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门槛降到30万,信托如何满足家庭财富需求?|第394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7-04 21:59
信托的起源与本质 - 信托起源于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法律框架,最初用于资产代管和收益分配,确保年幼子女的财产权益[4] - 信托的本质是一个账户,可装入股票、债券、基金等各类资产,收益可分配给指定受益人[5][6][7] - 与基金不同,信托是法律架构而非独立资管产品,资金赎回后进入信托账户而非个人银行卡[8][9] 信托的核心功能 风险隔离 - 子女婚前财产隔离:通过信托避免婚房、资金等被视作夫妻共同财产分割[16][17] - 再婚财产安排:保障前段婚姻子女继承权,同时为现任配偶提供生活保障[18][19] - 家企资产隔离:将个人资产装入信托以独立于企业债务,确保家庭核心生活保障[20][21] 财富传承 - 养老现金流:信托可定期分配养老资金,并添加子女为受益人实现代际传承[40][41] - 家庭资产精准传承:通过定制条款实现遗产分配,避免继承纠纷和隔代风险[42][44][45][46] - 案例:香港艺人沈殿霞设立信托,分阶段分配遗产(每月2万港元生活费,35岁后可支取全部),防止女儿挥霍并实现资产增值至1亿港元[49][50][53][56][63][64] 资产管理 - 信托可投资标准化资产(股票、债券、基金)及非标资产(房地产、古董),安全性取决于底层资产[68][69] - 2024年超百款信托违约,主因房地产熊市导致挂钩项目收益无法兑现[70][72][74] - 未来转型方向:回归财富管理本源,底层投资指数基金等标准化资产以减少违约风险[75][79][80] 信托分类与创新 - 2023年信托业务分为三类:财富管理信托(未来方向)、资产管理信托(规模缩减)、公益慈善信托[77][78] - 财富管理信托细分:家族信托(1000万门槛)、家庭信托(100万门槛)、养老信托(30万门槛)[83] - 2025年6月上海推出首单养老信托,底层投资公募基金和理财,支持定期现金流分配和定向传承[84][85][86] - 创新模式:养老信托+投顾组合(如月薪宝组合),实现自动执行策略和跨代继承[87][88] 信托应用策略 - 明确需求:优先选择风险隔离或财富传承功能,如子女财产保护、养老现金流规划[90][92][93] - 资产配置:底层以标准化资产为主(公募基金、理财、国债),降低非标资产比例以规避风险[94][95][96][102] - 账户差异:信托账户投资基金可实现收益定向分配,而个人投资直接回流至银行卡[98]
平安信托转型: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49.88% 职工人数三年缩减超半数
中国经营报· 2025-04-29 14:54
公司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 48亿元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6 81亿元 净利润34 21亿元 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均下降 [1] - 2024年初公司董事长由方蔚豪接替姚贵平 总经理由张中朝接替戴巍 [1] - 新战略聚焦"轻资产 服务型信托专家" 贯彻"聚焦主业 回归本源 化解风险 合规经营"方针 [1] 业务结构优化 - 资产管理规模达9930亿元 同比增长49 88% 其中资产服务信托2735 45亿元 资产管理信托7156 00亿元 公益慈善及其他38 13亿元 [2] - 财富服务信托新增规模超530亿元 市场份额近20% 保险金信托规模1700亿元(行业占比40%) 家族信托规模500亿元 [2] - 证券投资类信托规模超5900亿元 年增长率84% 服务近200家机构 [2] - 全年设立5支慈善信托 累计慈善资金管理规模超10亿元 [3] - 积极发展标品投资类和服务类信托 有序压降融资类业务 [3] 转型挑战 - 职工人数从2021年872人缩减至2024年309人 三年减少超50% [4] - 2024年受理自然人投诉86件 其中房地产类信托投诉占比88% 产品延期不满占87% [4] - 2022年起已停止地产项目和个人投资者融资类信托新增展业 [4] - 实现个人投资者信政业务全部良性退出 [5] 行业环境分析 - 经济有效需求不足 房地产景气度待提升 地方平台债务违约风险较大 [6] - 行业转型进入"深水区" 盈利模式转型进度迟缓 仍处探索阶段 [6] - 监管趋严 "强监管""严监管"导向明确 检查力度深度广度提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