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行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凤凰网财经· 2025-09-21 20:29
行业市场潜力与政策支持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1亿,占总人口22%,存在巨大的养老护理需求[2] - 护工职位数同比增长54%,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同比增长8%,行业迎来岗位与薪资双增长[2] - 一二线城市资深护理人员月薪可超过1至2万元[2] - 广州市对符合条件的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分别给予6000元、11000元、12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并对工作满5年、10年的护理员给予5000元、20000元岗位补贴[5] - 深圳市对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提供15000元就业补贴,并对持证护理员按月发放最高800元补贴[5] - 北京市对持证护理员按技能等级最高补贴每人每月1500元[5] 从业者真实工作状态与挑战 - 护理员工作强度大,需轮班制,早班从早上6点开始,分早班、小夜班、大夜班三班倒,月休仅4天[11] - 工作内容包括帮助老人起居、洗漱、喂饭、翻身、换尿包等体力劳动,需给卧床老人翻身、进行轮椅转换,遇体重近两百斤老人需多人协助[11][12] - 护理员需处理老人失禁等情况,部分老人神志不清会挣扎打人或拿粪便涂抹,心理挑战大[12] - 护理员需为去世老人穿寿衣,此类情况至少一两个月发生一次[14] - 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间为9到12小时,占比44.39%[20] - 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养老护理员占比为36.49%[20] 行业人才结构与流失问题 - 养老护理员群体中,50-55岁人员占比近四成,41-55岁占比合计超过63%,30岁以下占比仅3%,女性护理员比例达90.85%[26][28] - 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高达550万,新增护理员流失率为40%至50%[30]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班级约40人中,仅十几人愿意从事本行业,其他选择转行[30] - 有三到五年经验且50岁以下的护理员在每家机构估计凑不出三人,因薪资与工作付出性价比不如住家家政、保洁或送外卖[34] 职业发展路径与薪资待遇 - 在一线做养老护理员后,可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对公司有贡献获得快速晋升,每升一级月薪增加约1000元[24][25] - 晋升至护理主管后会有绩效加成,升到护理院长级别月薪可达1至2万元[25] - 有护理员因晋升小组长后月薪仅增加300元,但需承受更大压力而放弃晋升机会[21] - 高端养老院收费标准在每月1.5万元至2.2万元之间,其护理员月薪约5000元,负责自理老人的健康监测和文娱活动组织[22] 行业盈利模式与发展趋势 - 养老行业是前期投入高、利润率较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人力成本是运营阶段最重要的可控成本[34] - 仅6.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利,约67.5%收支平衡,26.1%亏损[34] - 目前盈利能力较强的多为央企、国企、险资企业,它们通过政府闲置资产划转避免重资产模式,或通过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绑定提高转化率[34][36] - 深圳、北京、太原等多地试点"老幼共托"新模式,将民营幼儿园改造成"一老一小"服务空间[37]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创业邦· 2025-09-20 11:06
行业宏观背景与市场需求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1亿,占总人口22%,存在巨大的养老护理需求[5] - 养老护理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4%,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同比增长8%,呈现岗位与薪资双增长态势[5] - 一二线城市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月薪可达1万至2万元以上[5] - 多个一线城市出台高额补贴政策吸引人才,如广州提供最高12000元就业补贴,深圳提供15000元应届生补贴及每月最高800元技能补贴,北京提供每月最高1500元技能补贴[8] 行业现实挑战与工作强度 - 实际工作强度大,护理员每日微信步数常超1万步,工作时间为9到12小时的占比44.39%[21][22] - 工作内容包含繁重体力劳动(如为卧床老人翻身)及基础护理(如处理排泄物),新入职者普遍需要时间适应[13][15] - 护理员需面对临终关怀、为去世老人穿寿衣等心理挑战,离职率高达40%至50%[16][29] - 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养老护理员占比为36.49%,薪资与工作强度不匹配是年轻人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22][32] 从业人员结构与人才困境 - 养老护理员群体以中老年女性为主,50-55岁人员占比近四成,41-55岁合计占比超63%,30岁以下仅占3%[27][29] - 行业面临“青黄不接”难题,存在550万的护理员供给缺口,尽管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可观,但实际留存率低[29] - 年轻人能为行业带来代际陪伴价值和智能化设备操作优势,是机构希望吸引的人才[29][30] - 但职业发展路径中,基层护理员被视为“最底层”,需承受来自老人、家属及管理层的多方压力[22] 机构运营模式与盈利状况 - 养老行业具有前期投入高、利润率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人力成本是运营阶段最重要的可控成本[32] - 仅6.