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生态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养老理财新规促进综合养老生态构建 向”主动管理,差异化服务”转型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 两项新规分别通过“长钱长投”和“非标转标”双路径深化资管行业转型,推动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 [1] - 新规共同推动资管机构从“通道业务,同质化竞争”向“主动管理,差异化服务”转型 [4] 养老理财新规要点 - 10月3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全国试点扩容、长期限产品引导及账户服务升级为核心,旨在激活养老资金入市 [1] - 新规通过全国试点扩容、募资规模挂钩资本、支持长期限产品发行等举措,引导理财机构构建涵盖账户服务、投顾咨询的综合养老金融生态 [1] - 试点全国化与募资规模挂钩净资本,扩大理财子准入范围,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形成衔接 [2] - 要求开立养老账户、提供投顾服务,推动理财公司重构销售渠道与客户服务体系,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成为日后竞争核心 [2] - 理财公司需以养老账户为入口,构建“长期资产配置+全周期投顾”生态 [4] 信托管理新规要点 - 10月31日出台《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组合投资限制、非标比例硬约束及穿透监管压降通道业务,推动信托回归主动管理本源 [1] - 新规则以组合投资限制、非标比例硬约束及穿透监管压降通道业务,倒逼行业回归主动管理本源 [1] - 新规旨在压降传统非标业务规模,促进行业投资转向标准化资产 [3] - 新规无过渡期整改与销售渠道限持牌机构,要求信托重建个人客户服务网络,并提升组合投资能力 [3] - 信托公司须突破非标路径依赖,建立标准化组合投资与零售客户服务能力 [4] 行业转型方向 - 具备主动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效能及生态服务体系的机构有望成为市场主导者 [4]
北京农商银行发布“金色时光”养老服务生态
新京报· 2025-10-30 13:54
"养老金融+健康"生态:建立网点健康服务体系 北京农商银行联合北京睦邻法律服务中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共同发布"养老金融 +法律"全渠道服务模式。该生态推出了"智慧年华 银法同行"公益行动,为老年客户提供法律专题讲 座、一对一法律咨询、96198专属咨询热线等服务。特别针对遗嘱继承等核心诉求,创新银法联动一站 式服务模式,实现"法律咨询找农商、立遗嘱找农商、公证找农商"的便捷服务体验。 "养老金融+文旅"生态:构建银龄课堂与旅居服务体系 北京农商银行搭建"养老金融+文旅"生态,以银龄课堂为核心载体——线下网点开设书法、声乐、模 特、摄影等多元课程,联动社区"送课上门";线上打造手机银行"悠学社区",推出适老化数字课程,联 合权威专家打造健康养生直播体系。同步联动康养旅居资源,与北京人寿、中国康养、神舟国旅等知名 品牌合作,甄选适老旅居产品,丰富银发生活场景,为老年人提供异地康养旅居的品质保障。 10月30日上午,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期间,北京农商银行成功举办"共筑养老生态,乐享 金色时光"养老服务生态发布会。北京睦邻法律服务中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北京同仁堂 (600085)医养投 ...
个人养老金账户客源争夺升级,银行从“拉新”转向“留客”
证券日报· 2025-08-07 08:09
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现状 - 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已达7279万人[2] - 产品供给端形成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元产品矩阵 储蓄存款产品达数百款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超百款[2] - 银行竞争从初期的"跑马圈地"进入深度运营阶段 通过立减金、支付贴金券等激励措施强化客户黏性[1] 银行策略升级 - 从"开户有礼"转向"缴存激励"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首次缴存10元及以上可领取立减金 代发工资客户额外领取1万工银i豆[2] - 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推出首次缴存1元及以上可领取58元支付贴金券 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针对缴存满5000元客户推出抽奖活动[2] - 民生银行推出"预约缴存"功能 支持周期性或一次性自动划扣[3] 未来竞争方向 - 竞争重心从吸引新客户转向留住现有客户 服务升级成为制胜关键[4] - 需构建"金融+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 整合医疗、保险、养老社区等场景[4] - 中长期需强化资产配置能力 从"账户提供方"升级为"养老规划伙伴"[5] 行业专家观点 - 银行策略实现从"流量获取"到"价值留存"的战略升级 体现长期主义思维[1] - 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用户价值深耕 更契合养老金业务长期性本质[3] - 具备业务资质且前期开户量领先的银行已占据先机 服务与生活场景融合能力决定竞争力[5]
个人养老金账户客源争夺升级 银行从“拉新”转向“留客”
证券日报· 2025-08-06 23:51
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现状 - 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已达7279万人(截至2024年11月末)[2] - 产品供给端形成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元矩阵,其中储蓄存款产品达数百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超百款[2] - 银行竞争从初期的"跑马圈地"进入深度运营阶段,策略从"流量获取"升级为"价值留存"[1][3] 银行竞争策略升级 - 初期以"开户有礼"为主(如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开户缴存10元可领立减金,代发工资客户额外获1万工银i豆)[2] - 现阶段重点转向"缴存激励"(如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首笔缴存1元领58元支付贴金券,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缴存满5000元抽微信立减金)[2] - 创新缴存方式:民生银行推出"预约缴存"功能,支持周期性自动划扣或一次性存入[3] 未来竞争方向 - 从"拉新"转向"留客",注重服务全面升级(如构建"金融+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智能投顾动态调仓、养老投教内容输出)[4][5] - 核心竞争力构建需聚焦用户需求匹配度与长期服务能力,包括场景化生态整合(医疗/保险/养老社区)、独家优质产品或高性价比组合[4] - 领先银行通过前期开户量优势抢占服务端口,后续比拼养老金融与生活服务融合创新能力[5] 运营模式优化 - 短期通过缴存激励+自动化功能(预约/自动缴存)降低参与门槛,形成全流程陪伴体系[5] - 中长期需整合非金融服务构建养老金融生态,从"账户提供方"升级为"养老规划伙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