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搜索文档
中美贸易回暖,是真的利好还是权宜之计?
金投网· 2025-10-31 20:56
10月30日,中美经贸关系再迎转折。 昨天最新的经贸谈判结果出来了,美国把对中国24%的对等关税暂停了一年,它们抹黑我们10%的芬太 尼关税也停了一年。咱们礼尚往来,把对应的反制措施停一年。 这还没完,美国之前给实体清单扩围,对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子公司追加了出口制裁,这制裁要暂 停一年。咱们也是把手抬高,10月8号发的对稀土、锂电池和超硬材料的出口管制,咱们也暂停了一 年。然后,美国针对中国航运和造船的301调查停了一年,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停了一年。 根据商务部数据,仅关税减免这一项,预计每年就能为中美进出口企业节省超 80 亿美元税费 。这 80 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能让无数企业松一口气,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中, 就像是给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更有底气。 听起来很复杂,但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不再掀桌子,中国也不再摔椅子了。而且这波咱们中秀出了肌肉, 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被老美单方面压制,坚定的反击,然后平等谈判才取得现在各退一步的战果。 有人说以后不打不相识要改一下了,美国是不打不识相。 所以说到底,为什么美国发起了贸易战不敢打下去了呢? 因为经济、政治、军事都有点顶 ...
美股集体创新高,中国资产全线爆发,小鹏、小马智行涨超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08:00
美国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上涨2.4%。个股方面,特斯拉涨超4%,谷歌、英伟达、苹果均涨超2%,其中谷歌、苹果股价再创新高, 苹果总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 高通涨超11%,创2024年7月以来新高。消息面上,高通宣布,推出面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市场的芯片和计算机,旨在挑战英伟达公司。该公司的新款 AI200系列将于明年开始发货,首位客户是沙特阿拉伯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main。 当地时间10月27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0.71%,标普500指数涨1.23%,纳指涨1.86%,均再创历史新高。 | 美股指数 | | | | --- | --- | --- | | 道琼斯 | 纳斯达克 | 标普500 | | 47544.59 | 23637.46 | 6875.16 | | +337.47 +0.71% +432.59 +1.86% +83.47 +1.23% | | | | 中国金龙 | 纳指100期货 | 标普500期货 | | 8494.48 | 25996.00 | 6911.75 | | +132.58 +1.59% +32.25 +0.12% +3.50 +0.05% | | ...
2025年9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提速,需求回落
上海证券· 2025-10-27 16:02
工业生产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前值提升1.3个百分点[12][13]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采矿业增长6.4%,公共事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6%[13] - 汽车生产明显加快,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计算机等产量回升[13][15] 固定资产投资 - 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万亿元,同比下降0.5%,增速由正转负[12][16] - 制造业投资增长4.0%,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3][19]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增速下降0.9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3][19]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是投资主要拖累[20] 消费市场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万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4][12][22] - 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3万亿元,增长3.2%[12] - 城镇消费增长2.9%,乡村消费增长4.0%,均有所回落[22] 宏观经济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4][14] - 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5.2%,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基础[5][30] - 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GDP贡献率上升,净出口贡献率下降[4][29]
越南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经济日报· 2025-10-25 06:0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23%,前三季度累计增长7.85%,增速为3年以来最快水平[1] - 越南政府计划在2026年实现10%的经济增长目标[3] 制造业与出口 - 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企业为规避美国关税政策提前加紧生产和销售[1] - 2025年前9个月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8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出口增长16%,进口增长18.8%,贸易顺差为168.2亿美元[1] - 前9个月出口额接近3490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包括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部件(384.1亿美元)、电话及零部件(224亿美元)、机械、纺织品、鞋类和木制品[2] 外国直接投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2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2] - 前9个月实际到位外国直接投资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8.5%,创5年来新高,其中加工制造业占比达82.8%[2] - 现有项目追加资本飙升122%至89.5亿美元,资本投入和股份购买增长73.6%至32.8亿美元,显示投资者对并购和战略合作兴趣大增[2] 国内消费与企业活力 - 2025年前9个月商品、服务和旅游消费大幅增长,为经济提供有力支撑[3] - 前9个月全国有超过23万家企业新成立或恢复运营,同比增长26.4%,平均每月有超过2万家企业进入或重新进入市场[3] - 企业调查显示40.8%的企业预计四季度情况改善,41.7%预计运营稳定,17.5%预计面临困难[3]
