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大资管,重要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9-21 12:04
【导读】券商资管、公募热议"差异化生存法则" "大资管"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券商资管如何通过"差异化"发展突围? 9月17日,中国基金报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证券行业论坛"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的第二个圆 桌议题为"券商资管发展转型及市场研判",由国泰海通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主持,并邀请6位来 自知名证券公司、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的相关业务负责人共同探讨,分别是: 国泰海通资管总裁助理、首席研究官孙佳宁,中信证券资管总监、权益投资部负责人魏来,财通资管总 经理助理、权益投资总监李响,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蔡路平,第一创业证券基金投资管理 部负责人景殿英,世纪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黄旭。 以下是几位嘉宾的核心观点: 国泰海通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观察发现,上半年市场更关注机构资金入市,保险资金在上半年 的入市力度很大,下半年寻求新的超预期变化。 国泰海通资管总裁助理、首席研究官孙佳宁:量化采用归纳法,主观投资运用演绎法,两种方式都只是 对市场的局部观测。唯有通过多角度观测市场,才能像拼图一样拼凑出更完整的市场图景,进而更深入 地了解市场。 中信证券资管总监、权益投资部负责人魏来:看好权益市场,相 ...
穿越周期的智慧:海外资管巨头的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8:23
市场的牛熊交替是常态,而真正能够穿越周期,将时间积淀为财富的基金管理人,往往都是源于对投资初心的 坚守。在被动投资日益盛行的今天,仍有一些机构始终笃信深度研究与主动管理的长期价值,以持续的业绩赢 得投资者的信任。 正如摩根大通资产及财富管理首席执行官欧朵思(Mary Erdoes)女士所强调的:"过去二十年间,当同行纷纷 加大对被动策略的投资时,我们始终坚持打造业内领先的主动管理平台。" 基于对主动管理的长期坚持,摩根资产管理形成了深厚的投资文化和稳定的投研团队,并在不依赖明星基金经 理的前提下,凭借系统化的投研平台和严谨的投资流程,创造出持续稳健的长期业绩。凭借以十年为周期的卓 越表现,不仅为投资者创造了丰硕回报,更进一步巩固了客户对摩根资产管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的信任,并吸 引包括全球大型机构、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更多客户选择,2024年主动管理资金流入 量位居全球资管行业第一 。 在摩根资产管理看来,拥有深厚积淀的团队、打造研究驱动的投资文化是培育"长跑型"资管机构的根基。截至 今年二季度末,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的股票基金经理团队平均从业年限约20年;在全球500名研究分析师中, 不乏1 ...
穿越周期的智慧:海外资管巨头的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8:17
核心观点 - 摩根资产管理坚持主动管理策略 在全球资管行业2024年主动管理资金流入量位居第一 [2] - 公司通过深度研究、稳定团队和系统化流程创造持续稳健的长期业绩 旗下多只基金实现十年以上年化收益率超10% [2][5][6] - 依托全球研究平台和本土化投资智慧 形成独特的"长跑型"投资文化 [3][14] 团队与投研实力 - 全球股票基金经理团队平均从业年限约20年 500名研究分析师中多人具备15-20年研究经验 [3] - 研究团队过去一年覆盖约4700家公司 完成近1.1万次公司实地考察与交流 [3] - 中国主动权益团队近70%基金经理由内部培养 从研究员擢升 [14] - 通过"职业研究分析师"项目保留优秀人才 并与全球团队保持定期交流 [14] 长期业绩表现 - 近20年年化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达13.03% 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行业前10(7/29) [5][17] - 7只"双十"基金成立时间均超10年 年化收益率均超10% [6][18]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377240)成立14年年化收益15.75% 累计回报691.24% [7][9] - 摩根中国优势混合A(375010)成立21年年化收益13.51% 累计回报1325.14% [7] - 摩根核心成长股票A(000457)成立11年年化收益11.61% 累计回报255.77% [7][11] - "双十"基金管理规模占公司十年以上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近2/3 [12] 代表产品策略 - 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聚焦新兴产业 基金经理杜猛连续管理同一基金超14年 早期布局电动车产业链和人工智能 [9] - 摩根核心成长基金:采用GARP策略挖掘低估值成长股 基金经理李博拥有16年投研经验 [11] - 摩根科技前沿基金:注重回撤控制 在成长行业中精选龙头公司 基金经理李德辉拥有12年投研经验 [12] 全球平台优势 - 中国团队可触达全球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报告和企业调研信息 [14] - 整合大中华股票团队和亚太团队的研究资源 使A股投资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实际 [14]
