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

搜索文档
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通过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投资引导等多维度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4][5][7] -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通过战略规划、科技应用及产品服务创新 在绿色保险领域提供超12万亿元风险保障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7][8][10] - 公司深度参与广东省巨灾保险制度 累计提供107亿元台风强降雨风险保障 并运用鹰眼系统提升灾害预警准确率至70% [10][11][12] - 在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 公司通过绿色农险、古树保护及美丽圩镇建设等措施 提供157亿元农业风险保障并种植近3万棵树 [13][14] 绿色保险政策与定义 - 绿色保险定义扩展至环境资源保护、绿色产业运行及绿色生活消费 包含负债端保险产品与资产端绿色投资 [5] - 2022年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出台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5][6] - 绿色保险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需求 [6]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专属产品创新与差异化费率体系建设 [7] - 强化风险减量管理服务 通过防灾防损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率 [7]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以支持绿色产业融资需求 [7]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7] 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由一把手挂帅 [7] - 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 从承保理赔服务全流程支持创新 [7] 科技赋能与气候变化应对 -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 集成AI与卫星遥感技术 实现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8][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 [12]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107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超11亿元 [1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在绿色交通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综合保险解决方案 [8] - 在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8] - 在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创新开发碳捕集损失、电池能效衰减等产品 [9] - 开发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和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 助力社会治理 [9] 绿色农业与生态保护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1715个客户 提供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382万元 [13] - 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 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 [13]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为16082棵古树提供2.66亿元风险保障 [13][14] - 开展82场植树活动累计种植近3万棵树 并向乡村协会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 [14] 日常经营低碳转型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与非车险业务 实现无纸化服务 [10] - 通过"绿色出行计划"鼓励低碳出行 2024年1.7万车主参与 减少10.6万kg碳排放 [10]
广东金融大讲堂|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8:12
绿色保险定义与政策背景 - 绿色保险内涵从传统气候环境类产品扩展至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领域 包括负债端保险产品服务和资产端绿色产业投资[2][3] - 2022年1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统一定义绿色保险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重点任务[3]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研发 构建差异化费率体系应对绿色低碳转型风险[4] - 强化绿色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能力 利用风险管理优势提供防灾防损预警服务[4]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建设 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和企业融资需求[4]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倡导绿色工作和生活方式[5] 公司战略举措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规划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6] - 2024年为市场主体提供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超12万亿元 赔款超28亿元[6] - 通过"保险+科技"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应用于城市防灾体系[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绿色交通领域开发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保险综合解决方案[7] - 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及碳捕集损失等创新产品[7] - 安全生产方面打造信息化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事故预警[8] - 开发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实现住宅工程质量风险全流程管理[8] 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超1715个客户 提供超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出赔款超382万元[12] - 在清远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12]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2025年3月在清远落地全国首个集成化守护平台[12] - 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开展82场植树活动种植近30000棵树[13] - 为全省16082棵古树名木提供总保额超2.66亿元的风险保障[13] 科技赋能与灾害应对 - 鹰眼系统3.0集成AI大数据等技术 构建全链条风控体系 覆盖十余种灾害类型[11] - 实现提前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分辨率达1km*1km[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11]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台风和强降雨风险保障107亿元 支付经济补偿超11亿元[9][10] 绿色经营与低碳倡导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非车险业务 提供80余类在线无纸化服务[9] - 2024年通过"绿色出行计划"吸引1.7万车主参与 停驶天数总和超30万天 减少10.6万kg碳排放[9]
中国再保险(1508.HK)盈利优化,乘港股慢牛释放长期价值
格隆汇· 2025-09-11 16:18