俄罗斯EAC认证指南:海关联盟技术法规下的电子产品质量要求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05
EAC认证概述 - EAC认证是进入俄罗斯及其他海关联盟成员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市场的必要合规认证标志 [1] - 认证表明产品符合海关联盟技术法规在安全性、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1] - 自2010年起,俄罗斯和其他成员国逐步实施该认证体系 [3] 电子产品认证要求 - 电子产品必须通过EAC认证以确保其在质量、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方面的符合性 [3] - 主要技术法规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材料安全、电磁兼容性、环境保护以及能效和节能标准 [3][4][5][7] - 材料安全要求电子产品中的材料不得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并需符合如RoHS的有害物质限制标准 [4][7] 适用产品范围 - 适用EAC认证的电子产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计算机)、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以及照明设备等 [6][7] 认证申请流程 - 申请流程首先需确认产品适用的海关联盟技术法规,如EAEU TR 004/2011(家用电器安全)、EAEU TR 020/2011(电磁兼容性)、EAEU TR 037/2016(无线电设备) [8] - 根据产品类别和风险等级,认证可选择型式批准和批量生产监督等不同程序 [6] - 产品必须通过认可实验室的测试,项目包括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材料安全和能效测试 [8][9] - 企业需准备技术文件,如产品设计文件、测试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用户手册等,并提交给认证机构审核 [11][9] 认证有效性及维持 - EAC认证的有效期通常为5年,在有效期内企业必须确保产品持续符合要求 [10] - 产品设计或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或认证法规更新时,企业需要重新申请认证 [10][12] 常见误区澄清 - EAC认证主要关注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而非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 [12] - 认证过程没有固定程序,会根据产品类型和认证机构要求有所不同 [12]
青春华章丨制造业“数智化”,“脑力”岗位需求旺
南京日报· 2025-10-20 07:56
制造业招聘趋势 -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秋季大型双选会上,400多家用人单位中有237家是制造业企业,占比显著[1] - 招聘企业涵盖机械制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工业等多个细分领域[1] 制造业岗位需求变化 - 制造业企业提供的岗位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3] - 制造业转型升级导致人才需求从流水线生产工人转向能将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技术类人才[5] - 具体招聘岗位以研发、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岗位为主,例如芯爱科技带来了30至50个制造工程师、智能工程师等研发岗位[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岗位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领域[5] 企业招聘偏好 -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重点关注求职者的“实战经验”和“专业匹配度”[5] - 拥有匹配的科研经历或企业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更受欢迎,因为企业培养所需时间较少且更容易上手[7] 毕业生就业意愿与职业发展 - 观察到大学生到制造业企业就业的意愿正在逐渐回升[8] - 制造业职业发展前期较辛苦,但经过5年以上努力成长为技术型人才后,发展前景广阔[8] - 例如,一名深耕质量管理六七年的质量管理员年薪可达30万元以上[9] - 制造业岗位的起薪可能不及部分互联网公司,但其稳定性、成长性和技术积累的长期价值很高[9]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学校构建了贯穿大学全过程的就业培养体系,包括职业规划必修课、职业规划赛事以及技术训练营等活动[9] - 为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学校将加强相关指导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时代需求[9]
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背后透露哪些信号—— 破局内卷式竞争 构建“智造+”新生态
证券时报· 2025-10-17 06:25
新一轮稳增长方案启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9月启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实施 涉及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 [1] - 与上一轮方案相比 新方案在明确量化目标基础上 更关注结构优化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并更强调行业治理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领作用 [1] - 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对稳定工业经济大盘和推动工业质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行业量化增长目标 - 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在2025年至2026年间需实现年均增速7%左右 [2] - 石化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5% [2] - 汽车行业2025年目标销量为323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2] 行业治理与竞争秩序规范 - 新一轮方案明确部署加强行业治理和规范企业竞争秩序 以治理非理性“内卷式”竞争 [3][4] - 汽车行业治理路径包括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开展网络乱象治理 [4] - 电子信息制造业治理路径包括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 锂电池产业 支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有序调整产业规模 完善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协作机制 [4]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 方案将人工智能的作用放在突出位置 强调加强人工智能与十大重点产业的融合 [5] - 汽车产业将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 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 [5] - 轻工业将重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 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 [5] - 人工智能对各行业的数智化改造可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 并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6]
