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市牛陡
icon
搜索文档
中加基金权益周报︱陆家嘴会议召开,债市呈现牛陡行情
新浪基金· 2025-06-24 10:07
市场回顾与分析 5月经济数据呈现生产稳、消费升、投资降的特征,但结构隐忧仍在。高频数据来看:生产端环比回 落,消费端内外需均有下行,生产端居民端价格分化,中东冲突推动油价继续大幅上涨。 二级市场回顾 上周债市中短端利率下行,长端震荡。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金面、陆家嘴会议、银行等机构行为、以 伊冲突等。 流动性跟踪 上周OMO净投放,MLF到期回笼,央行二次买断式操作呵护税期资金面,大行资金融出量持续回升。 最终R001和R007分别较前周下行1.4BP和上行1BP。 政策与基本面 海外市场 美联储6月FOMC表态略偏鹰,但美消费、生产等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地缘冲突等加剧海外市场避险情 绪。10年期美债收盘在4.38%,较前周下行3BP。 一级市场回顾 上周一级市场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规模分别为4308亿、2618亿和1620亿,净融资额为1351 亿、1243亿和636亿。金融债(不含政金债)共计发行规模1225亿,净融资额-72亿。非金信用债共计发 行规模3928亿,净融资额1073亿。可转债新券发行2只,预计融资规模9亿元。 从基本面和供需面等角度来看,债市下半年利好因素逐步增多,债市收益率易下难 ...
机构研究周报:港股配置价值提升,政策进入观望期
Wind万得· 2025-05-19 06:35
机构观点综评 - 全球资金配置将从过度集中于美股转向更加平衡,港股投资逻辑从价值投资转向成长投资 [1] - 中美关税摩擦短期缓解,短期政策进入观望期 [1] 焦点锐评 - 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双方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 [3] - 市场信心提振,当周中美股市双双走高,避险资产黄金回调超4% [3] - 港股消费电子、家电等出口相关板块大涨,美股大涨,黄金、中国利率债下跌 [3] 权益市场 - 中美谈判关税下调幅度超预期,出口出海链企业直接受益,关注消费电子、元件、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出口链行业 [5] - 制造业主导地位已确立,未来将继续保持,看好资源、公用事业型红利股、银行、钢铁等板块 [6] - 全球资金配置转向平衡,港股投资逻辑转向成长投资,二线龙头和中小盘成长股获更高估值容忍度 [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万得全A一周涨0.72%,创业板指涨1.38%,科创50跌1.10% [8] - 港股与美股:恒生指数一周涨2.09%,标普500涨5.27%,纳斯达克涨7.15% [10] - 商品与外汇:COMEX黄金一周跌4.15%,ICE布油涨2.22%,美元指数涨0.56% [10] 行业研究 - 医药创新或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击,政策优化、商保推动和AI赋能驱动产业需求修复 [12] - 黄金避险溢价下降,COMEX金价可能回落至3000美元/盎司下方 [13] - 汽车行业景气回升,新能源车出口数据超预期,零部件中机器人题材板块交易活跃 [14] 行业估值 - 家用电器近一月涨19.14%,环保涨24.36%,房地产涨75.40%,钢铁涨84.55% [15] - 国防军工近一月涨75.10%,计算机涨93.62% [15] 宏观与固收 - 中美关税摩擦短期缓解,债市边际变化略不利,十年国债1.7-1.8%是上行阻力区域 [17] - 货币政策放松可能继续加快,债券配置需求或将继续支撑债市,长端利率有望向下突破 [18] - 债市牛陡或为主要方向,5-7年等中期国债或成为性价比较高的投资品种 [19] 资产配置 - 中长期权益市场仍大概率上涨,建议杠铃形配置,一端配置科技+顺周期方向,另一端长期配置红利 [21] - 实体经济偏弱情形下,债券利率可能继续下降,可适度配置短久期债券 [21]
再议当前债市与2020年上半年的不同:为何短期牛陡逻辑不顺
浙商证券· 2025-04-16 2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债市牛陡逻辑不顺,预计短期震荡,中期宽货币政策主线不变,等待双降落地后,曲线牛陡打开长债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 [1][3][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何短期牛陡逻辑不顺 - 过去4个交易日(2025年4月11日 - 2025年4月16日)债市震荡,收益率曲线混合平,权益市场先涨后跌,长债及超长债做多情绪被压制,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在1.63% - 1.67%区间震荡,国债期货TL及T合约缺口接近回补到位,资金利率自4月11日抬升,2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1.38%上行至1.425% [10] - 央行态度偏克制,双降预期兑现节奏可能偏慢,资金面大幅宽松概率低,“均衡偏松”概率大,限制短债利率下行空间,当前期限利差低、曲线平坦,长债及超长债利率下行空间也受限 [1][12][29] - 当前债市与2020年上半年不同,一是汇率压力下央行态度克制,双降预期兑现节奏或偏慢;二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应对贸易摩擦实力提升,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内需回暖,关税谈判进展未明,二季度政策有望集中发力;三是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扰动或未平息,关税对资产价格二次冲击有待观察 [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