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寿时代
搜索文档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峰会圆满落幕,精彩观点连连看
财富FORTUNE· 2025-11-12 21:04
峰会核心主题 - 峰会以“驭势拓疆:21世纪的下一个25年”为主题,探讨企业如何引领融合智能、韧性与可持续的未来之路 [1][6] 全球化与本地化战略 - 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是全新机遇,好的全球化是把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管理价值及社会价值带向世界,让品牌出海 [12] - 好的全球化不是找多个市场的最大公约数,而是把各个市场的本地化做到极致,最终成就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17] - 未来20年企业出海不是简单复制中国模式,而是要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20] - 跨国企业可通过“去总部化”缩短管理路径,推动跨行业、领域、技术范畴的管理创新 [15] - 出海企业需回归内功,聚焦产品为客户带来直接价值和附加贡献,以应对地缘政治和跨文化问题 [56] - 科技出海是构建全球化体系,吸引全球优秀人才融合到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个业务环节 [60] - 面对“去中国化”要求,出海企业可选择将业务投入不太敏感的私营企业,并在数据等方面尽量本地化 [64] - 企业可主动规避敏感地区,选择如埃及等新目的地建厂以应对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 [66] 新能源革命与出海 - 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新竞争优势在于开发、建设、运营和资产证券化四大核心能力 [45] - 出海新模式应从传统设备出口转向“软件+硬件+服务”一体化的“卖绿”(卖绿色能源体系) [47] - 动力电池与储能侧发展相辅相成,动力电池领域的积累可反哺储能场景的研发 [50] - “算力+新能源”是未来长周期趋势,算力竞争的核心基石是能源,绿色能源是明确发展方向 [51] - 推动分布式光伏从“项目时代”进入“资产时代”能重塑价值链,为业主、投资方和供应商创造确定性增长 [96] - 国际化发展中“共享”是重要良性生态,全产业链协同出海可形成互利共赢模式 [97] - 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从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电动汽车等行业兴起的背景下 [93][94] 人工智能与数智化创新 - 物流行业已从传统效率(削减成本)转向“适应效率”,强调在变化中灵活、快速配置资源 [9] - 银行应通过组织架构变革,更好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智能体AI [11] - 企业利用AI实现增长须关注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结合及投资回报率,只有赋能业务产生价值才能实现产业化 [77] - 相比模型本身,更应关注模型的进化能力,即不断制备和储备高质量有效数据源 [80] - 人工智能模型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需要数据活水 [80] - 生物科技企业需将AI与具体产业结合,未来可能聚焦于构建强大的底层信息资源库 [81] - 工业企业从手动、自动化发展到AI赋能阶段,新技术有望帮助企业克服“增产不增收”等挑战 [83] - 人工智能发展依托算力效率,算力竞争本质是能效竞争,材料创新是提升能效的关键路径 [85] 高端品牌建设与消费趋势 - 时尚品牌产品质量是基础,创意是实现差异化最有魅力的地方,需将能量投入真正打动消费者的部分 [33][34][68] - 高端化品牌关键在于从“交易”到“交心”,消费者支付的溢价是为独特体验和价值共鸣 [72] - 全球高端品牌需“一竖一横”:将产品某个特质做到极致,并运营好目标客群影响其圈层、信仰和价值观 [75] - 消费趋势不是简单的升级或降级,消费者对产品认知和性价比要求高,同时包含理性支出和情绪价值消费 [39] - 消费品牌要在理性消费的刚需品场景和感性消费的情绪价值类场景中做出明确选择 [36] - 企业应一切为消费者服务,在核心业务中发掘创新元素,在不同场景和渠道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30] - 线下已成为普遍的体验场景,对品牌而言是突出产品和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重要渠道 [71]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 - 机器人和人是互补关系,可取代危险、污染、枯燥、远程的“4D工作” [21] - 机器人应用中本体成本只占30%,更大成本在于部署 [23] - 机器人行业存在巨大“堰塞湖”,通用机器人领域技术积攒多但应用场景碎片化,坚持通用性研发是难而正确的事 [110] - 产品越智能对集成化、功能化和耐久性要求越高,背后离不开材料的多元化、复合化与精准匹配,需打通上下游共建生态链 [26] 健寿时代与生命科学 - 健寿领域涵盖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健康消费、保险金融、数据科技等赛道,需用生态圈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 [89] - 投资机构判断前沿科技价值,最看重其是否解决临床刚需、能否落地,并具备数据真实性、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及符合审批要求 [90] - 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关注技术创新,从检测、评估到干预及治疗的全周期闭环需考虑商业价值、成本及合规性 [92] - AI对生命科学公司尚处于智能助手阶段,人类需与其共同创造新分子,虽未到颠覆时刻但处于奇点前夜 [101] - AI正深刻重塑药物研发,将传统线性流程转变为数据驱动、闭环反馈、动态优化的智能生态 [102] - AI触发的效率革命正在缩短药物发现周期,但AI主导的研发仍需反复验证可靠性 [106] - 药企应思考在数据结构层面做企业级统一,使内外部数据融会贯通 [107] 汽车与家电行业 -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在规模、速度和成本上卓越,欧洲在基础研究和质量安全上积累深厚,出海需因地制宜展现尊重和理解 [25] - 家电行业体量庞大充满活力,AI快速发展带来新可能性,可容纳众多创新者在各自细分赛道深耕 [29] 未来经济与创新方向 - 科技现代化是“十五五”规划最重要关键词,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是应对国家竞争的战略选择 [112] - 企业生存机遇源于解决产业社会挑战,硅基社会最上游是能源,碳基社会最上游是粮食,解决这两个赛道挑战蕴藏最大商机 [109] - 今天的“工程师红利”和国际化是拿中国的解决方案走出去,而非二十年前拿别人的业务来做 [110] - 城市将升级成能服务于全龄人口、为多元生活提供弹性支持的系统,以适应家庭形态多元化、老龄化和少子化 [8]
2025年《财富》榜单上的23家大健康企业
财富FORTUNE· 2025-11-10 21:21
