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M20
搜索文档
杭州六小龙,又有IPO了
投中网· 2025-11-15 15:04
公司IPO进展 - 云深处科技于11月初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称变更,投资人名单及董事监事人员发生变更,被视为上市的必要准备[3] - 云深处科技已完成7轮融资,最近一次在2024年7月完成近5亿元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3] - 投资人抢着入局云深处,因其最新一轮融资的TS已远远超标,公司被视为机器狗赛道上最值得投资的标的[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云深处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科学家创业案例,创始人朱秋国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7] - 公司产品线包含四足、人形和轮足机器人:四足侧有面向工业的绝影X30(最大负载85kg)、面向教育科研的绝影Lite3、工业级防水机型绝影X20;轮足侧有山猫M20(最大速度2m/s,有效负载15kg);人形侧有Dr.01实验室版及2025年10月发布的工业级新品[7] - 公司产品在电力能源、应急消防、安防巡逻、教育科研等多个行业有应用,其绝影X30机器狗在新加坡能源集团的招标中击败波士顿动力等全球领军企业中标[8]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云深处科技在营收上仅次于宇树,年收入在小几个亿左右[4] - 2024年公司营收相比2023年增长超过1倍,2025年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万台级别,已进入亚太、中东、欧美等市场[8]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 - 在宇树和云深处等企业引领下,国内机器狗行业实现从无到有:民用机器狗销量从2019年不足0.2万台飙升至2023年1.8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94.4%;市场规模从初期不足亿元扩张至2024年7.55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50亿元[8]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属于人形和具身机器人企业第一梯队,目前照着1000亿估值在报,投资者阵容包括顺为资本、初心资本、深创投、红杉中国等[10] 同业公司资本市场动态 - 宇树科技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10] - 强脑科技于2024年8月传出IPO消息,估值超过13亿美元,预计在中国香港或内地启动IPO,2024年9月获道氏技术2.13亿元投资,11月获三七互娱2000万美元投资[11] - 群核科技于2024年2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8月更新招股书显示已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达1783万元[11] 资本支持与投资趋势 - 国资成为关键助推力量,杭州资本旗下杭州科创基金和杭州创新基金两大千亿级母基金对云深处、宇树、强脑进行了早期及接力式投资[13][14] - 宇树、云深处、强脑科技背后至少出现38家险资机构身影,其中27家间接投资宇树,25家间接投资云深处,14家同时出现在两家公司股东序列中[14] - 险资传统上偏好成熟项目,如今进入硬科技领域,表明认知与周期调整,有望推动金融动能转化为科技和产业势能[15]
“杭州六小龙”之一云深处科技完成股改
证券时报· 2025-11-04 01:54
公司基本信息变更 - 公司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由"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云深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被市场视为"杭州六小龙"之一[1] 业务与技术专长 - 公司专注于人形、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1] - 公司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处于前列[1] - 2018年推出国内首个完成上下楼梯、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1] - 2019年发布全国首个完成自主充电的四足机器人[1] - 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应急消防解决方案的四足机器人企业[2] - 2024年4月发布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设计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山猫M20,可在-20℃至55℃极端环境作业[2] 研发实力与团队背景 - 创始人朱秋国现任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 - 核心团队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1] - 公司坚持从核心零部件到运动控制、智能感知算法的全栈自研[1] - 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100多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1] 市场合作与客户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与公司合作,包括好上好、长盛轴承等在技术层面合作[2] - 申昊科技、建科院、中控技术等在应用端有相关合作[2] - 梅安森、大中矿业等智慧矿山领域企业已采购公司产品[2] 融资与资本规划 - 2024年7月公司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2] - 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多家机构跟投,老股东继续加持[2] - 融资将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2] 行业趋势与同行动态 - "杭州六小龙"均在加速资本化[3] - 宇树科技已完成股改并正式启动IPO程序[3] - 群核科技已于2024年2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杭州六小龙"中首家拟IPO企业[3]
