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

搜索文档
离岸信托是什么?家族信托为何风险频出?
新浪财经· 2025-08-01 08:27
智通财经记者 | 张晓云 近期,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宗氏家族财产纠纷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吸引了各界的关注目光,也将家族信托这一财富传承工具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再早前,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因一则海外判决引发家族信托"击穿"争议。离岸信托的风险逐渐浮出水面。 不仅是离岸信托,近期还有关于国内家族信托被"击穿"的讨论,缘起一则法院执行裁定书,法院将被执 行人崔亦某名下的4143万元"家族信托资产"当作存款强制执行。 什么是离岸信托?家族信托为何没有成为"金钟罩",风险频出? 离岸信托是什么? 离岸信托并没有严格的法律定义。 这里所说的 "离岸",指的是发达国家周边的离岸岛屿。由于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在处理复杂事务和管 理日常开销的过程中,一些临近发达国家的岛屿逐渐发展成为 "离岸" 司法管辖区域。比如,泽西岛主 要为英国人提供服务,巴哈马群岛则主要服务于美国人,这些岛屿凭借地理上的便利性,得以形成特殊 司法管辖区域。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魏峻军律师在接受智通财经采访时表示,离岸信托相对应的是在岸信托。 根据字义表示,"在岸信托"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设立的信托。《信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信托,是 ...
信托业半年考:业绩现分化 转型定“输赢”
上海证券报· 2025-07-27 21:57
信托业半年考:业绩现分化 转型定"输赢" ◎记者 马嘉悦 信托公司上半年业绩陆续出炉。截至7月24日,共计53家信托公司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 数据。从业绩表现来看,4家信托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4家信托公司净利润为负。业内人士 表示,在传统业务风险逐步化解、本源业务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将是信托业长期的"主题 词"。 信托上半年业绩分化 近日,陕国投A公告称,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67亿元,同比减少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7.26亿元,同比增加5.74%。截至上半年末,总资产为267.9亿元,较年初增长超5%。 国网英大近期公告称,上半年英大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19.41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14.44亿 元,实现利润总额17.9亿元,实现净利润13.62亿元。相较2024年半年度未经审计母公司财务报表来看, 今年上半年英大信托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实现正增长。 有人欢喜有人忧,部分信托公司上半年业绩欠佳。 电投产融公告显示,截至上半年末,百瑞信托资产总额为121.38亿元,净利润为-0.25亿元。这是百瑞信 托首次出现亏损。 另外,五矿信托上 ...
陷宗庆后家族信托争议,汇丰银行称:不对个案进行评论
华夏时报· 2025-07-25 22:49
宗庆后家族通过汇丰银行设立家族信托的消息传开后,关于家族信托服务主体选择的讨论迅速升温。 尽管有媒体引述接近香港汇丰银行的人士称,宗庆后并未在该行设立相关信托计划,但这并未平息市场 关注。 对于宗庆后家族信托架构的设立,汇丰银行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邮件时表示,不对个别案例进 行评论。 这起牵涉巨额财富与复杂家族关系的风波,不仅让家族信托在财富传承中涉及的法律条款、财产分配等 细节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更催生出一个行业性话题:手握庞大财富版图的家族,在搭建家族信托这 一"财富防火墙"时,究竟该信赖银行的综合实力,还是依托信托公司的专业牌照? 信托公司与银行差异化比拼 所谓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族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 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 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 作为财富传承与资产保护的重要工具,家族信托的服务主体选择一直是高净值人群决策时的难点。 北京某头部信托公司家办事业部相关人员小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银行自身 通常不具备信托牌照,其参与家族信托业务主要通过两种模式: ...
