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风险证券化
搜索文档
巨灾保险“出海”再提速,监管支持境内险企“侧挂车”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18:30
政策动向 -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5年10月28日发布通知,支持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 [3] - “侧挂车”模式允许保险公司通过特殊目的保险公司(SPI)以比例再保险方式将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 [3] - 政策旨在拓展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渠道,补充传统再保险市场保障能力的不足 [4] 行业意义与影响 - “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财务稳健性,平滑因巨灾业务预期波动较大带来的经营波动 [4] - 该类证券与传统金融资产相关性低,为香港市场增添新型投资产品,丰富市场投资选择 [4] - 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势为证券发行提供基础,推动保险行业国际化 [4] 国内市场现状 - 中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区域 [5] - “十四五”期间,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已在20多个省份落地,保费规模达12.32亿元,2014-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超39% [6] - 2024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约1200亿美元,保险赔付占比约50%,而中国保险赔付占灾害经济损失仅约10% [6] 风险减量与科技应用 - 保险公司正推动风险管理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 [7] - 中国人保自主研发“巨灾安澜”系统,集成九大类9900万条风险数据 [7] - 国寿财险应用“安心防”平台,累计推送综合灾害预警信息2100万条 [7] 巨灾债券发展 - 中国在巨灾债券上已有探索,例如2015年中再产险发行首笔5000万美元巨灾债券,2025年中国太平发行亚洲首只双风险、双触发机制巨灾债券 [9] - 香港通过资助先导计划等措施优化保险相连证券发行环境,截至目前共有6宗保险相连证券在香港发行,总额达7.48亿美元 [10] - 对冲基金费马资本预测,2025年巨灾债券市场规模将增长20%,达到约600亿美元 [10] 投资者视角 - “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与巨灾债券特性相似,与传统金融资产相关性较低 [11] - 该举措可能短期内导致资金分流至香港市场,但长期有望吸引国际资金回流境内股市 [11] - 通过优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和风险管理能力,间接利好金融板块整体表现 [12]
我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诞生 中国再保全球化战略布局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7-02 11:23
公司国际化战略 - 中国再保被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为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国际化战略成为重要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1] - 再保险行业天然具有国际化属性,公司境外机构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财产险、寿险再保险、保险资管三大板块[2] - 公司通过设立海外代表处(伦敦、香港、纽约)、上市(2015年港交所)、收购(2018年英国桥社保险集团)等方式推进全球化,国际业务年保费超300亿元占比17%,海外资产占比超25%[3] 全球业务布局与创新 - 公司在百慕大和香港发行以中国地震台风为标的的巨灾债券,实现保险风险证券化突破,累计服务超200个国家和地区[4] - 中国再保占我国境外分入保费规模(年均250亿元)的40%,并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平台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形成[4] - 通过收购英国桥社保险集团引入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保险等特殊产品,首创中国视角境外恐怖主义风险评估体系[6] "一带一路"服务成果 - 牵头成立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覆盖136个国家地区,为高铁、风电等项目提供超2200亿元风险保额[5] - 近3年累计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1.5万亿元综合风险保障,服务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6] - 在新加坡、英国等地搭建行业平台,构建三地协同的"一带一路"服务体系[5] 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规划 - 提出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目标,分蓄势发力期、发展突破期、跃升赶超期三步推进[7]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后,将加强全球风险治理参与度,优化境外机构网络布局,提升极端气候和地缘政治风险应对能力[7] - 聚焦科技赋能与全球管控,深化主责主业创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