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链路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大模型一体机扎堆上新,国产化链条重塑AI版图
华夏时报· 2025-07-30 21:15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称为大模型落地元年 一体机作为底层算力支持的服务器成为企业拓展大模型落地应用的关键环节[1] - AI大模型一体机向更高效能、更低能耗、更易部署方向发展 同时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形成专业化、场景化产品矩阵[1] - 23%的央企已部署大模型 未来普及率预计进一步提高 2025至2027年一体机需求量预计达15万台、39万台和72万台 央国企市场空间达1236亿元、2937亿元和5208亿元[4] 技术优势 - 一体机将硬件、软件和算法整合成完整解决方案 降低企业使用门槛 实现快速部署应用[1] - 相较于大型服务器集群 一体机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 更适合中小企业或个人等小规模业务需求[2] - 可实现算力利用率跃升、模型推理效率大幅提升、推理成本大幅优化[3] - 国产芯片峰值算力接近国际主流 但端到端训练效率和生态成熟度仍有1-2代差距 一体机可降低客户迁移门槛[4] 产品应用 - 朗新九功AI能源一体机搭载自研大模型 深度融合时序预测与AI智能体双引擎技术 具备九大核心功能包括精准负荷预测、发电预测、智慧能源调度等[2] - 该一体机100%国产自主可控 采用能源行业国产化模型架构 实现天级别更新 模型迭代速度频率提升7倍[2] - 燧原科技DeepSeek一体机兼容DeepSeek全量模型及Llama、通义千问等主流大模型系列 已与近20家经销商合作[3] - 图灵智感星云一体机包含昇腾310P算力卡、鲲鹏CPU等硬件 搭载Cloudasis AI平台[3] 国产化进程 - 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国产化越发完善 从大模型到整机、芯片到应用、软件到硬件实现全链路国产化[5] - 电网体系和能源体系需建立在可信、可靠、可控的底层技术上 国产算力与国产行业模型结合是电力系统升级的必由之路[3]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 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间大带宽低时延互联[5] - 超聚变推出全球首个多元智算即插即用超级集群系统 兼容10+加速卡 单柜240kW供电 节能20%以上[6] 政策支持 - 上海市发放6亿元算力券 对租用智能算力主体给予最高30%租金补贴 推荐申报国家智能券补贴 市区协同给予最多1年、最高100%租金补贴[6] - 对自主智能算力设施部署项目给予最高10%建设支持[6] - 发放3亿元模型券 对调用第三方大模型API或私有化部署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50%、最高500万元补贴[7] - 发放1亿元语料券 对购买非关联方语料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30%、最高500万元采购补贴[7] 挑战与对策 - 算力紧缺是AI产业核心问题 表现为快速增长的大模型训练需求与有限的高端算力供给矛盾 以及算力成本与商业化应用回报平衡问题[7] - 算力设施建设存在基础设施不均衡、区域分布不合理、能效比和利用率有待提升等问题[7] - AI算力发展需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两条腿走路 在芯片、算法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8]
中国电子WAIC2025前沿聚焦(6):中国AI算力的崛起与务实演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9 19: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AI算力产业宣告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转型进入深水区,硬件及平台厂商展出底层技术突破与完整价值闭环,标志AI基础设施迈入新阶段 [1][10] - 中国AI算力发展从“参数竞赛”转向将算力融入具体行业解决方案,反映产业成熟与自信,真正竞争力在于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1][11] - 大会凸显“全链路国产化”全面提速,中国算力厂商构建完整自主生态链,学术力量助力打破国外生态垄断 [2][12] - 中国AI算力呈现“高低搭配、全域覆盖”多元化发展态势,云端与差异化竞争路线共同发展,目标是让每瓦特算力产生真实价值 [3][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AI算力产业以“全栈自主、场景深耕、生态多元”蜕变,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转型进入深水区,硬件及平台厂商展出底层技术突破与完整价值闭环,标志AI基础设施迈入新阶段 [1][10] 点评 - 从“参数竞赛”到将算力融入具体行业解决方案转变,华为昇腾适配超80个大模型深入多行业,摩尔线程聚焦细分场景,反映产业成熟与自信,真正竞争力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1][11] - “全链路国产化”全面提速,沐曦发布GPU强调全面国产化,中科曙光展出“全家桶”,学术力量攻克“有芯缺魂”难题,打破国外生态垄断 [2][12] - 呈现“高低搭配、全域覆盖”多元化发展态势,云端华为与曙光集群能力强,差异化路线中昊芯英TPU芯片能效比高,后摩智能与索泰ZBOX瞄准边缘市场,目标是让每瓦特算力产生真实价值 [3][13] 中国AI算力主力厂商产品与供应链属性 | 公司 | 核心产品 / 系统 | 算力表现或亮点 | 是否国产供应链 | | --- | --- | --- | --- | | 华为 | CloudMatrix 384 AI计算系统(Huawei 910C) | 系统性能接近或胜过Nvidia,拥有384颗910C芯片及高效超节点架构 | 主要使用国产(华为设计),但部分高端芯片或制造仍受美方技术限制 | | 摩尔线程 | MTT S4000/S5000 GPU | 对标H100(S5000),支持千卡集群,FP8训练优化 | 自主研发,国内供应链主体 | | 曦云·沐曦C600 | C600 GPU | 新发布国产高性能AI GPU,定位用于模型训练 | 国内研发与封装 | | 中昊芯英 | 刹那TPU | AI芯片/加速卡产品 | 国内研发 | | 后摩智能 | 智能加速设备或系统 | 专注边缘或AI加速领域 | 国内 | | 索泰ZBOX | 小型AI PC / 超小型服务器 | Zotac国际品牌,但中国组装,拥有AI算力硬件 | 国际品牌设计/代工,中国组装 | | 曦智 | AI芯片 / 模块 | 主攻AI推理与训练 | 国内 | | 神雲科技 | 全液冷AI服务器系统 | 面向高密度、大规模训练任务的液冷服务器 | 国内设计、液冷方案 | | 安擎(Anqing) | EG8420H4高性能服务器 | 面向企业/数据中心级AI训练与推理 | 国内制造 | | 超擎数智 | XDR交换机 | 高速互联交换机 | 国内 | | 中科曙光 | 各类AI服务器与计算系统 | 国内HPC与AI服务器领先企业 | 国内研发制造 | | 百度 | 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AIHC / X-MAN) | 架构领先,平台支持大规模深度学习训练与运维管理 | 自主设计的硬件与系统,合作厂商生产制造,本质为国产供应链 | | 腾讯 | 腾讯云TI平台 / 智能视图计算平台 | TI平台支持全流程机器学习开发,智能视图平台提供边缘多模态图像视频AI分析能力 | 腾讯主导设计平台与生态,硬件算力平台侧近国产,供应链主体国内 | | 阿里巴巴(平头哥) | 含光800推理芯片;玄铁RISC-V系列;Ali-NPU;倚天710 CPU | 含光800推理效率高,性能超同期GPU≈4倍;玄铁系列支持服务器级AI加速,出货量超20亿颗,GEMM加速效能提升≈15倍,边缘渗透迅速 | 完全自主设计,主要依赖国内供应链(芯片设计、封装国产化) | [9]
在WAIC上,国产算力不再“斗参数”
虎嗅APP· 2025-07-27 17:5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核心观察 - 具身智能成为展会焦点 人形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凭借流畅动作和自然交互吸引大量关注 [2] - 算力基础设施仍是行业核心议题 芯片、板卡、服务器、计算集群等构成产业关键底座 [2] 算力基础设施转型趋势 - 厂商展示风格转向务实 参数竞赛现象消失 技术指标融入实际解决方案 [5] - 行业讨论聚焦碎片化算力统筹、低功耗低成本、垂类产品软硬件整合等实用话题 [5] - 全链路国产化成为主旋律 从芯片架构到产业落地的自主可控体系加速成型 [7][8][9] 国产化技术突破 - 沐曦展示自研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 采用XCORE 1.5架构及指令集 支持AI训练/推理/科学计算 [10] - 曦云C600搭载HBM3e显存 大幅提升显存带宽 支持大模型数据吞吐 [12] - 基于曦云C500的服务器实现全链路国产化 涵盖编译器/驱动/互联协议等环节 [13] - 中昊芯英展示"刹那"系列TPU 采用自研IP核与指令集 相同任务能耗降低30% [15] - "泰则"计算集群支持1024片互联 稀疏算力达400P(TF32) 适配千亿参数大模型 [17] 行业场景适配案例 - 华为展示"384超节点"真机 实现384卡高速互联 已适配80+大模型 [18][20] - 昇腾生态覆盖互联网/金融/医疗等场景 联合伙伴展示行业解决方案 [20] - 摩尔线程推出12项行业Demo 视频超分技术MTVSR实现2-4倍实时超分 [21] - 视频技术可降低内容创作成本 吸引播放软件/游戏开发商/监控设备商共建生态 [21][22]
在WAIC上,国产算力不再“斗参数"
虎嗅· 2025-07-27 15:05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最受瞩目的领域 包括人形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等具备物理交互能力的智能体 [1] - 算力基础设施(芯片 板卡 服务器 计算集群)仍是人工智能行业核心话题 但展示重点从参数竞赛转向产业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 [1][3][4] - 行业讨论聚焦碎片化算力资源统筹 低功耗与低成本 垂类产品软硬件整合等务实话题 [4] 国产化进展 - 全链路国产化成为行业共识 从单一芯片突破拓展至架构设计 软硬件生态 产业落地的全链路自主可控 [5] - 国产化链条加速成型 涵盖芯片 软件 整机 场景等环节 [5] - 沐曦展示最新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 采用自研XCORE 1.5架构及指令集 支持云端AI训练与推理 通用计算等任务 [6] - 曦云C600搭载HBM3e显存 可提升显存带宽 支持大模型训练及推理 [10] - 中昊芯英展示"刹那"系列TPU 采用自研IP核与指令集 相同AI计算任务下能耗降低30% [12] 产品与技术 - 中昊芯英"刹那"TPU支持1024片芯片高速互联 "泰则"计算集群系统稀疏算力达400P(TF32)以上 可支撑千亿参数AI大模型 [15] - 华为展示"384超节点"技术 实现业界最大384卡高速总线互联 已适配超过80个大模型 [15][18] - 摩尔线程展示12项行业Demo 包括生命科学 物理仿真 空间智能等 [19] - 摩尔线程MTVSR视频超分技术可提供2-4倍实时超分 支持多档质量设定 以SDK形式集成到各类应用 [20] 应用场景 - 华为联合伙伴展示互联网 运营商 金融 政务 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 [19] - 摩尔线程视频超分技术可降低内容创作者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吸引视频播放软件 游戏开发商等多方协同 [23] - 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呈现"高低搭配 全域覆盖"态势 华为聚焦大模型算力底座 摩尔线程专注细分场景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