港股市场行情 - 2025年港股呈现慢牛行情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30% 月线五连阳 [1] - 新消费 创新药 硬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焦点 带动市场人气攀升 [1] - 大金融板块占恒生指数30%-40%权重 是行情重要推动力量 部分低估值金融股迎价值修复契机 [1]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再保年内股价累计上涨超过91% 受益于港股行情及基本面改善 [1] 盈利能力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 同比增长3.4% [4]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2.44亿元 同比增长9% [4] - 净资产1167.8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7% [4] 财产再保险业务 - 境内财产再保险综合成本率95.83% 承保持续盈利 剔除农险因素后与去年同期持平 [5] - 境外财产再保险总保费收入175.43亿元 同比增长7.4% 保险服务收入128.24亿元 同比增17.2% [5] - 桥社业务总保费收入145.17亿元 同比增长7.3% 保险服务收入110.59亿元 同比增20.0% 综合成本率84.41% [5] 人身再保险与直保业务 - 人身再保险净利润28.53亿元 同比增长13.6% 保障型业务综合成本率保持较好水平 [6] - 财产险直保原保费收入300.82亿元 同比增长7.1% 综合成本率96.99% 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6] 投资业绩 - 总投资资产4488.7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 [6] - 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 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 同比增长4.9% [6] - 股票综合投资收益率跑赢市场基准超过900个BP [6] 业务结构优化 - 新兴业务分保费收入22.49亿元 同比增长31.6% 聚焦IDI保险 短期健康险 巨灾保险等领域 [8] - 责任险和农业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0% 农业险在33个省份取得经营资格 开发创新产品82款 [12] - 车险续保率67.6% 家用车续保率69.6% 家用车保费占比62.1% 承保数量同比增长1.4% [12] 产品创新与战略 - 人身再保险创新发展保障型业务 围绕互联网门诊 特药 慢病管理开展创新支付合作 [11] - 深度融入国家医疗与养老保障体系 探索长期护理保险 失能保险领域 [11] -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给予A评级 贝氏评级"A(优秀)" 展望稳定 [6]
中国再保险(01508)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 同比增加9.0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610.28亿元 同比增长0.56% [1] - 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 同比增长9.03%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 [1] 业务分部表现 - 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229.59亿元 同比下降2.2% 占集团保险服务收入44.3% [2] - 财产再保险分部净利润23.38亿元 同比下降9.3% [2] 收入下降原因 - 财产再保险收入下降主要因国内农业险业务分入已赚保费规模减少 [2] - 财产再保险净利润下降受承保业绩下滑及投资业绩波动双重影响 [2] 承保业绩影响因素 - 国内业务结构调整导致承保业绩下降 [2] - 国际业务巨灾事件对承保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2] 投资业绩表现 - 交易类债券公允价值上涨幅度弱于去年同期 [2] - 利率波动对投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战略发展重点 - 巩固境内再保险市场主渠道地位 [1] - 推动国内商业保险业务及国家政策导向型业务平台建设 [1] - 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应用 提升创新成果转化 [1] 业务拓展领域 - 重点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及短期健康险 [1] - 积极拓展巨灾保险、农业指数及涉农保险业务 [1] - 布局网络安全保险等新兴业务领域 [1] 运营能力提升 - 持续升级客户服务体系 [1] - 充实承保团队力量并提升技术实力 [1] - 坚持风险减量服务以创造新价值 [1]
中国再保险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 同比增加9.0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合计610.28亿元 同比增长0.56%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2.44亿元 同比增长9.03% [1] - 每股基本盈利0.15元 [1] - 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229.59亿元 同比下降2.2% 占集团保险服务收入44.3% [2] - 财产再保险分部净利润23.38亿元 同比下降9.3% [2] 业务发展 - 巩固境内再保险市场主渠道地位 [1] - 推动国内商业保险业务及国家政策导向型业务平台建设 [1] - 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应用 提升创新成果转化 [1] - 持续升级客户服务体系 充实承保团队力量 [1] - 重点拓展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 短期健康险 巨灾保险 农业指数及涉农保险 网络安全保险等新兴业务 [1] 业绩驱动因素 - 财产再保险收入下降主因国内农业险业务分入已赚保费规模下降 [2] - 净利润下降受国内业务结构调整及国际业务巨灾事件影响 [2] - 投资业绩受利率波动影响 交易类债券公允价值上涨弱于去年同期 [2] - 坚持风险减量服务 在专业优势中创造新价值 [1]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做好\"减震器\"\"稳定器\"!\"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19:52
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 [1] - 2025年6月末行业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 [1] - "十四五"期间行业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增强 [1] 民生保障能力 - 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 [2] - 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7.14% [2] - 巨灾保险实现自然灾害全覆盖和最低保障金额翻倍,2024年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2] - 2021-2023年对河南、京津冀等地重大灾害累计赔付352亿元 [2] 农业保险创新 - 农险保费收入从2021年9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83.7亿元 [3] - 平安产险创新推出油茶天气指数保险产品 [3] - 主粮作物保险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持续提高,特色农险产品稳步推广 [3] 科技与绿色投资 - 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2万亿元 [4] - 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约9万亿元 [4]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21.68万亿元增至2024年一季度末34.93万亿元 [4] - 保险资金支持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新疆哈密光伏电站等重大项目 [4] 车险改革成效 - 车险综合改革后消费者车均保费2773元,较改革前下降21.2% [6] - 交强险保额提升至20万元,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 [6] - "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6个月承保88万辆新能源车,保额8889.5亿元 [6] 监管与制度改革 - 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 [7] - 推进人身保险业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 [7] - 落地人身保险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方案 [7] - 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7]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12 05:05
