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自主导航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唐剑: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必须“全自主”
机器人圈· 2025-08-26 19:14
技术突破与性能表现 - 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在100米跑步比赛中以21.50秒夺冠,并在400米与1500米比赛中获得银牌,且全程无需人工遥控或陪跑 [1] - 该机器人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采用无线遥感技术和UWB标签实现半自主控制,通过算法与人类领跑员保持固定距离与角度 [2] - 全自主导航技术已实现突破,机器人可自主构建实时地图、决策运动路线并避开障碍物,目前达到L4级别(大部分场景自主,部分极端情况需人工接管) [3][11][14][1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全自主导航技术为行业首创,目前其他公司多数仍需人工遥控,该技术被视为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的必要条件 [10][11][17] - 公司在田径赛和场景赛共获得两金六银两铜,其中天轶2.0机器人在工业搬运、物料整理等任务中表现接近工业级机器人水平,证明其软硬件泛化能力 [16] - 运动场环境属于"降维打击",实际工厂、商场等复杂环境的全自主导航仍需迭代,以解决极端场景问题 [9][14] 技术挑战与行业瓶颈 - 全自主导航面临两大挑战:环境复杂性(需识别小尺寸、堆叠物体及精确位置朝向)和高自由度控制(几十个关节的路径跟踪难度远高于四轮车辆) [11] - 行业最大瓶颈是具身智能算法的泛化能力不足,属于非线性瓶颈,需突破模型架构(如Transformer变体)和训练数据配方 [21][22][25] - 运动控制技术路线已收敛于强化学习,硬件性能(负重、续航等)属于线性瓶颈,随时间推移可逐步改善 [24][30] 商业化与量产进展 - 当前机器人量产分为两类:教育科研客户(数百台订单)和产业落地客户(需数千至上万台订单),后者尚未实现真正大规模量产 [32] - 公司预计1-2年内将有企业在物流、汽车等产业跑通场景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32] - 机器人AI能力不足是未能大规模落地的核心原因,尤其在决策层("大脑")能力基础,运动控制层("小脑")已显著进步 [5][31]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企业分为两类:本体运动控制厂商(服务教育科研客户)和产业化落地厂商(聚焦仓库搬运、物流分拣等场景) [19] - 模型架构创新尚未出现类似Transformer的突破,当前VLA/VLM模型仍沿用大语言模型架构,仅增加动作生成模块 [26] - 行业数据规模需求无明确标准,需同步提升数据质量与模型架构能力 [22][23][25]
机器人“半马冠军”加冕“百米飞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07:12
赛事表现与结果 - 天工机器人在100米决赛中夺冠 [3] - 天工机器人在4×100米比赛中获得亚军 [6] - 宇树机器人在1500米和400米比赛中获胜 [9] - 广东领智战队在工厂物料搬运与混料分拣赛项中获得双料冠军 在物料整理赛项中获得铜牌 [1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天工机器人是全场唯一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的机器人 全程无需人工遥控 [6] - 全自主导航系统实现复杂动态环境下实时环境理解与自主运动规划 [6] - 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自主导航系统具备点对点导航 动态障碍感知和实时自主避障能力 [8] - 广东领智战队实现高精度视觉引导 采用空间抢占式抓取算法 识别到抓取平均仅0.8秒 强光下成功率仍达95% [13] - 广东领智战队实现双臂协同落地 通过末端工具跟随控制模型实现17自由度运动解耦 搬运效率提升220% [13] - 比赛用时1分13秒 比第二名用时2分04秒快40%以上 [13] 行业动态与合作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式上宣布第二届运动会将于明年8月召开 继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 [5] -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 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 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 中国电子学会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 [5] 企业战略与观点 - 宇树科技创始人表示下次比赛将选择自主模式 部分原因是陪跑人员体力不支 [1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认为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是实现全自主 这考验视觉算法识别的精准性 [11] - 公司基于激光雷达和环视摄像头推出机器人全自主导航方案 可以实时动态地对周围环境建模 [11] - 领益智造正式对外宣布布局机器人战略 首次以应用场景落地开发者身份参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