文章核心观点 - 人类社会对健康的追求正从"长寿"升级为"健寿",即在更长寿命周期内保持高质量生活 [1] - 科技与商业合流,推动"大健康"产业成熟发展,共同实现"健寿"目标 [1] - 《财富》杂志与沃博资本联合遴选出23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健康企业,勾勒"健寿时代"的关键轮廓 [1][2] - 这些企业通过各自的商业行为参与构建"健寿时代",承担人类实现"健寿"目标的支持者和维护者角色 [3][7] 健寿产业关键板块一:重病变慢病 - 通过创新药物和前沿器械,重塑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高发疾病的诊疗路径 [14] - 诺和诺德公司在全球最先推出胰岛素笔式给药方式,其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开启了糖尿病与肥胖症治疗新纪元 [16] - 美国礼来公司的全球首个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产品替尔泊肽在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表现优良 [16]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与注射型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的临床试验与上市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 [17] -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了从单靶点到口服小分子、从每周给药到每月给药的长效多元化管线 [17] - 拜耳集团的BRT-DA01是全球首个进入关键III期临床的多能干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元疗法,开创"细胞替代修复"全新治疗模式 [19] - 士泽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国首个自主iPSC衍生细胞药获得美国FDA全球孤儿药资格 [20] - 礼来的多奈单抗于2023年获得FDA上市许可,2025年7月FDA批准其优化给药方案,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1] - 强生公司有两款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病程的核心候选药物获得FDA快速认定 [21] - 瑞士罗氏公司与基因泰克联合研发的Trontinemab凭借"脑穿梭技术"使脑部穿透率较传统抗体提升50倍 [21] - 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人体长期埋植前瞻性临床试验 [22] -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品进入全国1,000多家医疗机构,"脊髓电刺激+外骨骼"协同治疗方案在14个城市实现多例成功案例 [22] - 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的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可提供长达30天的循环支持,其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介入尺寸仅9Fr [23] 健寿产业关键板块二:早筛早诊与基层服务 - 通过更早筛查、更便捷诊断和更可及的基层与社区服务,将健康问题拦截在小病阶段 [25] - 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款芯片化呼气分子分析微型气相色谱仪,检测灵敏度达ppt级,可单次高效分离100种以上气体分子 [26] - 湖南伊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国数万家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服务 [26] - HCA医疗保健公司形成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服务网络,战略重心从"治疗疾病"转向"预防与全周期管理" [27] - 上海曜影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设长寿门诊,融合梅奥诊所先进理念与中国人群特征,提供个性化抗衰管理方案 [28] - Quantum Life Limited自主研发的Longevity.Omics是全球首个专注于长寿多组学数据分析的AI SaaS平台 [29] 健寿产业关键板块三:日常保健与药食同源 - 通过饮食、营养、运动和生活方式管理,把疾病拦截在尚未发生或尚未恶化之前 [31]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构建"药食同源"深度落地和中药材全球化输出的双重核心优势,其益生菌采用多层包埋技术保障12,000亿活菌直达肠道 [33] - 广药集团主导制定的《灵芝孢子油国际商务标准》成为行业首个国际标准,产品进入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4] -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研发创新衰老抑制剂"瑞拓龄"、睡眠优化产品"恩利维" [35] - 国药国际依托遍及全国的53个康养项目,统一输出康养特色的管理、服务、产品解决方案 [35] 健寿产业关键板块四:支付与技术基础设施 - 健康保险与养老金融等支付方,叠加基因递送、成像设备等底层技术,构成健寿时代的"隐形基础设施" [38] - 联合健康集团构建以健康保险为核心的UnitedHealthcare和以健康服务为核心的Optum两大业务板块,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39] - Elevance Health公司覆盖物理健康、行为健康和社会需求等多个维度,构建从保险保障到健康管理、慢病干预、特殊护理的完整服务链条 [39] -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生态体系闭环,泰康之家养老社区打造三位一体的"养联体"模式 [40] - 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独创的miniVec™质粒系统,通过去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微型化骨架设计,提升基因载体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41] - 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机制研究提供关键工具 [42] 健寿产业发展趋势 - 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正从"活得久"升级为"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好" [44] - 需要更多参与者形成真正的生态链:科研机构拓展医学边界,企业转化解决方案,支付方和技术平台重塑激励与效率 [44] - 像沃博资本这样的投资机构试图把资金、产业经验和全球视角引导向延长人类健康寿命的方向 [44] - 大量新生力量仍在成长中,如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可穿戴设备、护理机器人等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