和《盐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法治保障 [1] 生态保护立法 - 出台《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采用最严法治保护湿地资源 成功支持申遗工作 [1] - 制定全国首部设区市级海洋经济综合性法规 对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作出创制性规定 [1] 文化传承立法 - 率先制定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 2018年以来督促修复红色文物3件 革命遗址9处 纪念设施118处 [1] - 通过《盐城市淮剧保护条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1] - 《盐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法规要求 助力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 [1] 民生保障立法 - 制定养老服务条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获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2] - 出台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决定 推动配备4724台AED设备 成功抢救2名心脏骤停患者 [2] - 开展急救培训超过15万人次 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 [2]
我国湿地保护获世界点赞有哪些秘诀?
中国环境报· 2025-08-15 13:22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与政策发展 - 中国新增9个国际湿地城市 总数达22个 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1] - 2022年《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 湿地保护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1] - 政策推动湿地面积总量管控 建立资源调查评估和分级管理体系 [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方法论 - 强调系统性生态修复 整合土壤 水体 生物等多重要素 [1] - 保护策略从局部管理转向整体生态过程维护 [1] - 红树林修复注重树种适应性 保留开放空间保障水鸟栖息 [2] 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 治理互花米草坚持"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宜滩则滩"原则 [2] - 湿地资源转化模式包括生态农业 旅游 碳汇开发等多领域 [2] - 生态保护被视为长远价值投资 公众自觉行动意识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