黄仁勋口中的“中国硅谷”,正在批量生产AI独角兽
创业邦· 2025-10-29 11:27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正以“科创大走廊”为骨架,以AI为血脉,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科技产业生态,展现出成为“中国硅谷”的潜力 [6] - 杭州拥有顶尖高校、浓厚创业文化、活跃民间资本及从巨头到初创的完整科技企业梯队,展现出接近硅谷气质的自发生长力 [7] - 杭州在AI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方面优势突出,正通过包容政策赋能、多元创新模式、聚焦AI应用转化等举措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快速发展 [7][51] 余杭未来科技城:阿里生态与AI星火 - 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坐落于此,承载淘宝、天猫、盒马、闲鱼等核心业务及钉钉、达摩院的前沿探索,是AI人才的黄埔军校 [9][11] - 阿里宣布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11] - 围绕阿里形成庞大创新网络,钉钉新总部即将启用,字节跳动全球总部已入驻,vivo、OPPO研发中心大楼在建设中 [13] - 阿里生态土壤中涌现一批AI创业公司,如斑头雁科技(企业级AI Agent平台,服务超10万家企业,获超亿元B轮融资)、半个宇宙(个人AI计算机)、李未可科技(AI眼镜与自研大模型)、Rokid(AR眼镜,产品远销海外)、实在智能(从RPA向AI Agent升级)、有鹿机器人(具身智能,完成总额6亿元订单) [15] - 之江实验室主攻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等五大科研方向,推出基于高性能AI训练芯片的智算集群、700亿参数天文语言大模型AstroOne等成果 [17] - 强脑科技作为国内首个脑机接口领域独角兽,已有产品上市并为残疾人康复、孤独症等脑疾病提供解决方案 [19] - 未来科技城发展模式与硅谷相似,政策赋能是重要支持,例如提供最高1200万元研发补助和300万元房租补助 [22] 西湖区:云谷、蚂蚁与浙大“产学双引擎” - 以“云谷-浙大紫金港”为核心,阿里云、蚂蚁集团等企业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构建“产学双引擎” [23] - 阿里云通过通义千问开源模型与超级AI云战略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已开源300多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 [23] - 西湖大学团队推出“AI科学家”智能体系统DeepScientist,在前沿科研任务上测评可超人类研究者183% [24] -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是全国AI产业重要人才摇篮,自1978年布局人工智能学科,2024年9月面向全校99个本科专业推出AI通识必修课,覆盖6000余名学生 [24] - 蚂蚁集团在大模型领域持续发力,推出多款高性价比推理模型,并开源万亿参数大模型 [24] - 技术驱动型企业云深处科技推出全球首款行业级轮足机器人“山猫M20”,已完成8轮融资;久痕科技瞄准“通用办公助理”;游戏科学凭借《黑神话:悟空》横扫全球游戏市场 [25][27] 拱墅区:DeepSeek与“算谷雄心” - DeepSeek凭借开源模型DeepSeek-R1与DeepSeek-V3迅速登顶GitHub、Hugging Face等开源社区,一度冲击美股,后续模型降价50%、论文登Nature封面、登《时代》2025年最佳发明等进展不断 [31][32] - 拱墅区目标打造“中国算谷”,到2035年AI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已达149亿元,拥有56家规上AI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33] - 群核科技代表作是全球最大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开源3D场景生成模型SpatialGen并登顶Hugging Face趋势榜,正冲刺“空间智能第一股” [35] - 杭州区域创新发展融入硅巷模式,DeepSeek等科技“六小龙”选择在中心区域扎根,形成与硅谷模式不同的灵活分散产业集群 [36] 滨江区:智能制造与AIoT巨头的“硬核力量” - 滨江区是“硬科技堡垒”,拥有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估值超120亿元)、“海大宇”(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新华三、网易、吉利等巨头 [39][41] - 海康威视2006年布局视频分析算法,2023年发布“观澜”大模型,到今年上半年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大华股份星汉大模型覆盖视觉、多模态、语言三大方向;宇视科技推出“梧桐”大模型,实现超100个项目落地 [41][44] - 