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业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史带财险由合资变外资 保险业对外开放再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8-20 10:14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获悉,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史带财 险")获准由中外合资险企变更为外资独资险企。这是我国金融业深化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标志 着外资机构在华布局进一步提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保险业放开外资 持股比例限制以来,多家外资险企、中外合资险企已通过新设或收购加速中国市场布局。这背后既反映 出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又体现出外资对中国长期经济韧性的信心。 史带财险加码中国市场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的批复,同意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受让上海锦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 有的史带财险1120万股股份(0.78%股权)。受让后,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合计持有史带财险114600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80%。 此次股权变更的完成,意味着史带财险的股权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外资股东对公司的掌控力增强,有 望在战略决策、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加高效灵活。史带财险目前的另外一家股东为史带保险与再保险有限 公司,与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同属史带国际有限公司控股,存在关联关系,二者共同持有史带财险 的全部股权。 公开资料 ...
史带财险由合资变外资 保险业对外开放再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8-13 14:54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获悉,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史带 财险")获准由中外合资险企变更为外资独资险企。这是我国金融业深化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也 标志着外资机构在华布局进一步提速。 作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先行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资 保险机构通过股权变更、增资扩股等方式加大在华布局。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前40大保险 公司中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2019年12月,安盛集团宣布完成收购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剩余50%股权,安盛天平财产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外资独资财险公司。2021年11月,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接收中信信托有限 责任公司持有的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49%的股权,100%控股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使其 成为中国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的人寿保险公司。2021年12月,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将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 司50%的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转让后,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100%控股,汇 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为外资独资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5月,中意财险发布公告表示,中油资本将所 持中 ...
保险业对外开放再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8-13 10:17
公开资料显示,史带财险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大众保险,2011年引入史带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2014年外资持股比例增至77.58%。从经营范围来看,史带财险承保人民币和外币的各种财产保险业 务,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机动车辆保险、飞机保险、船舶保险、工程保险、货物运输 保险、农业保险、保证保险等业务以及办理上述各项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和法定保险业务。 "史带财险的股权变更是外资加码中国市场的又一例证。"王国军表示,这既得益于我国持续推进的 开放政策,也表明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外资险企的涌入丰富了市场竞争格局,带来了先进理念与技术, 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获悉,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史带财险")获准由中外合资险企变更为外资独资险企。这是我国金融业深化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 措,也标志着外资机构在华布局进一步提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保险业放开 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以来,多家外资险企、中外合资险企已通过新设或收购加速中国市场布局。这背后既 反映出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又体现出外资对中国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27
2023年6月,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即再保险"国际板")在上海启动,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 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标志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 心建设迈出重要一步,引导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 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 见》,进一步明确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建设现代再保险市场体系。 进入2025年,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在政策的持续助力下,不断涌现新动态。据记者了解,此次开业 的4家金融机构分属再保险和证券行业,是政策利好持续发酵的有力见证。其中,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 交易中心是中国首个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平台,对于推动再保险市场开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支 持"一带一路"建设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安盛环球再保险和汉诺威再保险是两大国际再保险巨头,拥有高水平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这两家公司 创设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无疑显示出对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以及中国再保险市场蕴含巨大潜力的 看好。 "上海是我们的立足点,公司将运用好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这个平台, ...
李云泽官宣!两大外资金融巨头布子保险资管,保险业持续“敞怀”
北京商报· 2025-06-18 18:04
保险业对外开放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推动金融开放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1] -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落地,推动保险机构集聚上海,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航运保险发展 [1] - 全球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 [5][6] 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的发展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5] - 外资险企的涌入丰富了市场竞争格局,带来先进理念与技术,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6] - 友邦保险资管将依托友邦保险集团全球化的投资视野,赋能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8] 保险资管公司筹建 - 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获批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彰显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7] - 荷兰全球人寿是一家拥有近180年历史的国际金融服务集团,业务遍及美洲、欧洲和亚洲 [7] - 外资保险资管公司的筹建将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引入创新理念和投资策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8] 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 - 预计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10] - 《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计划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商业养老金融体系 [9] - 外资保险机构可在养老金融产品、医养结合、老年旅游保险等领域发力,发挥产品设计、保险精算等专业优势 [10][11] 外资保险机构的优势 - 外资保险机构具备专业产品设计能力,能设计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的产品 [11] - 拥有先进投资管理经验,可实现资金稳健增值,以及全球化服务网络,满足跨境需求 [11] - 可促进市场竞争与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增强国内保险机构国际竞争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