低利率环境下券商资管如何突围|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06 18:00
核心观点 - 券商资管在低利率环境下需通过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产配置和投研体系建设来实现市场竞争突破 [3][4]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 - 聚焦金融功能性定位,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调整资产配置,提升服务质效 [6] - 通过股票债券投资、资产证券化、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精准支持国家战略领域 [7] - 加强居民财富与实体经济连接,创新产品体系并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7] 投研能力建设 - 构建纵横交叉的研究机制,通过行业垂直研究与策略研究矩阵提升研究深度与覆盖面 [9] - 推动方法论升级:从经验驱动转向AI赋能,从绝对收益转向风险调整后收益 [10] - 建立全域数据集市和算法工厂,加强智能投研工具开发与数字化技术应用 [11] 资产配置能力建设 - 优化配置框架,加强"固收+"、哑铃策略创新,拓展私募股权、REITs等另类资产配置 [13] - 建立多维度策略验证机制,完善策略库的全链条管理和实盘仿真测试 [14] - 提升资产配置与宏观场景的匹配精度及动态调整能力 [13]
2000亿公募,副总转任高级专员!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22:24
公司高管变动 - 鑫元基金副总经理王辉因工作安排离任 转任公司高级专员岗 该变动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完成备案 [1][2][4] - 王辉自2013年公司成立初期加入 历任首席市场官、总经理助理 2016年升任副总经理 任职超9年 [1][4] - 公司当前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龙艺、总经理于景亮、督察长李晓燕及三位副总经理(吴菊、张鹏飞、杨晓宇) [5] 资产管理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公司总资产管理规模达2117.84亿元 行业排名第36位 [1][6] - 较2022年同期规模897.04亿元增长136.1% 行业排名从第55位提升至第36位 [7] 产品结构特征 - 债券型基金规模1368.1亿元 占比64.6% 货币基金规模716.89亿元 占比33.85% 两者合计占比超98% [9] - 权益类产品规模较小 股票型基金3.89亿元(5只) 混合型基金26.58亿元(17只) 合计占比不足2% [9] - 近三年规模增长主要来自固收产品 债券基金贡献767.29亿元增量(占比62.85%) 货币基金贡献440.46亿元增量(占比36.08%) [9] 业务发展战略 - 2025年下半年新成立9只基金 包括FOF、混合型及指数股票型产品 [10] - 公司推进被动投资布局 指数产品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策略等多类型 完善量化/FOF/固收+产品体系 [10] - 拓展QDII投资工具及黄金等另类资产配置 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增强组合适应能力 [10]
加码健康管理、加快发展护理险政策驱动 健康险再迎发展新机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10:14
政策支持与行业转型 - 上海发布"18条"措施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提出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多领域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 加强商业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结合[1] - 政策标志着商业健康险从"被动理赔"向"主动管理"转型的政策拐点已至 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嵌入保险产品设计形成良性循环[3] - 政策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 深化保险机构与健康产业链、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合作[7] 健康管理服务升级 - 健康险产品从传统理赔延伸至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覆盖健康到疾病再到康复的全周期[2] - 平安健康险升级"乐健康"服务体系 围绕健康保健、慢病管理、就医服务等七大模块提供全旅程健康管理[2] - 健康管理服务可帮助改善客户健康状况 降低患病风险和理赔支出 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2] 护理保险市场增长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22% 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15.6% 老龄化推动护理保障需求[4] - 2023年商业护理保险保费收入627.4亿元 同比增长113.16% 在健康险中占比8.3%较2022年增加4.3个百分点[4] - 人保健康2023年护理保险保费收入36.45亿元 同比增长236.9% 占总保费收入8.1%[4] 产业协同发展 - 保险机构与药企探索集体采购药价谈判、新药上市沟通、按疗效付费等机制 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7] - 协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保险公司开发更符合需求的产品 药企拓展销售渠道 消费者获得更优质服务[7] - 理赔数据分析可发现医疗服务痛点 为药企研发提供方向 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和进步[7] 市场前景展望 - 护理保险市场在售产品153款 36家保险公司参与销售 其中健康险公司6家、人寿保险公司27家、养老保险公司3家[4]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政策支持 护理险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6] - 商业健康险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深化 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7]