网易在大模型领域形成教育、多模态、具身智能三大路线;吉利构建“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AI布局,自研AI Drive大模型提升智驾训练效率30倍以上 [44] - 滨江区AI产业链从芯片、硬件到系统、应用完整而坚韧,在“AI+制造”领域一马当先 [45][46] 杭州整体AI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杭州市政府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AI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3900亿元、规模以上AI核心产业企业超700家、全市投向AI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等目标 [52] - 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132.3亿元支持创新,其中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建设10亿元,支持“三名”工程和高校建设49.9亿元,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创新12.4亿元,支持人才引育培养60亿元 [52] - 杭州核心优势在于其包容度和文化交融,能够吸引并留住多元化人才,“六小龙”创始人中四位来自省外,两位为浙江籍,均选择并留在杭州 [53]
连续三年直击GITEX GLOBAL:AI走向具体、落地|36氪出海·中东
36氪· 2025-10-21 18:28
AI技术从概念到商业落地的演变 - AI从一个无处不在的想象演变为具体的商业解决方案,成为驱动商业运转的底层逻辑[3] - 2023年GITEX GLOBAL展会AI还是展馆中的想象,2024年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蜂拥而至的热潮,2025年AI已转变为商业底层逻辑[3] - 关于AI的谈论变得具体,体现在政府修订法规、启动全民教育计划以及中国参展企业构成变化上[3] 阿联酋的国家AI战略与法规支持 - 阿联酋经济部长指出AI是驱动经济根本性转型的核心力量,非石油经济占比从五年前的69%提升至77.3%[5] - 阿联酋已修订40项国家级法规将人工智能嵌入立法,为AI落地扫清障碍[7] - 政府服务中AI工具应用实例:商标注册相似度审查从过去一两天人工审查缩短至几秒钟[7] 迪拜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 迪拜通过"迪拜经济议程D33"构建强大创新网络,目标到2033年培育30家独角兽企业[7] - 推出"创始人总部(Dubai Founders HQ)"计划,为创业者提供从创意到全球扩张的集成支持系统[7] - GITEX展会促进跨境合作,体现迪拜作为全球枢纽为AI发展提供关键对话平台[10] 全球AI领袖对阿联酋模式的认可 - OpenAI CEO Sam Altman将阿联酋AI战略形容为值得全球效仿的范本,赞赏其在远见和投入上的决心[11] - G42集团CEO肖鹏强调国家成为AI原生国的首要条件是强大领导力,AI必须是政府议程前3项甚至第1项[11] - Altman提出"共同进化"哲学,认为技术与社会是相互影响、迭代演进的共生系统[13] G42集团的AI实践与教育计划 - G42启动覆盖"从7岁到70岁"的全民AI教育计划[3][13] - G42董事长故事展示AI原生实践:ChatGPT提示500次设计日式庭院建成,办公室AI Agent与人类员工比例10:1[13] - 阿布扎比政府服务应用TAMM已整合ChatGPT,提供超过1000项政府服务[13] 中国参展企业的技术升级与市场策略 - 中国参展企业从消费电子、IoT配件为主转变为机器人公司和AI大模型企业为主[3] - 万兴科技首次在中东亮相AIGC视频创作平台ToMoviee AI,产品新增阿拉伯语支持采取深度本地化策略[16][17] - 万兴科技采取C端与B端并重、官网直销和发展代理商混合模式,已与本地大型石油公司和政府机构合作[17] 中国企业的具体产品与解决方案 - 萤石网络展出智能"入户门"集成多种生物识别解锁方式,摄像头AI算法能识别多种野生动物满足特定需求[18][21] - 云深处科技山猫M20机器人具备5G实时超高清图传与气体探测示警功能,吸引中东政府机构及安防企业代表[22][24] - 银河通用机器人凭借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实现全自主工作,在中东已应用于酒店迎宾、零售分拣等场景[25][27] 中国企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与本地化应用 - 海能达智能移动执法解决方案集成AI算法摄像头,在伊拉克建立国家级911指挥中心每日处理超16万通来电[27][28] - 商米科技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碎片化商业场景,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已将加油站设备升级至第三代产品[28][30] - 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组织"北京Pavilion"展团,协同数字技术服务商和行业应用公司展示完整技术组合[30][33] 中关村科学城的参展组织与产品展示 - 中关村科学城组织50余家海淀科技企业参展,29家在核心展区集中展示[34] - 小蝇科技实时演示全自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展示AI在病理诊断流程中的应用[34] - 旷视科技通过模拟金融安全场景展示AIoT软硬一体化产品,吸引众多中东客户咨询[34] 中东市场的持续特征与商业机会 - 中东客户强大购买力未变,但商务谈判需要谨慎与耐心,深入沟通和尊重本地文化是赢得信任关键[35][36] - 迪拜作为连接欧亚非的枢纽地位牢固,为企业辐射周边市场提供绝佳平台[36] - GITEX GLOBAL是连接市场、技术、资本与人才多元生态的桥梁,为创新想法提供被检验和接纳的机会[36]
连续三年直击GITEX GLOBAL:AI走向具体、落地|36氪出海·中东
36氪· 2025-10-21 17:41