家族财富管理师|传承报告:74%受访企业家还未开始财富传承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19
娃哈哈集团资产争夺事件 -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被三名自称"同父异母弟妹"的宗氏后人起诉,要求冻结其名下汇丰银行账户内18亿美元资产 [1] - 事件凸显中国企业在财富传承中面临的家族纷争风险和法律挑战 [1] 中国财富传承浪潮 - 未来10年内预计超过20万亿元财富将转移到下一代,20年内达45万亿元,30年内达79万亿元 [3] - 47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可能有超过60%(约2800万家)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消失 [8] 企业家传承规划现状 - 74%中国企业家尚未开始财富传承规划,高于全球平均值61% [5] - 仅22%受访者已与家人进行传承交流,40%计划近期开展沟通 [5] - 已制定传承计划的中国企业家占比40%,低于全球47% [6] 传承障碍与担忧 - 40%企业家最担忧找不到合适继任者 [7] - 36%关注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传承的影响 [8] - 32%对下一代接管能力缺乏信心 [8] - 31%认为下一代接班准备不足是关键制约因素 [7] 传承解决方案框架 法律工具 - 仅22%企业家立有遗嘱,建议采用"公证遗嘱+律师见证"双保险机制 [12] - 家族信托可实现资产所有权、控制权与受益权分离(如默多克案例) [12] - 82%高净值人群使用大额保单作为传承工具 [12] 企业治理 - AB股结构(如宗馥莉在宏胜集团设计1:10投票权)可锁定控制权 [13] - "双CEO制"可实现经营权渐进式交接 [13] - 信托分配条款可设置年龄(如30岁)和任职年限(如5年)条件 [13] 家族治理 - 家族宪法需明确股权流转规则和争端解决程序(如美的集团案例) [14] - 每3-5年进行"传承沙盘推演"动态调整规划 [14] - 福耀玻璃曹德旺提出"50岁前完成三书一托"模式 [14] 认知升级需求 - 68%企业家高估子女接班意愿(实际仅57%二代愿意继承) [15] - 27%计划5年内退任的企业家需紧急启动传承规划 [6] - 73%企业家认为退任后仍可寻求新机遇 [6]
又见“击穿”案:家族信托财产安全性的边界何在
经济观察报· 2025-07-22 20:38
家族信托法律争议 - 江苏南通法院直接强制执行崔亦某名下4143万元家族信托资产,未通过诉讼程序认定信托无效或可撤销[2][6] - 山东聊城法院类似案例中,法院以"价值追缴"为由强制执行路某某家族信托1533万元违法所得,未区分合法与非法财产[10][11] - 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被突破,法院执行时将其混同为存款或委托人个人财产[7][12] 家族信托功能与法律属性 - 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具有风险隔离功能,可防范债务波及和后代管理风险[15][16][17] - 家族信托最低门槛1000万元,提供资产配置、财富传承等定制化服务[31][32] - 合法信托需满足财产来源合法,否则可被追溯宣告无效[21][23] 司法程序问题 - 法院执行程序存在瑕疵,未通过实体审判即改变信托法律关系[9][12][29] - 直接扣划信托财产可能损害金融机构受信义务,影响行业公信力[30][31] - 程序正义缺失可能导致高净值客户转向海外资产配置[32] 恶意避债识别标准 - 信托设立时间与债务形成时间关联性可作为逃债动机判断依据[24] - 委托人实际控制信托账户可能成为"击穿"关键证据[25] - 英美法系"污点赠予"概念可借鉴用于追踪违法资金[22]
信托半年报业绩冰火两重天:英大、江苏信托净利润超13亿元,华澳信托营收为负
华夏时报· 2025-07-18 18:20
行业业绩分化 - 2025年上半年中信信托(合并)营业收入位列第一达29.16亿元,英大信托和华鑫信托分别以19.41亿元和16.34亿元分列第二、三位 [1][2] - 行业营收分布:9家公司超10亿元,15家在5-10亿元之间,23家在1-5亿元之间 [2] - 华澳信托营业收入为负(-0.26亿元),百瑞信托和五矿信托净利润分别亏损0.25亿元和2亿元 [1][4] 头部公司表现 - 英大信托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4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44亿元(行业第一),净利润13.62亿元 [2] - 江苏信托营收同比增长7.8%至16.06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0.4%至13.98亿元 [3] - 华能信托以14.49亿元投资收益位列行业第一,其房地产类资产占比仅1.19% [1][4] 收入结构分析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前三:英大信托14.44亿元、中信信托10.13亿元、华鑫信托9.64亿元 [3] - 仅2家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超10亿元,9家在5-10亿元之间,31家在1-5亿元之间 [3] - 投资收益超10亿元的公司包括华能信托、中信信托及江苏信托 [3] 转型成效 - 标品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华润信托、华能贵诚信托等布局较早的公司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6] - 中信信托中标规模超1500亿元的破产重整服务信托项目 [6] - 家族信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多元化财富管理方案 [7] 行业趋势 - 未来格局将呈现"强者恒强、特色者生存",重点赛道包括资产服务信托、标品投资和风险化解 [8] - 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8] - 监管政策推动"三分类"业务转型,配套制度将陆续出台以规范发展 [8] - 科技创新成为关键,需通过信托科技提升竞争力 [9]
信托半年报“冷热”:头部机构净利润超13亿 百瑞信托等4家机构亏损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23:04
行业整体表现 - 信托行业收入分化明显,部分公司业绩亮眼,个别机构出现业绩"跳水" [1][3] - 截至7月15日,67家信托机构中已有52家披露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财务数据 [2] - 分化成为信托行业上半年业绩的主基调 [4] 营业收入情况 - 中信信托(合并)以29.16亿元营业收入位列行业第一,英大信托(19.41亿元)和华鑫信托(16.34亿元)分列第二、三位 [3] - 9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15家在5-10亿元之间,23家在1-5亿元之间 [3] - 6家信托机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其中华澳信托为-2550.41万元 [5] 净利润表现 - 中信信托(合并)、江苏信托、英大信托净利润位列前三,分别为15.67亿元、13.98亿元、13.61亿元 [6] - 10家信托机构净利润超过5亿元 [7] - 11家信托机构利润总额不足1亿元,百瑞信托、兴业信托、五矿信托和华澳信托4家公司出现亏损 [8] 央国企背景机构表现 - 中信信托、英大信托和华鑫信托营收及信托业务收入处于行业前三,均具有央企股东背景 [10] - 江苏信托、华润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信托营业收入分别为16.06亿元、13.00亿元、11.15亿元、10.84亿元 [11] - 中信信托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14.30% [11] - 英大信托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18%,净利润同比增长24.42% [13] 业绩下滑机构情况 - 百瑞信托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0.33亿元,净利润-0.25亿元,为近年首次亏损 [18] - 兴业信托上半年亏损1.46亿元 [19] - 华澳信托上半年亏损6.23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9356.14万元进一步加大 [20] 行业转型动态 - 头部信托探索服务信托,如中信信托中标金科股份与重庆金科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受托规模预计超过1500亿元 [24] - 中信信托创新推出"银行+保险+信托+产业"四位一体信托养老服务业务 [25] - 华宝信托布局特殊资产业务,为困境企业制定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25] - 信托公司需根据股东背景及资源禀赋差异化转型发展,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可加大净值化资产管理业务,服务能力强的公司可开展资产服务信托 [25] - 建议加快出台资产服务信托各类型业务细则,信托公司应从战略重构入手调整内部制度、部门架构等 [26]
百亿争产案成糊涂账?家族信托如何避免破防
北京商报· 2025-07-15 22:55
娃哈哈家族信托纠纷 -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家族涉及高达百亿的财产争夺战 三名自称为"宗氏子女"的原告在中国香港和杭州对宗馥莉提起诉讼 涉及21亿美元离岸家族信托资产 每人要求分得7亿美元信托资产 [1][3] - 纠纷暴露家族企业传承中的资产分配难题 家族信托作为财富保护工具成为争议焦点 [3] - 家族信托核心在于"资产独立" 资产需脱离委托人控制 由受托人按契约管理 可规避委托人债务 婚姻变动等风险 实现精准代际传承 [4] 家族信托法律特性 - 遗嘱设立简单但缺乏风险隔离功能 家族信托可提供长期管理机制 当遗嘱与信托同时存在且财产重合时 法律优先认可已完成财产转移的信托条款 [5] - 若委托人未完成信托架构闭环 未解决遗嘱与信托契约效力冲突 财产权益将陷入法律模糊地带 [6] - 境内信托受限于登记制度和税收成本 隔离效果易被"击穿" 境外信托依托离岸地法律实现彻底独立 