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智能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经济日报· 2025-09-05 08:03
人工智能政策与战略规划 - 国务院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时间表 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1] -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1]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1] 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人形机器人和智能终端领域持续突破 [1] - 截至9月1日北京累计完成15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1] -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实现动态调度生产资源和预测设备故障 在农业领域优化灌溉与施肥 [2] 区域发展与教育普及 - 多个省份密集出台人工智能支持政策 [1] - 杭州中小学校新学期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1] - 超大规模市场为智能经济提供天然试验场 形成需求-数据-技术迭代正向循环 [2] 经济形态演进 - 经济形态经历从信息经济到数字经济再到智能经济的演进过程 [2] - 智能经济实现从连接到赋能的飞跃 创造智的生态 [2] - 人工智能重塑生产要素配置方式 推动产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跃迁 [2] 社会应用场景 - 人工智能将像水电一样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服务 [3] - 家居 出行 健康管理等场景实现高度个性化服务 [3] - 具体应用包括基于个人健康的智能饮食建议 实时路况交通调度 精准灾害预警等 [3]
智能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经济日报· 2025-09-05 06:01
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与政策布局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巩固产业体系完备 数据资源丰富 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 形成需求-数据-技术迭代正向循环 [1][3]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人形机器人 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 [1] - 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 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 [1]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进程 - 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技术从局部应用转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着重激活产业动能 重塑经济结构和提升治理效能 [2] - 北京累计完成15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多个省份密集出台支持政策 杭州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1] - 人工智能重塑生产要素配置 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数智化跃迁 形成人机协同 数据驱动的新型经济形态 [2] 智能经济发展演进路径 - 经历信息经济构建基础网络 数字经济转化数据为生产要素 智能经济实现从连接到赋能的飞跃 三者呈层层递进融合共生关系 [2]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动态调度生产资源 预测设备故障 实现精细供应链管理 在农业领域优化灌溉施肥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 - 超大规模市场提供天然试验场 智能终端 智能体应用普及率目标明确 推动经济从量大转向质强 [1][2] 技术应用场景与全球化竞争 - 人工智能将如水电成为基础服务 在家居 出行 健康管理等领域实现高度个性化响应 [3] - 具体应用包括基于个人健康的智能饮食建议 适应实时路况的交通调度 精准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 [3] - 中国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增强国际竞争优势 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日趋激烈 [3]
放弃百万年薪,创业半年崩塌:世界转得太快了
虎嗅· 2025-05-22 14:28
行业趋势分析 - AI时代数字化产品的复制成本趋近于零,技术功能不再构成护城河,创新易被快速抄袭和迭代[14][15] - 注意力和信任成为核心稀缺资源,产品需结合工具与模因(Memes)以建立用户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播[17][18][19] - 分发能力的重要性超过产品功能本身,信息过载环境下触达正确人群比产品本身更有价值[20][21] 产品开发策略 - 优先建立受众与影响力再推出产品,形成"先造声量,再造产品"的新范式[26][27][28] - 聚焦极度细分的小众市场,通过差异化深度服务避开红海竞争[29][30] - 产品体验需强化情绪感染力,UI/UX设计应体现品牌个性与温度[31][32] 商业模式创新 - 内容成为产品核心组成部分,媒体能力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33][34] - 构建用户自增长机制如推荐返佣和邀请激励,减少对付费流量的依赖[36][37] - 探索多元化变现模式包括按结果付费、API接口合作等,突破传统软件销售限制[38] 竞争壁垒构建 - 情感连接与价值共识构成核心护城河,需持续深化用户陪伴服务能力[39][40] - 竞争焦点转向精准定义用户痛点,而非单纯功能堆砌[41][43] - 构建"注意力-影响力-信用力"的闭环生态是长期制胜路径[42]
如果GPT-4还只是阿米巴原虫,未来的霸王龙会是什么样?| 赫拉利《智人之上》
量子位· 2025-02-28 13:19
计算机的本质与功能 - 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至今发展迅速,最初仅能进行数学运算,现已具备自主决策和创造新想法的能力[3] - 计算机科学家与科幻作家早期已预见计算机潜力,如艾伦·图灵1950年预测计算机可达到人类智能水平[5] - 计算机超越传统信息技术(如泥版、印刷机、收音机),能主动执行复杂任务(如税务决策、内容创作)[6] 计算机驱动的信息网络变革 - 社交媒体算法(如脸书)通过提升用户参与度(点赞、分享)自主优化策略,例如传播愤怒内容以增加互动[7][8] - 计算机与人类的新型连接(如脸书、TikTok)中,计算机充当控制中介,深度影响社会关系[13] - 计算机间自主交互形成独立网络(如外汇市场90%交易由算法完成,日均7.5万亿美元规模),人类难以理解其运作逻辑[16] 计算机的演化潜力与形态突破 - 计算机发展速度远超生物演化,未来可能突破物理形态限制(如分布式组件、亚原子级智能)[20] - 计算机术语混乱(算法、AI、云等)反映其快速迭代,分类难度增加[21] - 类比生物演化,当前计算机(如GPT-4)可能仅处于"阿米巴原虫"阶段,未来或出现"行星级超智能"[21] 信息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金融工具数字化(货币、股票转为数据库实体)加速计算机对经济体系的控制[27] - "信息换信息"交易模式崛起(如用户数据交换科技巨头服务),削弱传统货币经济地位[28] - 数据资产价值超越货币储备,企业财富衡量标准转向数据库规模[29] 社会影响与人类角色 - 计算机自主决策已影响历史事件(如假新闻传播),人类面临控制权丧失风险[10] - 新信息网络将重构政治、经济、文化规范,人类需理解代码编写对社会设计的深远影响[25] - 人类认知滞后于技术复杂度,导致监管与用户选择脱离实际(如Instagram使用后果未被充分认知)[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