加收天价港口费将反噬美国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6:47
中美贸易摩擦与反制措施 - 交通运输部于10月14日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作为对美国301调查措施的反制 [2]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计划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2] - 美国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服务费的行为严重违背国际贸易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 [2] 市场反应与宏观经济背景 - 10月13日美国三大股指出现反弹,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1.29%、1.56%和2.21% [2] - 12月黄金期货收于4145.72美元/盎司,上涨2.28%,显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2] - 美国联邦政府总负债在不足两个月内(8月25日至10月14日)由37.27万亿美元上升至37.60万亿美元,净增加约3300亿美元 [3] - 美联储预计于10月29日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结果,市场预期将降息25个基点以稳定市场情绪 [10] 美国贸易赤字与制造业现状 - 美国商品贸易赤字由2018年的8704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12047亿美元,创历史记录 [3] - 2025年1-7月,美国贸易赤字达到8903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610亿美元 [3] - 美国造船吨位占全球比重由2014年的0.33%下降至2024年的0.04% [5] - 美国商船规模占全球比重从1960年的16.90%下滑至2010年的0.66% [5] 全球造船业格局 - 2024年全球造船吨位分布为中国占54.57%、韩国占28.02%、日本占12.56%,三国合计占95.15% [5] - 2014年全球造船吨位分布为中国占35.89%、韩国占34.36%、日本占21.04%,三国合计占91.29% [5] - 2025年美国商船队规模为货船110艘(含集装箱船59艘)、油轮74艘、散装货轮4艘 [5] 美国海运贸易结构 - 2024年美国海运运输量为14.60亿吨,占进出口贸易运输总量的79.20% [6] - 2024年海运完成的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占贸易总金额的42.4% [6] - 美国商船价值仅占全球的7.26%,本国海洋运输能力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国际贸易运输量 [6][7] - 海运占美国出口商品重量的99.70%,在进口贸易中海运重量占比为59.5% [8] 美国进出口商品构成 - 2024年美国进口贸易额为3.27万亿美元,前15大产品占总额的89.99% [7] - 主要进口产品包括计算机(16.87%)、交通设备(15.14%)、化工产品(12.06%)等 [7] - 2024年美国出口贸易额为2.06万亿美元,前15大产品占总额的92.61% [8] - 主要出口产品包括交通设备(14.39%)、化工产品(13.86%)、计算机(12.61%)等 [8] 政策影响与供应链成本 - 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费用将迫使全球物流企业重新规划运输线路,增加供应链复杂性和美国物流成本 [9] - 高附加值贸易产品可能通过空运规避影响(空运金额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8.9%),但低附加值产品必须依赖海运 [8][9] - 美国低附加值产品无法直接运至中国,中国低附加值产品需经第三方转运至美国,导致原有成本和效率优势丧失 [9]
“四连跌”,德国工业订单持续低迷
环球时报· 2025-10-09 07:07
工业订单表现 - 德国工业8月新订单环比下降0.8%,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1] - 8月德国国内需求环比增长4.7%,但海外订单环比下降4.1%,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1] - 来自欧元区的新订单下降2.9%,来自欧元区以外的新订单环比下降5.0% [1] 分行业订单表现 - 8月汽车行业新订单环比降幅达6.4% [1] - 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制造业新订单环比下降11.5% [1] - 制药业新订单环比下降13.5% [1] 经济前景与专家观点 -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认为国内工业需求回升显示工业领域可能正在触底企稳,但疲弱海外需求抑制复苏势头 [1] - 专家此前预计8月订单将增长1.1%,而实际下降0.8% [1] -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显著好转要到明年才会出现 [1] 危机原因与政策呼吁 - 导致危机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同时高昂的能源成本和停滞的创新投资也削弱了德国工业竞争力 [2] - 有公司渴望政府动用财政‘火箭筒’,即投入数千亿欧元于基础设施等支出 [2] - 德国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有望在2026年改善经济状况,但刺激措施的实际力度和持续性仍不确定 [2] 长期增长预期 - 高盛集团对德国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乐观,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0.3%,2026年增长1.4% [3] - 德国信用机构信贷改革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经历两年多经济衰退后,仍然缺乏真正的经济刺激措施 [2]
视频|世贸组织总干事:全球贸易在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冲击下仍显韧性
搜狐财经· 2025-10-08 14:07
全球贸易增长预测 - 世贸组织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增长预测从0 9%大幅上调至2 4% [1] - 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计将大幅下降至0 5% [1] 贸易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进口商为应对关税影响或报复措施而提前下单推高了贸易增速 [1] - 全球对人工智能行业相关产品(如半导体、计算机、服务器和制造设备)的需求飙升 [1] - 南南贸易(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远超全球贸易总额6%的增速 [1] 贸易政策环境与韧性 - 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导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空前上升 [1] - 全球贸易表现出强大韧性,得益于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以及成员国对关税变化的审慎应对 [1] - 下行风险主要来自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蔓延和贸易壁垒的增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