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合作

搜索文档
“零关税”彰显中非深入合作决心(开放谈)
人民日报· 2025-08-05 03:05
中非零关税政策的核心观点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深化中非"互利共赢"合作原则 [1] - 政策旨在重塑中非贸易格局,提升非洲在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1] - 2024年底33个非洲国家享受零关税后,中国自这些国家的进口额实现明显增长 [1] - 政策覆盖范围将扩大至南非、尼日利亚等主要非洲经济体,进一步推动其工业化发展 [1] 政策对非洲经济的直接影响 - 非洲咖啡、可可豆等特色产品对华出口显著增长 [1] - 科特迪瓦、卢旺达等地将获得稳定出口通道,推动"订单农业+本地加工"模式升级 [1] - 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资源输出型"经济模式,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1] 政策对中国经济的联动效应 - 为中国企业提供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机会,推动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共同发展 [1] - 丰富中国国内消费者选择,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作用,统一贸易合作标准 [3] -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尼探索人民币—奈拉直接兑换机制 [2] 全球南方合作意义 - 强化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抗衡单边主义和霸凌行为 [2] - 推动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营造更有利于全球南方的贸易投资环境 [2] - 打破"非洲=贫困大陆"刻板印象,展示其多元发展潜力 [2] 中非长期合作框架 - 配合蒙内铁路、吉布提自贸区等基建项目,构建"贸易—金融—物流"循环体系 [2] - 改善非洲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内部国家间贸易往来,实现内外市场联动 [3] - 提升非洲居民生活水平,共促经济社会繁荣 [3]
打造新兴力量和全球南方合作的金字招牌(权威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21 06:12
新开发银行十年发展成果 - 新开发银行自2015年开业以来已批准120个项目,贷款总额约400亿美元 [11] - 银行采用"平权治理"模式,创始成员国股权均等,员工来源多样化 [15] - 采用"国别体系"尊重借款国制度差异,提升评估效率并降低融资成本 [15] - 推动成员国本币结算,降低单一货币依赖风险 [12] - 已吸纳孟加拉国、埃及、阿联酋等7个新成员,向全球多边机构迈进 [11] 重点投资项目 - 中国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项目 [6][12] - 巴西开发银行转贷可再生能源融资项目 [2][12] - 俄罗斯西布尔公司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 [10][12] - 南非德班港现代化改造项目 [4][12] - 印度德里—加济阿巴德—密拉特区域快速转乘系统项目 [8][12] 运营模式创新 - 提供不附加政治条件的贷款,强调出资国与融资国平等关系 [14] - 重大决策由理事会和董事会集体讨论,确保成员国利益平等表达 [15] - 采用当地采购、环保和社会评价标准开展贷款评估 [15] - 举办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增强发展中国家内生动力 [12] 未来发展方向 - 提高本币贷款比例,降低汇率风险和融资成本 [17] - 聚焦普惠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17] - 扩大本币结算规模,推动多元货币体系 [17] - 加大对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等领域融资力度 [18]
张维琪:中拉绿色发展成全球南方合作范例
环球网· 2025-07-16 06:53
中拉绿色能源合作背景 - 中拉合作以共同身份、传承、权利和目标为基础构建命运共同体,绿色能源成为新时代合作亮点 [1] - 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具有创新优势,涉及能源转型和低碳技术产业,与拉美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2] - 拉美区域面积20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5亿,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等国锂矿储量居世界前列,与中国形成优势互补 [3] 中国对拉美绿色转型贡献 - 绿色能源合作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变化目标紧密关联,联合国5届气候变化缔约方会议在拉美举办 [2]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绿色能源成为南南合作重要方向 [3] - 中国在电动汽车、光伏板和锂电池"新三样"产品上具有高性价比优势,为全球提供经济型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3] 巴西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巴西吸引能源转型投资371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七,能源转型指数65.7居世界第12位 [4] - 巴西总装机容量216.093吉瓦,水电占比50.16%,风能和太阳能分别占13.19%和5.19% [5] - 2024年巴西电动汽车销量17.74万辆,同比增长88.83%,2025年底将有12个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投入运营 [6] 阿根廷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阿根廷能源转型指数52.6居世界第82位,将锂和氢作为主要原料,风能、太阳能、生物能为补充 [6] - 推行可再生能源供电计划和生物质能源项目,探索氢能应用,尝试推广电动公交车 [7] - 推出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是较早征收碳税的拉美国家 [6][7] 中拉合作机制化进展 - 中巴关系提升为"中巴命运共同体",签署可持续发展投资合作备忘录,成立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 [8] - 中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签署锂矿投资和绿色发展领域合作备忘录 [8] - 通过中拉论坛多边机制和双边合作机制推动绿色发展,建立"政府-企业-科研"协同合作模式 [9]
专访|埃中共建“一带一路”以双赢模式驱动共同发展——访埃及前总理谢拉夫
新华网· 2025-07-09 09:02
埃中"一带一路"合作成果 - 埃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以双赢模式驱动共同发展,是埃中关系的重要体现[1] - 海尔埃及生态园和捷途埃及焊装工厂是埃中"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成果",展示了该倡议促进共建国家共同发展的理念[1] - 中国在埃及的投资带来技术、就业机会和产品出口,形成双赢模式[1] 重点合作领域 - 工业现代化领域:与中国的合作对推动埃及工业基础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 - 经贸合作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工业、贸易和全球互联互通的关键,建议在埃及各地复制[2] - 人文交流:深化人文交流和文化合作以增进相互了解至关重要[2] 金砖国家合作 - 埃及作为金砖国家成员国和全球南方一员,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标志着进一步对外开放[2] - 金砖国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占比超三成,"金砖+"合作日益加强[2] - "金砖+"合作被视为塑造全球南方的重要一步[2] 全球南方发展 - 全球南方合作对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都有重要意义[2] - 中国的快速发展启发发展中国家转变思维,思考如何通过合作改变世界[2] - 全球南方国家将中国视为前进路上的榜样[2]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主任博马罗:中国三点经验非常值得拉美借鉴
环球时报· 2025-07-07 06:50