文章核心观点 - AI已从话题演变为驱动商业运转的底层逻辑,在迪拜从国家战略到具体应用全面落地[5] - 阿联酋通过修订40项国家级法规将AI嵌入立法,非石油经济占比从5年前的69%提升至77.3%[8][9] - 中国参展企业技术含量显著升级,从消费电子转向机器人、AI大模型等前沿科技领域[5][19] 阿联酋国家AI战略 - 阿联酋经济部长明确AI是驱动经济根本性转型的核心力量,政府已为AI落地修订40项国家级法规[8][9] - 迪拜通过"迪拜经济议程D33"构建创新网络,目标到2033年培育30家独角兽企业,并推出集成办公空间与数字平台的"创始人总部"计划[9] - GITEX展会促成多项高价值合作,包括AWS与e&集团联合发起"AI Nation–Afaaq"计划,为阿联酋培训3万名AI和云计算人才[12] 技术与社会共同进化 - OpenAI CEO Sam Altman将阿联酋AI战略形容为全球范本,强调技术与社会是"共同进化"的共生系统[14] - G42集团CEO肖鹏指出AI必须是政府议程前3项甚至第1项,其公司AI Agent与人类员工比例达10:1[14] - G42启动覆盖"从7岁到70岁"的全民AI教育计划,政府服务应用TAMM已整合ChatGPT并提供超过1000项服务[14] 中国参展企业技术升级 - 万兴科技首次在中东亮相AIGC视频创作平台ToMoviee AI,其PDF产品新增阿拉伯语支持,已与本地大型石油公司和政府机构合作[21][23] - 云深处科技展示山猫M20机器人,具备5G实时超高清图传与气体探测示警功能,吸引中东多国政府及安防企业代表[29][31] - 银河通用机器人凭借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实现全自主工作,在中东已应用于酒店迎宾、零售分拣等场景[33][35] 中国企业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 萤石网络推出集成多种生物识别解锁的智能入户门,并展出能识别野生动物的AI摄像头,满足中东用户特殊需求[25][27] - 海能达智能移动执法方案集成AI算法摄像头,在伊拉克建立的AI指挥调度系统每日处理超过16万通来电[37][39] - 商米科技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碎片化商业场景,其设备帮助埃塞俄比亚银行数字化转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已升级至第三代产品[41][43] 中国机构组团出海模式 - 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首次组织"北京Pavilion"展团,协同软通动力、用友网络等企业展示完整技术解决方案组合[45][47] - 中关村科学城组织50余家海淀科技企业参展,划分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板块,为企业提供独立展示空间[49] - 小蝇科技演示全自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旷视科技通过模拟金融安全场景展示AIoT软硬一体化产品[49] 中东市场趋势变化 - 中东市场技术焦点从应用层深化到战略层,从"AI无所不在"的想象转变为"AI即主权"的国家核心议题[51] - 全球参与者构成更加多元,展会成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公司共同参与的更真实全球市场[51] - 中东客户购买力强大但商务谈判谨慎,深入沟通和文化尊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迪拜枢纽地位稳固[51]
36氪出海·中东|连续三年直击GITEX GLOBAL:AI走向具体、落地
36氪· 2025-10-20 18:36
阿联酋AI国家战略与生态建设 - AI被定位为驱动经济根本性转型的核心力量,阿联酋非石油经济占比从五年前的69%提升至当前的77.3% [4] - 政府已修订40项国家级法规以扫清AI落地障碍,并将人工智能嵌入立法,例如AI工具可将商标审查时间从一两天缩短至几秒钟 [6] - 推出“迪拜经济议程 D33”,目标到2033年培育30家独角兽企业,并通过“创始人总部(Dubai Founders HQ)”计划为创业者提供集成支持系统 [6] - 展会促成多项高价值合作,包括阿布扎比市政与交通部宣布19项战略合作,以及AWS与e&集团发起旨在培训3万名AI和云计算人才的“AI Nation – Afaaq”计划 [8] 技术与社会共同进化 - OpenAI CEO Sam Altman将阿联酋的AI战略形容为值得全球效仿的范本,强调国家领导力是成为AI原生国的首要条件 [10] - 提出“共同进化”哲学,认为技术与社会是相互影响、迭代演进的共生系统 [10] - G42集团启动覆盖“从7岁到70岁”的全民AI教育计划,其办公室的AI Agent与人类员工比例达到10:1,展示了AI原生社会的具体实践 [10] - Altman认为AI的终极价值在于驱动科学进步,解锁新事物,是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的引擎 [13] 中国参展企业技术升级与市场策略 - 中国参展商构成发生变化,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厂商显著增多,技术含量和战略焦点升级 [14] - 万兴科技首次在中东亮相AIGC视频创作平台ToMoviee AI,其PDF产品新增阿拉伯语支持,采取C端与B端并重、官网直销与发展代理商的混合模式开拓市场 [15][17] - 萤石网络展出集成多种生物识别方式的智能“入户门”及能识别野生动物的AI摄像头,满足海外用户特定安防需求 [18][20] - 云深处科技展示山猫 M20机器人,具备5G实时超高清图传与气体探测示警功能,针对安防巡检和应急消防场景 [21][23] - 银河通用机器人展示全自主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凭借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在中东已应用于酒店迎宾、零售分拣等场景 [24][27] - 海能达展示智能移动执法解决方案,其AI指挥调度系统在伊拉克每日处理超过16万通来电,实现跨部门高效协同 [28][29] - 