沪指新高!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30%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5:53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持续走强,上证指数连续刷新年内新高 [2] - 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30%,其中52只超50%,20只超70%,6只翻倍基 [2] - 绩优产品覆盖偏股混合、灵活配置、QDII股票、被动指数等多种类型,体现"主动+被动"双轮驱动和"境内+境外"多市场覆盖能力 [2] 主动管理能力 - 主动管理类产品占131只绩优基金的半壁江山,涵盖医药、北交所主题基金及全市场选股基金 [4]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广发成长启航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达147.19%、121.24%、112.73% [4] - 另有8只主动权益产品同期业绩超70%,包括广发价值领航一年持有A、广发量化多因子等 [4]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和广发成长启航A在全市场1832只偏股型基金中分别排名第2、第7 [5] - 公司实行多元风格管理框架,覆盖深度价值、均衡成长等投资风格及制造、医药等行业主题 [5] 被动工具布局 - 被动工具定位为"高效捕捉市场Beta"的资产配置载体,覆盖宽基、行业、主题、跨境等细分类型 [7] - 指数产品线涵盖A股、港股、美股、债券、商品等多资产类别,布局业内领先 [7][8] - 广发北证50成份A近一年回报123.87%,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及联接A回报118.71%、104.58% [8] - 另有7只被动产品近一年回报超70%,包括广发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76.27%)、广发中证2000ETF(74.81%)等 [9] 战略发展 - 公司成立22年来构建多资产、多策略、多市场产品体系,近年强化产品品控与客户盈利体验 [9] - 主动管理业务深化平台型、团队制投研体系,工具型投资紧跟国家战略完善产品线 [9] - 未来将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产品竞争力,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10]
“主动+被动”双轮驱动 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过30%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55
公司业绩表现 - 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30% 其中52只产品涨幅超50% 20只产品涨幅超70% 6只产品实现业绩翻倍 [1] - 主动权益类产品中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近一年收益率达147.19% 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达121.24% 广发成长启航A达112.73% [2] - 被动工具型产品中 广发北证50成份A近一年回报率达123.87%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达118.71% 其联接A达104.58% [6] 主动管理能力 - 主动管理类产品在131只绩优产品中占据半壁江山 涵盖医药 北交所等主题基金及全市场选股基金 [2]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在全市场1832只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2 广发成长启航A排名第7 [3] - 公司实行多元风格管理框架 覆盖深度价值 均衡价值 均衡成长 积极成长等投资风格及制造 医药 科技 消费等行业主题 [4] 被动工具布局 - 指数产品线覆盖宽基 行业 主题 策略 跨境等类型 涵盖A股 港股 美股 债券 商品等多资产类别 [5] - 旗下多只指数产品近一年回报超70% 包括广发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ETF(76.27%) 广发中证2000ETF(74.81%) 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73.42%)等 [6][7] - 作为业内指数千亿俱乐部成员 自2008年开始布局指数型基金 现已构建市场多元 品种多样 主题丰富的产品体系 [5] 投研体系构建 - 公司采用"主动+被动"双轮驱动和"境内+境外"多市场覆盖策略 [1] - 持续推进平台型 团队制 一体化 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建设 加强客需导向的精细化产品管理 [7] - 成立22年来逐步构建多资产 多策略 多市场的产品体系 注重产品品控管理和核心能力建设 [7]
贝莱德与先锋领衔,美国资管巨头靠ETF横扫欧洲,十年规模翻倍!