全球南方合作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强调多边对话机制和创新、气候治理等领域的深化合作 [1] - 全球南方(涵盖亚洲、非洲及拉美)展现出独特潜力和丰富多样的社会面貌,能为世界提供多元解决方案,未来可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深度合作 [2] - 全球南方需通过多边对话机制打破单边桎梏,增进相互理解,国家间沟通是阻止战争的有效途径 [3] 中国与拉美关系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拉中历史纽带,以开放包容姿态与拉美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4] - 拉中学术合作持续深化,CLACSO与中国社科院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就环境变化、发展与减贫等议题开展更多合作,并互译学术作品 [5] - 中国在拉美地区展现互补、共赢的合作路线,西方舆论对中国的误解源于误导性信息 [6] 中国发展经验 - 中国在脱贫攻坚、创新与教育投入、推动全球发展三方面的经验值得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5] - 中国高铁网络迅猛发展带动经济,政府大量投入学术领域,集体精神支持公共事业发展 [4] - 中国注重集体利益、发展迅速、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其古老文化源远流长 [4] 学术合作机制 - 构建全球南方国家间专家网络需通过学术会议、研究项目、协同工作小组实现常态化运作 [6] - CLACSO整合中美洲、加勒比等地区1000多个学术或教育中心资源,促进中拉学术交流 [5] - 拉美研究中国的学者群体不断壮大,双方可基于共同课题融合视角开展合作 [5]
部署两万军人,设定优先议题,巴西即将迎来金砖峰会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金砖国家峰会筹备与安全措施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部署约两万名军事人员保障安全 [1] - 主会场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上空空域严格管控 武装战斗机巡逻并授权击落威胁飞行器 酒店附近部署狙击手 [1] - 参会方包括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等成员国 以及印尼、伊朗、埃塞俄比亚等新晋成员 墨西哥、土耳其、沙特等特邀代表出席 [1] 峰会主题与金融合作倡议 - 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 实现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 首次包含新成员印尼和10个伙伴国 [2] - 计划设立由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支持的新担保基金 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投资 技术筹备预计年底完成 2026年启动试点 [2] - 基金不要求成员国追加出资 利用新开发银行现有资源 每1美元担保可撬动5到10美元私人资本 [2] 金砖机制的战略定位与优先议题 - 巴西设定三大优先议题 深化卫生合作 统一气候变化立场 建立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机制 [3] - 金砖机制目标为建立独立的主权贸易和经济空间机制 而非取代现有国际机构 [3] - 强调维护成员国国家特征和文化身份 拒绝不公正和歧视 [3]
深夜!商务部,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7 22:39
中非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中方将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该协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创新自贸协定 旨在扩大自主开放并推动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地 [1] - 协定顺应经济全球化方向 回应非洲国家期待 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1] 协定实施路径与目标 - 商务部将按照平等协商 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与非洲国家商签协定 [2] - 中方将考虑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和诉求 就贸易便利化 包容性增长 供应链韧性等模块开展磋商 [2] - 目标为尽早达成符合双方利益的协定 最终实现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2] - 协定将为中非深化经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树立全球南方合作新标杆 [2] 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措施 - 中方已于2024年12月1日给予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3] - 中方愿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对华出口便利 支持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利用"零关税"待遇 [3]
商务部:将按照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原则 推动与非洲国家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
快讯· 2025-06-17 20:52
中非经贸合作 - 中方将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1] - 中方将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更多便利,支持其用好"零关税"待遇 [1] - 商务部将按照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协定工作,考虑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和诉求 [1] 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中方已于2024年12月1日给予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1] - 协定将涵盖更便利的贸易、更具包容性的增长、更有韧性的供应链等模块 [1] - 目标是通过灵活务实方式达成符合世贸规则和双方利益的协定 [1] 中非合作前景 - 协定将为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树立全球南方合作新标杆 [1] - 中方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为非洲提供更多机遇 [1] - 最终目标是实现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普惠包容方向发展 [1]
团结合作打造互利共赢“黄金三角”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2
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背景与意义 - 东盟、中国和海合会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实体,携手合作将为各自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全球跨区域互利共赢[1] - 三方合作覆盖21亿人口,经济总量接近全球四分之一,构成全球南方核心经济板块[2] - 峰会创建的地区经济合作机制具有战略意义,是应对全球化逆风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关键举措[1] 三方经济互补性与合作基础 - 中国拥有强大工业制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东盟十国自然资源丰富且人口年轻化,海合会六国能源与资金雄厚[2] - 中国与东盟已完成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与海合会的自贸协定谈判稳步推进[2] - 三方经济结构高度互补,优势融合将释放巨大增长潜能,形成驱动区域发展的"黄金三角"[2] 合作机制与成果 - 峰会通过《联合声明》,强调包容性、可持续性和平等伙伴关系精神,为全球南方合作提供新机制典范[2] - 三方合作平台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海合会"2030愿景"战略协调[3] - 合作机制有望优化区域产供链布局,深化经济分工协作,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1] 中国经济对区域合作的推动作用 -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为地区合作提供强劲动力[3] - 东盟十国和海合会国家均已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3] - 中国将通过扩大高水平开放和单边开放措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共享发展机遇[3] 合作前景与全球影响 - 三方合作模板具有互补性、非排他性特点,其成功实践将吸引更多伙伴加入[2] - "黄金三角"将以经济聚合、战略共识和务实行动,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3] - 合作将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新格局,提升集体抗风险能力[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