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利,约67.5%收支平衡,26.1%处于亏损状态[33] - 央企、国企、险资企业凭借政府资产划转或“保险+养老”模式,在盈利能力上表现较强[33] - 为应对挑战,出现“老幼共托”等新模式试点,探索盘活闲置资源[34] 职业发展路径与晋升空间 - 在重视年轻人培养的机构(如部分国企、险资背景机构),通过技能竞赛和贡献可获得快速晋升,每升一级月薪可增加约1000元[25] - 职业晋升路径可从护理员升至文艺专员、护理主管乃至护理院长,院长级别月薪可达1至2万元[25] - 但晋升至管理岗(如小组长)意味着需承担更大责任与压力(如应对家属投诉),部分从业者因薪资增幅(如月增300元)与压力不匹配而放弃晋升机会[22]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虎嗅APP· 2025-09-19 21:55
行业需求与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22%,存在巨大养老护理需求[4] - 护工职位数同比增长54%,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同比增长8%[4] - 一二线城市资深护理人员月薪可达1万至2万元[4] 政府政策支持 - 广州市对从业满三年的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分别给予6000元/11000元/12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对工作满5年/10年护理员分别给予5000元/20000元岗位补贴[7] - 深圳市对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提供15000元就业补贴,对持证护理员按月发放最高800元补贴[7] - 北京市对持证护理员按技能等级最高补贴每人每月1500元[7] 从业人员实际状况 - 护理员普遍工作时间为9-12小时(占比44.39%),月收入4000元以下占比36.49%[21] - 典型工作内容包括协助起居、喂饭、翻身、处理排泄物甚至为去世老人穿寿衣[13][14][20] - 行业存在"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现象,50-55岁护理员占比近40%,41-55岁合计超63%,30岁以下仅占3%[27] 职业发展与晋升路径 - 护理员晋升至主管月薪可增加约1000元,升至护理院长可达1-2万元水平[25] - 国企/险资机构更注重年轻人培养,提供清晰晋升通道[25] - 杭州市对持高级证书护理员每月发放500元补贴[23] 行业人才结构问题 - 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高达550万人,新增人员流失率达40%-50%[30] - 女性护理员占比90.85%,年轻人留存率低[27][30] - 专业毕业生转行率高,40人班级中仅十余人选择留业[30] 机构运营与盈利模式 - 仅6.4%养老机构实现盈利,67.5%收支平衡,26.1%亏损[34] - 国企/险资企业通过政府资产划转和"保险+养老"模式降低运营成本[34][35] - 行业普遍采用"上6休1+12小时班制"控制人力成本[34] 新兴模式探索 - 深圳、北京、太原试点"老幼共托"模式,改造幼儿园为养老服务中心[36] - 智能化设备应用增加,年轻护理员在技术应用和规范化操作方面具优势[31] - 高端养老院收费达1.5万-2.2万元/月,可支持年轻化护理团队建设[23]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商业洞察· 2025-09-19 17:22
行业宏观背景与政策支持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1亿,占总人口22%,存在巨大养老护理需求[4] - 护工职位数同比增长54%,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同比增长8%,行业迎来岗位与薪资双增长[4] - 一二线城市为吸引人才提供高额补贴,如广州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给予最高12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深圳对本科及以上应届生补贴15000元,北京对持证护理员按月补贴最高1500元[7] 行业现实挑战与工作强度 - 实际工作强度大,护理员常需轮班,早班从早上6点开始,夜班有额外补贴但耗人,月休通常仅4天[14][15] - 工作内容包括繁重体力劳动如帮卧床老人翻身,以及处理排泄物、为去世老人穿寿衣等心理挑战大的事务[16][19][25] - 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间为9到12小时,占比44.39%,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占比为36.49%[26] 从业人员结构与流失问题 - 养老护理员群体年龄偏大,50-55岁占比近四成,41-55岁合计占比超63%,30岁以下仅占3%,女性比例达90.85%[33] - 行业面临青黄不接难题,新增养老护理员流失率高达40%至50%,专业毕业生选择留任者不多[36] - 护理员不愿晋升的原因包括薪资增幅与新增压力不匹配,如晋升小组长月薪仅增加300元[26] 年轻从业者的机遇与职业路径 - 在高端养老机构,年轻护理员有较快晋升通道,每升一级月薪可增加约1000元,升至护理院长薪资可达一两万元水平[27][30] - 年轻人能为行业带来代际陪伴价值,并更易掌握智能化设备,提升服务规范性与效率[37][38] - 部分年轻从业者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获得认可并实现晋升,如在杭州区县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29] 行业盈利模式与发展探索 - 养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弱,仅6.4%机构实现盈利,约67.5%收支平衡,26.1%亏损,人力成本是重要可控成本[40] - 盈利能力较强的多为央企、国企、险资企业,它们通过政府资产划转或保险产品与社区绑定等方式减轻运营负担[42] - 为应对挑战,出现“老幼共托”等新模式试点,探索将幼儿园空间改造为养老服务场所[43]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虎嗅· 2025-09-18 18:02