华尔街见闻· 2025-08-11 14:46
美国资管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扩张 - 美国资管公司在欧洲的资产管理规模从十年前的2.2万亿美元激增至4.9万亿美元 [1] - 贝莱德在欧洲和英国管理的ETF和指数追踪基金规模达1.4万亿美元,先锋集团管理4420亿美元 [1] - 排名前三的美国公司合计占据所有在欧运营美国公司50%的市场份额 [2] 被动投资的崛起 - 被动投资产品因费率低廉受到投资者追捧,贝莱德与先锋领航是市场主导者 [2] - 欧洲投资者正从昂贵、表现不佳的基金转向低成本选择 [3] - 美国公司受益于本土市场的规模效应,可复制到全球市场 [3] 欧洲同业面临的挑战 - 欧洲资管机构增长缓慢,英国AUM从1.2万亿美元增至2万亿美元,法国从8700亿美元增至1.5万亿美元 [1] - 欧洲公司需通过整合和差异化竞争应对美国巨头的挤压 [4][5] - 瑞银、东方汇理和德意志资产管理等老牌机构在国内市场仍占较大份额 [4] 主动管理的潜在机会 - 被动基金的崛起为主攻精选策略的基金经理创造新机会 [6] - 在主动管理领域,资源雄厚的竞争者减少,跑赢市场的机会增加 [6] - 贝莱德强调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投资者看重公司在公开和私募市场的洞察力 [6]
Westwood(WHG)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9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总收入为2310万美元 与第一季度的2330万美元和去年同期的2270万美元基本持平 [19] - 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00万美元 每股收益012美元 较第一季度的50万美元和每股005美元有所改善 主要由于薪酬和福利支付时间安排导致的运营费用降低 [19] - 非GAAP经济收益为280万美元 每股032美元 高于第一季度的250万美元和每股029美元 [19] - 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83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168亿美元增长9% [6] - 现金和流动性投资总额为3310万美元 无负债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机构渠道实现251亿美元总销售额 净流出6000万美元 主要由于子咨询再平衡 [11] - 中介渠道实现151亿美元总销售额 净流出3300万美元 是自2022年以来最强劲的销售季度 [12] - 财富管理业务持续优化运营 提升客户体验 并投资于长期战略 [12] - 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为92亿美元 占总规模的53% 财富管理资产为42亿美元 占24% 共同基金资产为39亿美元 占23%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价值策略中 约三分之二的产品在三年期表现优于基准 四分之三在五年期表现优于基准 [8] - SMID和中盘策略在同行竞争中表现尤为突出 [8] - 多资产收入策略和收入机会策略在五年期内均表现优异 [8] - 信用机会策略五周年 持续跑赢基准并在各类时间周期内保持强劲的同行排名 [9] - 能源和实物资产策略持续提供长期有竞争力的表现 [9] - 战术增长和战术增强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下行保护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财富管理业务正逐步转型为多家族办公室模式 以满足德克萨斯州超高净值家庭的复杂需求 [13] - 公司被纳入罗素2000指数 预计将增强交易量并扩大机构投资者基础 [14] - MDST ETF突破1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里程碑 年化分配率为102% [14] - WEBS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扩大 7月下旬推出了11只行业ETF [14] - 成功推出首只MIS基础设施产品 并启动新的流动性实物资产策略以满足机构对流动性另类投资的需求 [15] - 能源二级市场业务持续增长 今年迄今已筹集8200万美元新资本 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65亿美元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在第二季度表现出显著波动 2月达到峰值 4月初急剧下跌 季度末又回升至新高 [6] - 预计市场波动将持续 由不确定的贸易政策发展和多变的经济指标驱动 [10] - 当市场领导力从大型科技股扩展到其他领域 基本面再次变得重要时 具有可靠现金流 合理估值和成熟商业模式的公司往往表现更优 [10] - 公司传统业务管道超过20亿美元 在过去18个月启动了三个新业务:管理投资解决方案业务 私募股权业务和ETF平台 [24] 其他重要信息 - 董事会批准每股015美元的常规现金股息 将于2025年10月1日支付给2025年9月2日登记在册的股东 [21] - 公司正在向多家族办公室模式转型 以更好地服务德克萨斯州超高净值家庭 [13] - 新推出的Westwood Liberty全球股票ETF自3月下旬推出以来表现强劲 跑赢基准并在全球股票ETF中排名前四分之一 [1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 无提问环节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