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进化
icon
搜索文档
连续三年直击GITEX GLOBAL:AI走向具体、落地|36氪出海·中东
36氪· 2025-10-21 17:41
文章核心观点 - AI已从话题演变为驱动商业运转的底层逻辑,在迪拜从国家战略到具体应用全面落地[5] - 阿联酋通过修订40项国家级法规将AI嵌入立法,非石油经济占比从5年前的69%提升至77.3%[8][9] - 中国参展企业技术含量显著升级,从消费电子转向机器人、AI大模型等前沿科技领域[5][19] 阿联酋国家AI战略 - 阿联酋经济部长明确AI是驱动经济根本性转型的核心力量,政府已为AI落地修订40项国家级法规[8][9] - 迪拜通过"迪拜经济议程D33"构建创新网络,目标到2033年培育30家独角兽企业,并推出集成办公空间与数字平台的"创始人总部"计划[9] - GITEX展会促成多项高价值合作,包括AWS与e&集团联合发起"AI Nation–Afaaq"计划,为阿联酋培训3万名AI和云计算人才[12] 技术与社会共同进化 - OpenAI CEO Sam Altman将阿联酋AI战略形容为全球范本,强调技术与社会是"共同进化"的共生系统[14] - G42集团CEO肖鹏指出AI必须是政府议程前3项甚至第1项,其公司AI Agent与人类员工比例达10:1[14] - G42启动覆盖"从7岁到70岁"的全民AI教育计划,政府服务应用TAMM已整合ChatGPT并提供超过1000项服务[14] 中国参展企业技术升级 - 万兴科技首次在中东亮相AIGC视频创作平台ToMoviee AI,其PDF产品新增阿拉伯语支持,已与本地大型石油公司和政府机构合作[21][23] - 云深处科技展示山猫M20机器人,具备5G实时超高清图传与气体探测示警功能,吸引中东多国政府及安防企业代表[29][31] - 银河通用机器人凭借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实现全自主工作,在中东已应用于酒店迎宾、零售分拣等场景[33][35] 中国企业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 萤石网络推出集成多种生物识别解锁的智能入户门,并展出能识别野生动物的AI摄像头,满足中东用户特殊需求[25][27] - 海能达智能移动执法方案集成AI算法摄像头,在伊拉克建立的AI指挥调度系统每日处理超过16万通来电[37][39] - 商米科技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碎片化商业场景,其设备帮助埃塞俄比亚银行数字化转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已升级至第三代产品[41][43] 中国机构组团出海模式 - 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首次组织"北京Pavilion"展团,协同软通动力、用友网络等企业展示完整技术解决方案组合[45][47] - 中关村科学城组织50余家海淀科技企业参展,划分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板块,为企业提供独立展示空间[49] - 小蝇科技演示全自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旷视科技通过模拟金融安全场景展示AIoT软硬一体化产品[49] 中东市场趋势变化 - 中东市场技术焦点从应用层深化到战略层,从"AI无所不在"的想象转变为"AI即主权"的国家核心议题[51] - 全球参与者构成更加多元,展会成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公司共同参与的更真实全球市场[51] - 中东客户购买力强大但商务谈判谨慎,深入沟通和文化尊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迪拜枢纽地位稳固[51]
36氪出海·中东|连续三年直击GITEX GLOBAL:AI走向具体、落地
36氪· 2025-10-20 18:36
阿联酋AI国家战略与生态建设 - AI被定位为驱动经济根本性转型的核心力量,阿联酋非石油经济占比从五年前的69%提升至当前的77.3% [4] - 政府已修订40项国家级法规以扫清AI落地障碍,并将人工智能嵌入立法,例如AI工具可将商标审查时间从一两天缩短至几秒钟 [6] - 推出“迪拜经济议程 D33”,目标到2033年培育30家独角兽企业,并通过“创始人总部(Dubai Founders HQ)”计划为创业者提供集成支持系统 [6] - 展会促成多项高价值合作,包括阿布扎比市政与交通部宣布19项战略合作,以及AWS与e&集团发起旨在培训3万名AI和云计算人才的“AI Nation – Afaaq”计划 [8] 技术与社会共同进化 - OpenAI CEO Sam Altman将阿联酋的AI战略形容为值得全球效仿的范本,强调国家领导力是成为AI原生国的首要条件 [10] - 提出“共同进化”哲学,认为技术与社会是相互影响、迭代演进的共生系统 [10] - G42集团启动覆盖“从7岁到70岁”的全民AI教育计划,其办公室的AI Agent与人类员工比例达到10:1,展示了AI原生社会的具体实践 [10] - Altman认为AI的终极价值在于驱动科学进步,解锁新事物,是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的引擎 [13] 中国参展企业技术升级与市场策略 - 中国参展商构成发生变化,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厂商显著增多,技术含量和战略焦点升级 [14] - 万兴科技首次在中东亮相AIGC视频创作平台ToMoviee AI,其PDF产品新增阿拉伯语支持,采取C端与B端并重、官网直销与发展代理商的混合模式开拓市场 [15][17] - 萤石网络展出集成多种生物识别方式的智能“入户门”及能识别野生动物的AI摄像头,满足海外用户特定安防需求 [18][20] - 云深处科技展示山猫 M20机器人,具备5G实时超高清图传与气体探测示警功能,针对安防巡检和应急消防场景 [21][23] - 银河通用机器人展示全自主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凭借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在中东已应用于酒店迎宾、零售分拣等场景 [24][27] - 海能达展示智能移动执法解决方案,其AI指挥调度系统在伊拉克每日处理超过16万通来电,实现跨部门高效协同 [28][29] - 商米科技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碎片化商业场景,其设备助力埃塞俄比亚银行数字化转型,并获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采用最新第三代产品 [30][33] - 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与中关村科学城组织企业集中展示,中关村科学城展区50余家企业中29家集中展示,涵盖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领域 [34][36][37] 中东市场趋势观察 - 技术焦点从应用层深化到战略层,从“AI无所不在”的想象转变为“AI即主权”的国家核心议题 [38] - 全球参与者构成更加多元,展会成为更真实的全球市场,不再仅仅是中美欧的传统舞台 [38] - 中东客户购买力强大但商务谈判谨慎耐心,深入的沟通和对本地文化的尊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 [38] - 迪拜作为连接欧亚非的枢纽地位稳固,为企业辐射周边市场提供绝佳平台 [38]
人造人类降临
36氪· 2025-06-19 17:52
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同进化 - 人工智能时代的时间尺度被压缩,人类需在极短时间内应对复杂挑战 [22] - 生物工程尝试通过人脑芯片实现物理互联,增强生物与数字智能的交流 [25] - 脑机接口(BCI)可能成为人类与机器共生的中间阶段 [26] 人工智能伦理与风险 - 自我改造可能导致人类失去生物特性,陷入对人工智能的依赖 [26][30] - 集体无知风险:人类可能无法察觉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31] - 类人人工智能可能拥有自我意识和利益,与人类价值观冲突 [34] 人工智能控制与道德编码 - 基于规则的系统与强化学习是当前协调人工智能行为的两类方法 [36][37] - 需将人类法律、伦理规范分层嵌入人工智能系统,从国际协议到社区规范 [39][41] - 人工智能需通过观察人类行为学习"共识",补充成文规则的不足 [40] 人类定义与尊严 - 尊严定义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需明确以指导人工智能理解人性 [51][52] - 人工智能可能模拟人类特质,但无法真正获得尊严或道德主体性 [54] - 人类需持续发展自身定义,防止在人工智能时代丧失身份认同 [48][55] 未来发展方向 - 人性化人工智能开发是首要任务,需确保其符合人类道德标准 [56] - 个体自我工程改造可能使部分人类匹配人工智能能力,但需自愿选择 [57] - 人类与人工智能需相互赋能,通过持续工程实现共同进化 [57]
人造人类降临
腾讯研究院· 2025-06-19 16:24
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原则 - 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国际体系基础,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帝国衰落和技术扩张[6] - 当前面临全球不平等、地缘政治对抗和人工智能压缩时间窗口等复合挑战[6] - 战略核心问题是人类与AI的相互进化方向选择:人类更像AI或AI更像人类[7] - 共同进化理论适用于生物与人工系统的交互,类似蜂鸟与花朵的协同演化[14] 生物工程与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BCI)技术正推动生物智能与数字智能的物理连接[11] - 神经工程可能发展为人类与AI的真正共生关系,超越个体改造阶段[12] - 基因改造人类以匹配AI能力的设想存在伦理风险,可能导致物种分裂[15] - 自我改造可能使人类丧失生物特性,但不改造又可能落后于AI发展[12] 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架构 - 基于规则系统和强化学习是当前AI行为管理的两大主要方法[23] - 需要建立分层治理架构:从国际协议到社区规范的层级约束[29] - 共识(doxa)机制比强制规则更有效,需让AI自主吸收人类行为准则[27] - 建议建立"接地模型"验证体系,由监督式AI监控其他AI行为[31] 人类定义与尊严标准 - 尊严定义为脆弱但能行使自由选择权的生命体固有品质[44] - 需明确人类与AI的本质区别,包括死亡意识、情感体验等独特性[45] - 文学角色类比说明AI即使模拟人性也不具备真实道德主体地位[46] - 人类定义需要动态发展,但当前急需建立基准线指导AI开发[47] 产业协同与技术治理 - 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高管参与制定AI发展战略[52][53] - 建议公私合作模式:企业开发、政府监管、学术机构验证的三方协同[31] - 全球数字互联性使得任何地区的危险AI都可能造成跨国威胁[37] - 需要建立民主包容的训练数据集和透明的模型验证流程[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