行业宏观背景与市场需求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1亿,占总人口比例达22%,存在巨大的养老护理需求[1] - 养老护理员行业迎来岗位和薪资双增长,今年二季度护工职位数同比增长54%,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同比增长8%[2] - 随着职级晋升,在一二线城市的护理人员月薪可达一两万元以上[2] 政府人才吸引政策 - 广州市对从事养老服务机构一线服务岗位满三年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中职、高职、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分别补贴6000元、11000元、12000元,对工作满5年未满10年、满10年的护理员分别给予5000元、20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5] - 深圳市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提供15000元岗位就业补贴,对持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护理员按月发放补贴,最高每人每月800元[6] - 北京市对持有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证书的按级别最高补贴每人每月1500元[7] 从业人员工作现状与挑战 - 工作强度大,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间为9到12个小时,在行业中占比44.39%[37] - 薪资待遇相对较低,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养老护理员占比为36.49%[37] - 工作内容包括老人日常起居照料、协助进食、帮助翻身、处理大小便等,体力消耗大且需面对临终关怀场景[18][21][25][35] 年轻从业者职业发展路径 - 在高端养老机构,护理员可通过晋升获得更高收入,每升一级每月薪资增加约1000元,升至护理院长月薪可达一两万元水平[47] - 央企、国企、险资企业旗下的养老机构对年轻人培养较为重视,提供清晰的晋升通道[47] - 年轻人能为行业带来专业化提升,如在操作智能化设备、规范护理流程等方面具有优势[57][59][60] 行业人才结构矛盾 - 养老护理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50~55岁人员占比近四成,41~55岁占比合计超过63%,30岁以下占比仅3%[50] - 女性护理员比例达到90.85%[50] - 尽管高校开设大量相关专业,但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仍高达550万,新增护理员流失率为40%至50%[54] 养老机构运营模式与盈利能力 - 养老机构盈利能力普遍较弱,仅6.4%的机构实现盈利,约67.5%收支平衡,26.1%亏损[65] - 央企、国企、险资企业凭借政府资产划转和保险产品绑定等模式,在盈利能力上表现较强[66][67] - 行业普遍采用“上6休1”和“每班12小时”的排班制度以控制人力成本[64] 新兴模式探索 - 深圳、北京、太原等多地试点“老幼共托”模式,将民营幼儿园改造为“一老一小”服务空间[69] - 通过整合资源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以支撑行业持续发展和人才待遇提升[70]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盐财经· 2025-09-17 17:42
行业需求与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22% 形成巨大养老护理需求[2] - 护工职位数同比增长54% 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 同比增长8%[2] - 一二线城市高级护理人员月薪可达1-2万元[2] 政府政策支持 - 广州对养老服务机构一线岗位毕业生提供6000-12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5] - 深圳为本科及以上应届生提供15000元就业补贴 对持证护理员最高每月补贴800元[5] - 北京对持证护理员按级别最高补贴每月1500元[5] 行业现实挑战 - 实际月薪普遍在4000-5000元范围 需轮班制工作 月休仅2-4天[10][20][24] - 44.39%护理员每日工作9-12小时 36.49%月收入低于4000元[21] - 工作内容包括处理排泄物、为去世老人穿寿衣等高强度体力与心理劳动[14][15][21] 人才结构与流失问题 - 50-55岁护理员占比近40% 41-55岁合计超63% 30岁以下仅占3%[30][32] - 新增护理员流失率达40%-50% 行业存在550万人才供给缺口[35] - 专业毕业生转行率高 40人班级中仅十余人选择留任[35] 职业发展路径 - 晋升通道包括从护理员到护理院长 薪资可达1-2万元水平[28] - 国企/险资机构更重视年轻人培养 每晋升一级月薪增加约1000元[24][28] - 持高级证书者可获政府补贴 如杭州每月500元[24] 行业运营模式 - 67.5%养老机构收支平衡 仅6.4%实现盈利 26.1%处于亏损状态[40] - 国企/险资企业通过政府资产划转和保险产品绑定降低运营成本[40][41] - 行业尝试"老幼共托"等新模式 改造幼儿园为养老服务空间[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