行业增长与规模 - 2024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 [1] -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 [1] - 2020年末到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从21.68万亿元增至34.93万亿元 [4] 民生保障功能 - 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增长57.14% [1] - 商业保险年金、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优化新业态、新市民保险保障供给 [2] - 巨灾保险实现常见自然灾害全覆盖和最低保障金额翻倍,2024年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2] 服务实体经济 - 农险保费收入从2021年9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83.7亿元,主粮作物保险保障水平提高 [3] - 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2万亿元,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提供9万亿元保障 [3]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31个省区市,新安责险覆盖八大高危领域 [3] 重点领域改革 - 车险综合改革后消费者车均保费2773元下降21.2%,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 [4] - 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推进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 [4] - "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6个月承保88万辆新能源车,保额达8889.5亿元 [4] 灾害赔付能力 - 2021年河南强降雨赔付116亿元,2023年京津冀强降雨赔付126亿元,2024年湖北灾害赔付110亿元 [2] - 保险业持续改进风险减量服务,做好重大灾害理赔工作 [2]
做好“减震器”“稳定器”!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02:18
行业增长与规模 - 2024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 [1] -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凸显 [1]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的21.68万亿元增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34.93万亿元 [4] 保障民生能力 - 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7.14% [2] - 保险业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年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优化新业态、新市民等保险保障供给 [2] - 2021年对河南强降雨赔付116亿元,2023年对京津冀强降雨赔付126亿元,2024年对湖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赔付110亿元 [2] - 巨灾保险已实现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全覆盖和最低保障金额翻倍,2024年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2] 服务实体经济 - 农险保费收入从2021年的97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483.7亿元,主粮作物保险保障水平和覆盖面不断提高 [3] - 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约4.2万亿元,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 [4]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在31个省区市开展,新安责险实施办法覆盖八大高危领域 [4] - 2020年以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金额超4.9万亿美元 [4] 重点领域改革 - 车险综合改革后消费者车均保费2773元,较改革前下降21.2%,交强险保额由12.2万元提升到20万元,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 [5] - 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工作 [5] - 落地人身保险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方案,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5] 创新与数字化 - "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6个多月服务承保超88万辆新能源车,保额达8889.5亿元 [5] - 农险数智化水平和投保理赔精准性不断提升 [3]
筑牢万亿元防灾屏障 巨灾保险覆盖纵深待突破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5
巨灾保险保障作用 - 2024年巨灾保险共同体为全国居民提供逾20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1] - 人保财险通过"加快保险理赔19项"等专项政策实现"摩羯"台风两周内赔付进度超80%、西藏定日地震10天内民生险种全部赔付 [2] - 我国70%以上城市、50%以上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巨灾保险在完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作用关键 [3] 制度构建与试点进展 - 系统性建立包含保险、再保险、巨灾基金的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2024年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保障 [3] - 四川试点升级为多灾因巨灾保险,覆盖洪水、暴雨等灾害,采用财政补贴60%+居民自缴40%模式 [4] - 宁波、上海、厦门完善台风洪水保障制度,广东探索指数保险模式 [4] 覆盖范围与深度不足 - 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自愿投保导致总体覆盖率不高,地区差异显著 [4] - 我国保险业承担重大灾害损失比例仅10%,远低于全球40%平均水平 [5] - 灾害数据分散于多部门,风险评估模型精准度不足,保险公司数据获取困难 [6]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探索多层次巨灾保障机制,2025年《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发展巨灾保险 [7] - 建议优化保险配置,扩大地震等低频高损灾害保障范围,借鉴国际经验开发专项保险 [7] - 中国人保运用万象云风控平台、水浸物联网系统实现灾前预警和灾后大数据分析 [8] 创新风险分散渠道 - 中再产险建议推进境内巨灾债券试点,通过资本市场转移风险 [8]
研判2025!中国钓鱼用具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规模恢复增长态势,未来产品将不断升级创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2 06:34
巨灾保险行业概述 - 报告涵盖2025-2031年中国巨灾保险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潜力研判,共十二章内容 [1] - 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及市场监测数据库等 [1] 全球巨灾保险行业发展 - 2020-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发展和损失情况被详细分析 [3] - 国际巨灾保险体系比较显示不同国家在承保机构规模、经营状况及费率方面存在差异 [3] - 全球巨灾保险行业承保机构规模及经营状况数据被纳入分析 [3] 中国巨灾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 2020-2024年中国巨灾保险行业的发展、问题及建议被系统梳理 [4] - 行业最新动态及制度构建情况被重点分析 [4] - 2020-2024年中国巨灾保险所属行业承保、理赔状况及经济指标被详细统计 [4] 中国巨灾保险市场分析 - 2020-2024年中国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监管及中介情况被总结 [4] - 市场需求、供给及均衡情况被量化分析,包括保障水平等细节 [4] - 市场失灵现象被提及,涉及政府介入、公司经营成本及保险费用水平等因素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0-2024年中国巨灾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及结构被概述 [6] -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包括SWOT分析及重点企业竞争表现 [6] 重点企业分析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中华联合、华泰财险及天安财险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运营能力被详细对比 [7][9] 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 2025-2031年中国保险行业及巨灾保险市场趋势被预测 [8] - 全球及中国巨灾保险市场规模、价格走势、供给情况及集中度预测数据被列出 [8][10] 投资环境与前景 - 巨灾保险行业投资环境及2024年经济形势分析被纳入报告 [8] - 行业投资效益分析为潜在投资者提供参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