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斗争
搜索文档
美两党围绕“停摆”继续缠斗 特朗普抽身访中东
新华社· 2025-10-13 18:09
政府停摆状况 - 美国联邦政府自10月1日起进入停摆状态,截至10月12日已持续12天 [1][2] - 此次停摆是由于两党未能在9月30日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导致政府运转资金耗尽 [2] - 史密森学会下属博物馆、研究中心和国家动物园于10月12日起关闭,此前依靠上一财年预算资金维持运转了11天 [2] 停摆影响与应对措施 - 约14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或无薪上班 [2] - 10月10日有超过4000名联邦雇员收到解雇通知 [2] - 副总统万斯表示停摆持续时间越长,对联邦机构的裁员力度将越大 [1] 两党分歧与对峙 - 停摆直接原因是两党在医保相关福利支出等方面存在分歧,共和党不肯让步 [2] - 共和党控制众议院、参议院和总统职位,但需民主党支持才能通过拨款法案 [2] - 民主党指责政府拿联邦雇员开刀既不合法也非必要,共和党则将停摆责任归咎于民主党 [1][2]
美国联邦政府7年来首次“停摆” 负面影响凸现
中国发展网· 2025-10-09 10:25
政府停摆事件概述 - 美国联邦政府于10月1日零时起开始停摆,为近7年来的首次停摆,市场预测停摆持续超过10天的概率为69% [1] - 停摆根源在于两党争斗,核心分歧涉及医保福利支出,导致共和党起草的临时拨款法案在参议院未能获得通过所需的60票 [1][3] 政府运作与公共服务影响 - 停摆首日,约75万联邦雇员转入停薪休假模式,商务部、教育部、环保署等部门有八成以上员工停薪休假 [3] - 提供必要服务的雇员,如空中交通管制和执法人员,继续无薪上班,仅在停摆结束后才能补发工资 [5] - 国会大厦游客中心、图书馆及华盛顿纪念碑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关闭 [3] 经济数据与政策制定影响 - 美国劳工统计局未能按计划公布月度就业数据统计报告,原定10月中旬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通胀数据也将受影响 [7] - 商务部下属的人口普查局和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统计工作受阻,美国国际贸易形势、进出口价格趋势等无法及时披露 [7] - 经济数据缺失将影响美联储对经济状况的判断,干扰其是否需要实施经济刺激的决策 [7] 宏观经济损失 -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2018年底至2019年初持续35天的政府停摆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损失约30亿美元 [6] - 标普全球公司表示,停摆每持续一周可能拖累美国GDP增长0.1至0.2个百分点 [8] - 若停摆持续两周,欧盟GDP将损失40亿欧元;若持续8周,损失将增至160亿欧元 [8] 行业与市场冲击 - 受政府资助较多的科研、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受冲击最大,项目中断可能导致技术人才流失和岗位永久消失 [6] - 与美国政府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企业股价承压明显,政府停摆总会引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波动率指数明显上升 [8] - 在2018-2019年停摆期间,美国最繁忙的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货物停留时间增加15%至20% [6] 全球连锁反应 - 停摆释放出体制失调信号,加剧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忧,可能导致黄金等非美避险资产价格上涨,金融市场动荡 [8] - 分析人士认为,停摆持续将导致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与之关联的美元资产持续波动,并在全球市场产生负面连锁反应 [9] - 欧洲对美出口可能因美国消费市场需求减弱而受影响,尤其可能加大德国工业企业的经营压力 [6]
关门首日即出重拳!白宫威胁迅速解雇联邦雇员,削减民主党选区资金
金十数据· 2025-10-02 09:13
政府关门策略与行动 - 白宫计划迅速解雇联邦工作人员,部分机构将在1到2天内开始裁员 [1][2] - 特朗普政府利用关门机会缩减联邦政府规模,并指示机构制定大规模解雇计划以削减官僚机构 [2] - 共和党众议院议长表示关门提供了机会,使白宫能决定哪些服务必要、哪些项目非优先 [3] 针对性的项目资金削减 - 政府暂停对纽约市180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的联邦拨款,包括第二大道地铁和哈德逊隧道项目 [2] - 从十几个在2024年大选中投票给哈里斯的州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中削减80亿美元 [2] - 行动直接打击民主党领袖的选民,并以多元化和公平实践担忧为由,而非仅归因于关门 [2] 两党政治博弈与谈判动态 - 共和党人试图向民主党施压,让选民在中期选举中将关门责任归咎于民主党 [3] - 温和派两党议员聚集讨论短期临时法案和延长"奥巴马医改"补贴等保全面子方案 [3] - 民主党将对抗描绘为医疗保健覆盖冲突,强调数百万美国人面临保险费上涨 [4] 立法投票与党派立场 - 共和党只需从反对党获得8票即可通过"干净的"支出法案结束关门 [5] - 上次投票中3名民主党人倒戈支持共和党,1名共和党人投反对票 [5] - 共和党人信心满满,认为能争取更多民主党人支持结束关门 [6] 关门持续时间与历史背景 - 政府很可能至少关闭几天,众议院休会,参议院计划周五返回并周末投票 [6] - 副总统万斯称愿就医疗补贴谈判,但前提是政府资金先恢复 [6] -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有两次关门,2018年持续5周后因支持率暴跌和压力退缩 [6]
特朗普留学生禁令被“叫停”,这场大戏远没有结束
新京报· 2025-05-30 12:59
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打压行动 - 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发布命令,叫停了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学生的政策,临时限制令继续有效[1] - 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包括审查约90亿美元的合同和拨款、单方面冻结22亿联邦资金、终止提供另外4.5亿美元的拨款[2] - 特朗普扬言用行政命令取消哈佛大学免税资格,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者计划”[2] -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威胁将把更多联邦资金转给职业学校,并声称哈佛大学的外国学生比例应限制在15%左右(当前为27%,即6793人)[3] - 美国政府宣布将削减哈佛大学1亿美元的联邦合同,打压行动已从哈佛扩散到全美高校[3] 哈佛大学的应对与财务状况 - 哈佛大学校方对白宫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联邦资助,并质疑资金冻结和免税资格审查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4] - 哈佛大学2024财政年度运营费用达到64亿美元,来自联邦研究的赞助占其总营业收入的11%[9] - 教育收入(包括学费、住房、食品收入等)占哈佛大学资金的五分之一,国际学生贡献了该收入的很大一部分[9] - 截至2024年6月,哈佛大学收到的捐赠总额高达532亿美元,为全美大学最高,但捐赠基金的使用方式受到限制[9] 事件对美国高等教育行业的潜在影响 - 特朗普政府的打压措施正在演变为针对整个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面杀伤”,包括暂停外国生源学生签证面试和扩大对留学生社交媒体活动的审查[3] - 哈佛大学校长表示,政府大幅削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将影响所有研究型大学,并对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的能力产生真正影响[4] - 分析认为,打压措施一旦得逞,将导致美国研究类高校重大产学研项目中辍,出现数以十亿计的资金缺口,大学收入锐减[9] - 美国留学产业的不确定性增大,可能从根本上削弱美国高校和高科技研究体系“全球掐尖”的能力,动摇美国作为“智力输入型国家”的根本[11] - 将本应支持高等教育的资金转给职业学校的提议被业内人士评价为“纯粹是浪费”,是典型的“选举动员口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