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生命周期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利好来了,六部门联合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22:25
记者丨周潇枭 见习记者张旭 编辑丨张星 当市场抱怨消费不足时,一个巨大商机已浮出水面。国家正通过切换解法,进一步发掘消费潜力,满足 人们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 11月14日,国常会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后,具体方案迎来落地。11月26 日,工信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 《方案》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强化人工智能 融合赋能等。《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 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2025年11月,北京国贸商城众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拍摄:张旭 知名经济学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方案》最大亮点在 于系统性与操作性并重,一方面提出5方面19项任务,覆盖技术、产品、市场、场景、环境全链条,避 免"头痛医头";另一方面明确到2027年形成3个 ...
利好来了,六部门联合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22:09
记者丨 周潇枭 见习记者张旭 编辑丨张星 当市场抱怨消费不足时,一个巨大商机已浮出水面。国家正通过切换解法,进一步发掘消费潜 力,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 11月14日,国常会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后,具体方案迎来落 地。11月26日,工信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 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强化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等。 《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 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 到 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稳步提升。 2025年11月,北京国贸商城众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拍摄:张旭 知名经济学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 《方案》 最大亮点在于系统性与操作性并重,一方面提出5方面19项任务,覆盖技术、产品、市场、场 景、环境全链条,避免"头痛医头";另一方面明确到2027 ...
促消费新政来了!加速供需适配,打造万亿级消费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21:24
政策方案概述 - 工信部、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1] - 方案部署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等重点任务[1] - 目标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1] - 目标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1] - 方案提出5方面19项任务,覆盖技术、产品、市场、场景、环境全链条[1] 重点行业与创新应用 -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现代纺织、食品、绿色建材等重点行业[2] - 开展双百典型创新应用专项活动,打造百个标志性产品和百家创新企业[2] - 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销量171.5万辆,同比增长20%,在汽车新车月度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1.6%首次超过50%[2] - 800V碳化硅平台、端到端组合辅助驾驶、AI大模型智能座舱逐渐成为主流车型标配[2] 柔性制造与个性化需求 - 推广高效响应制造新模式,实施"千厂千面"改造计划[3] - 建立"用户需求—智能设计—柔性生产"全链条数字化体系[3] - 在家电、家具、制鞋、箱包、纺织、化妆品等行业培育一批柔性制造工厂[3] - 支持建立消费品数据中台,将消费大数据与生产系统实时对接[3] - 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169亿元增长4.3%,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3]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 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品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应用[5] - 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消费品工业深度行活动[5] - 鼓励平台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用户需求,匹配推送产品和服务[5] - 推广生成式人工智能和3D数字化设计等工具提升产品研发效率[5] - 鼓励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等人工智能终端[5] 新业态与智能终端发展 - 借助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技术构建多场景消费环境[6] - 中国本土AI生态系统快速发展,AIPC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到34%,2026年升至52%[6] - 到2027年实现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030年应用普及率超90%[7] - 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挖掘潜在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个性化服务[6] 细分消费市场拓展 - 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包括绿色产品、农村消费品、休闲运动产品、健康产品等[8] - 推动婴童产品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加强优质学生用品供给,优化适老产品供给[9] - 绿色消费潜力源于政策引导与代际价值观转变,年轻一代更愿为环保产品支付溢价[9] - 农村消费提质升级是城乡差距缩小结果,农村消费者对品质生鲜、品牌日用品需求快速增长[9] - 兴趣消费是Z世代主导新趋势,消费者为情感价值买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