但需完全放弃控制权 [8] 家族信托市场发展 - 中国家族信托规模从2020年2050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7900亿元 年复合增速约38% 资产类型从现金扩展至保险金信托 企业股权等多元化形态 [7] - 不动产纳入家族信托此前存在税收高 司法误判等问题 北京 上海试点政策为突破带来希望 [7] -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1934年设立家族信托 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离岸信托在资产保密性方面具有优势 [8][9] 信托合规要点 - 俏江南张兰案例显示 委托人对信托财产过度控制可能导致架构被质疑 国内信托委托人可列为受益人但不得作为唯一受益人 [11] - 海外信托需防范反洗钱和税务合规风险 设立目的不合法或财产来源不明均可能导致信托被击穿 [12] - 设立家族信托需确保财产来源合法 优先选择持牌机构 避免控制权过度保留 动态调整受益条款以预防纠纷 [13] 行业趋势 - 家族信托功能从单纯财富隔离升级为融合家族治理 后代教育 慈善传承的综合解决方案 [13] - 信托公司未来将提供"法律+税务+治理"一体化服务 满足高净值人群复杂需求 [13]
中国外贸信托荣膺三大权威奖项,用实力诠释担当
搜狐财经· 2025-07-10 12:57
债券交易领域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入选深交所、上交所双项债券交易榜单,蝉联"债券市场交易百强"及"债券交易先锋机构(信托类)"称号 [3] - 2024年在深交所债券市场实现交易规模约1300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持有的深交所债券存量规模达700亿元,稳居信托行业第一梯队 [3] - 业务覆盖可转债、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公募REITs等多元金融工具,深交所评价其"为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推动价格发现机制完善" [3] ESG实践与乡村振兴 - 公司首度参评即摘得"金蜜蜂ESG竞争力·乡村振兴奖",成为唯一获奖信托机构 [4] - 创新"慈善信托+基金会"双平台模式,累计设立慈善信托55单,备案数量居北京首位 [4] - 2024年"中国中化乡村振兴慈善信托"覆盖教育、医疗等29个帮扶项目,2025年追加资金5610万元,累计受托规模突破1.5亿元 [4] - 打造"圆梦行动""星火计划"等品牌公益项目,构建跨地域乡村振兴网络 [4] 综合竞争力与品牌建设 - 公司连续五年荣膺"金誉奖",并包揽"卓越综合竞争力信托公司""卓越信托财富品牌"双项大奖 [5] - 在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及公益慈善领域形成特色业务组合,证券信托、家族信托等核心业务持续发力 [5] - 投资信托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财富管理品牌"五行财富"构建全链路服务 [5]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深化信托制度优势,在债券交易、ESG实践、财富管理等领域持续创新 [6] -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凝聚公益力量 [6]
保险金信托迎来“现象级”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6-27 19:56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 - 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过1万亿元 [1] - 保险金信托规模为2703亿元占比超过26% [1]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金信托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中占比提升至38% [1] 保险金信托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资产安全是核心诉求 [1] - 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较低行业实践通常100万元起 [1] - 监管政策导向为业务发展提供良机 [1] - 40多家信托公司60余家保险公司及主要银行均已布局保险金信托业务 [1] 保险金信托与家族信托关系 - 部分客户将保险金信托升级为功能更强大的家族信托 [2] - 保险金信托带有"pre—家族信托"色彩高净值客户常先试水再升级 [2] - 家族信托监管门槛更高财产规模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 [2] 两类信托产品差异 - 保险金信托核心资产是保险金请求权主要对接终身寿险和大额年金险 [2] - 家族信托可承接现金资管产品股权不动产艺术品等多元化资产 [2] - 家族信托能实现更全面风险隔离和更专业资产配置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