商米科技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碎片化商业场景,其设备助力埃塞俄比亚银行数字化转型,并获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采用最新第三代产品 [30][33] - 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与中关村科学城组织企业集中展示,中关村科学城展区50余家企业中29家集中展示,涵盖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领域 [34][36][37] 中东市场趋势观察 - 技术焦点从应用层深化到战略层,从“AI无所不在”的想象转变为“AI即主权”的国家核心议题 [38] - 全球参与者构成更加多元,展会成为更真实的全球市场,不再仅仅是中美欧的传统舞台 [38] - 中东客户购买力强大但商务谈判谨慎耐心,深入的沟通和对本地文化的尊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 [38] - 迪拜作为连接欧亚非的枢纽地位稳固,为企业辐射周边市场提供绝佳平台 [38]
云栖大会聚焦“云智一体” 阿里推进3800亿AI基建
证券时报· 2025-09-25 01:59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提出通往超级人工智能的三阶段演进路线:智能涌现、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 [2] - 公司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核心战略包括通义千问开源开放和构建超级AI云 [2] - 公司正在推进3年3800亿元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计划持续追加投入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公司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3] - AI应用成为驱动云业务增长的核心动能,并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增长 [3] 技术产品与生态建设 - 公司在云栖大会公布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 [2] - 公司推出"AI创客营"全球计划,为AI初创公司提供最高12万美元云资源代金券和20亿免费模型Tokens [4] - 公司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合作,平台将集成英伟达软件栈以缩短具身智能等应用开发周期 [5] 全球基础设施扩张 - 公司宣布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节点,并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 [3] - 公司目前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成为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 [4] - 公司计划到2032年使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2] 行业应用与展会盛况 - 云栖大会以"云智一体 碳硅共生"为主题,展区规模达4万平方米,汇聚500余家参展企业,展品超3500款 [1] - 大会设人工智能+馆、计算馆和前沿应用馆三大展区,众多具身智能企业首次集中亮相,吸引观众数量达前所未有规模 [1][6] - 云栖大会3号馆汇集上百家企业AI落地案例,涵盖具身智能、制造与能源、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等多场景应用 [6]
云深处科技机器人矩阵亮相2025云栖大会 真实还原智能巡检等应用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7:48
核心产品展示 - 公司携绝影X30、山猫M20、绝影Lite3三款核心产品组成四足机器人矩阵亮相人工智能+馆 [1] - 通过1:1场景化模拟、动态性能实时演示、人机互动赛事等形式展示机器人运动能力 [1][2] 绝影X30技术特性与应用 - 绝影X30在变电站场景演示全流程自主巡检作业 包括自主导航、数据采集、报告生成及自动充电 [1] - 搭载"智巡系统"实现从路径规划、设备状态预警到自主充电的全周期智能管控 [1] - 解决方案基于智能运动控制、多模态环境感知、自主导航与决策等具身智能全链路技术 [1] - 当前已在变电站规模化部署 将巡检准确性提升超95%并降低人工运维安全风险与成本 [1] 山猫M20性能与扩展能力 - 山猫M20可完成爬越楼梯、跨越68厘米单级台阶、倒立及前后手切换等高难度动作 [2] - 硬件预留24V/72V电源接口、千兆网口及USB3.0接口等扩展接口 [2] - 支持加装红外热像仪、气体检测仪等设备以适配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安防巡逻等场景 [2] 人机交互与产业应用理念 - 绝影Lite3在"具身智能运动会"区域与观众组成人机搭档完成阶梯攀爬、窄桥通行等任务 [2] - 展示"碳硅共生"理念 将AI技术从模型层带入产业层实现人机互补的新型生产力模式 [2] - 机器人承担高危重复低效作业 人类聚焦决策创新 推动电力应急物流等行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2]
“杭州六小龙”云深处科技新一轮融资 多家机构入局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融资情况 -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达晨财智 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前海母基金 央视融媒体基金 富浙基金 华映资本 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老股东继续加持 [1] -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完成约7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邦盛资本 深智城产投 华建函数投资 方广资本 赛智伯乐投资等多家机构 其中多家具有国资背景 [2] 资金用途 - 融资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 场景应用与拓展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1] - 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 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 [1]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人形 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精益生产 全球销售与专业服务 [2] - 在机器人运动控制 多模态感知 自主决策等关键环节具备全栈自研能力 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在国内领先 [2] - 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设计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山猫M20于今年4月发布 [2] 行业地位与商业化进展 - 在电力巡检 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位于领先地位 [2] - 从四足机器狗领域起步 陆续拓展至轮式机器狗及人形机器人 [1] - 公司发展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1] 产业合作 - 好上好 长盛轴承等企业在技术层面与公司展开合作 [3] - 申昊科技 建科院 中控技术等在应用端与公司已有相关合作事项 [3] - 梅安森 大中矿业等智慧矿山领域企业已采购公司产品 [3] 行业前景与资本布局 - 具身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 [2] - 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1] - 投资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 聚焦具身智能和AI应用的重要布局 [2] 资本市场动态 - "杭州六小龙"均在加速资本化 宇树科技计划首选科创板IPO 预计估值超百亿 [2] - 群核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成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拟IPO企业 [2] - 云深处科技入选2025年7月杭州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 [2]
“炫技”少了,“接地气”多了——WRC×WAIC机器人大盘点
红杉汇· 2025-08-11 08:04
展会亮点与行业趋势 - 2025年WAIC和WRC展会核心聚焦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展示,80家具身智能公司包场WAIC二层展区,机器人从炫技转向产线分拣、零售取货等真实任务[3][5] - 两大展会呈现"仿真性、小型化、产品矩阵化"趋势,机器人通过表情模拟、肌腱仿生驱动等技术提升拟人化程度,同时覆盖工业、服务、医疗等多元化场景[20][21][24] - 产业链深化趋势明显,灵巧手、关节模组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显著,如灵心巧手Linker Hand L6工业版灵巧手具备12个自由度并实现弹钢琴等高精度操作[30][31] 企业创新与产品表现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29关节高运动性能,新品Unitree R1集成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智能交互,创始人预测1-3年内或达"机器人ChatGPT时刻"[6][8] - **智元机器人**:WAIC最大展位(300平)展示"远征""灵犀""精灵"三大产品线,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智元灵渠 OS",其启元大模型获SAIL之星奖[9][11] - **云深处科技**:绝影X30展示全流程智能巡检能力,绝影Lite3结合AR手势操控,山猫M20完成70cm高台攀爬等高难度动作[12] - **傅利叶**:GR-3人形Care-bot主打"可触摸"交互,采用亲肤材质和暖调设计,构建康复港五大细分场景解决方案[12][14] 细分场景应用突破 - **工业场景**:银河通Galbot实现商超商品分拣商业化落地前期,跨维智能DexForce W1 Pro通过Sim2Real技术完成咖啡制作全流程[18] - **服务场景**:擎朗智能XMAN-F1依托垂域模型ProS实现餐厅酒店标准化服务,安诺机器人90秒完成拉花咖啡制作[18][19] - **医疗与居家**:云百生手术机器人展示鹌鹑蛋剥壳微米级精度,森丽康科技机器人具备老人陪伴与紧急呼叫功能[18][19] - **仿生技术**:汉王科技仿生机器鸟还原猛禽形态并应用于安防巡检,卓益得睿娜机器人1:1还原人脸表情[21][25][27] 产品矩阵与生态构建 - 魔法原子形成"硅基舞群"覆盖医疗零售等50+行业伙伴,众擎机器人T800重载人形机器人全球首发并搭建T台走秀[16] - 数字华夏IP机器人星行侠支持外观音色定制,清宝机器人高拟真表情头覆盖文旅直播等多元场景[24] - 动易科技PhyArc关节模组融合自研减速器与电机,他山科技"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实现三维力检测[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