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养老金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再优化
经济日报· 2025-09-14 06:10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自2024年12月15日该制度在全国全面 实施以来,开户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总体运行平稳。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 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相关政策进一步作出适当调整和改进。 除了申领情形,个人养老金在申请渠道上也发生了变化。记者了解到,在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 银行申请领取的基础上,通知增加两类申请渠道,包括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 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以及参加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通知》提到,对核实通过的,由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将资金划转至 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 为方便领取,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加强与医保、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可获取的 跨业务、跨层级数据,优化经办系统功能,为参加人领取个人养老金提供便捷服务。 根据《通知》,参加人只要符合6种情形之一,就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在原先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 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的3种 ...
个人养老金理财再扩容 中低风险产品成主流
中国经营报· 2025-09-13 03:09
中经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中国理财网近日发布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中邮理财新增2只产品。至此,个人养老金理财 产品总数增加至37只。2025年以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已连续三批扩容。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从36个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超7000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存在实际缴费人数少、空户率偏高的现象,产品吸引力不足是 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理财产品体系的持续创新扩容,个人养老金账户将能够为投资者提 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投资选择,从而有效提升其对大众的吸引力。 产品加快扩容上新 从存量规模来看,上半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规模回升趋势凸显。招商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 度末,养老金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18.4亿元,环比增幅达51%,显示资金回流趋势明确。从结构来 看,中低风险产品仍为主流,占比接近89%。 收益回暖与结构优化并存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为30只,规模超过90亿元。截至2025 年8月底,其数量增加至37只。 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表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今年以来 ...
个人养老金:从“养老存折”变身“应急锦囊”
金融时报· 2025-08-27 10:41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新增重大疾病医疗支出超标、长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城乡低保三种情况 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1] - 原有政策仅允许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三种情形领取 [1] 重大疾病医疗支出领取规则 - 申请前12个月内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累计超过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即可领取 [2] - 该资金无需归还 可直接缓解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2] 失业保险衔接机制 - 申请前2年内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达12个月即可领取个人养老金 [2] - 有效避免失业期间养老储备中断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2] 社会保障体系整合 - 个人养老金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四维保障体系串联成协同运作的整体 [3] - 实现资金跨制度调用 缓解医保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即时支付压力 [3] - 从长期储备转化为可及保障 填补单一制度保障不足导致的缺口 [3]
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鹏华基金深耕“长钱投资”
中国经济网· 2025-08-25 14:48
个人养老金制度新规 - 2025年9月1日起实施新增三类提前支取情形 包括大额医疗支出 长期领取失业保险金和低保人群 [1] - 政策优化在坚持长期积累导向同时增强对现实困难响应能力 尤其缓解中低收入家庭医疗经济压力 [1] - 通过系统对接实现线上申请与核验 为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者提供额外支持 [1] 公募基金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 - 设立Y类基金份额专门面向个人养老金账户 管理费和托管费实施五折优惠且不收取销售服务费 [2] - 产品供给形成多元化格局 除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外 各类指数基金纳入投资范围 [2] - 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普及养老投资知识 帮助公众增强养老规划意识和理性投资观念 [2] 鹏华基金的行业角色与能力 - 公司作为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管理人 自2002年起参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 [2] - 2016年成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首批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积累长期资金管理丰富经验 [2] - 个人养老金不仅是产品配置 更是理念引导和长期服务的过程 [2] 第三支柱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 第三支柱发展检验公募基金综合实力 主动型产品考验资产配置能力 被动型产品依赖设计效率 [3] - 领取条件放宽增强制度灵活性和社会关怀属性 在重大生活变故时发挥应急保障作用 [3] - 制度优化是金融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深度对接过程 成为家庭财务规划重要组成部分 [3]
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调整 个人养老金制度灵活性提升
中国经济网· 2025-08-25 09:08
政策调整 - 五部门发布《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增3种领取情形,自9月1日起实施,增强制度灵活性并满足多样化需求 [1] - 个人养老金投资享受税优、费优等专属政策支持,投资产品更优质且专款专用,提供自主、多元、可持续的养老解决方案 [1] - 参与者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养老储蓄、理财、保险、基金、国债等产品,其中养老基金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力争长期财富增值 [1] 产品布局 - 工银瑞信基金拥有养老金投资管理全牌照,首批增设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截至2025年8月19日旗下Y份额达13只,包括6只目标日期基金、3只目标风险基金和4只养老指数基金 [2] - 养老目标日期FOF覆盖2035年至2060年退休年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投资者无需主动调整即可享受与生命周期匹配的服务 [2] - 养老目标风险FOF根据风险偏好分级设计,适合具备投资配置意愿与能力的群体,实现个性化需求精准匹配 [2] 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工银瑞信旗下12只养老Y份额中6只近半年收益超6%,其中工银养老2050Y收益达14.59%,工银养老2045Y、2040Y、2035Y收益均超8% [3] - 近一年期间(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有可比数据的8只Y份额收益均超9%,其中工银养老2050Y收益达20.63%,7只产品收益超10% [3] - 工银养老2050Y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0.5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45%;工银养老2045Y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7.06%,基准收益率为7.78% [4][5] 市场机遇 - 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调整恰逢上证指数刷新近十年新高,凸显个人养老基金Y份额投资价值 [3] - 个人养老基金可投股票等权益资产,具备灵活性和弹性,通过拉长投资期限优化整体投资体验 [3] - 当前权益市场趋势向好,是投资者重点关注养老Y份额的良好时机,有望借助市场回暖获取更多收益 [3]
养老钱投资要侧重长投稳投
经济日报· 2025-08-22 06:10
政策更新 - 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领取新规 自9月1日起实施 进一步丰富领取情形并明确操作办法 [1] - 个人养老金制度灵活性增强 更好满足参与者多样化领取需求 [1] 制度特点 - 采用个人账户制 坚持自愿参与原则 缴费由参加人个人承担 [1] - 参加人自主决定投资标的与时机 可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及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1] 产品投资要求 - 养老理财产品需坚守养老属性 注重长期投资与稳健投资 [1] - 金融机构需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考核周期不得短于5年 [2] - 基金评价机构业绩评价期限不得短于5年 禁止使用单一指标排名或进行短期收益排名 [2] 投资表现 - 银行理财产品通过配置权益类资产获取长期收益弹性 结合大类资产分散控制风险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 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2] 产品发展方向 - 金融机构需强化投资研究能力 审慎研判市场走势 确保产品按策略稳健运作 [2] - 需提升产品精细度以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 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及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 [3] - 当前参与者包含备老人群(中年人)及青年人 其养老金融需求存在天然差异性 [3]
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之根本是让更多人有动力参与
第一财经· 2025-08-21 08:52
政策更新 - 五部委联合新增三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12个月内医保目录内自付医疗费用超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12个月、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2] - 新增后领取情形扩展至六种,包括达到退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及出国定居等原有情形 [2] - 政策调整显著提升个人养老金制度灵活性与吸引力 [2] 制度发展现状 - 个人养老金作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通过税收递延优惠政策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 [2] - 自2022年11月在北上广蓉等城市试点以来,凭借个税优惠吸引大量参与者并激发金融机构推广热情 [2] - 当前制度存在领取条件严苛、缺乏灵活性及金融产品多样化不足等局限性 [3] 制度设计核心逻辑 - 制度精髓在于提供能动的自由度和具备保险功能的保值增值效果 [4] - 制度需应对长跨期特性,为可预期风险与不可预期不确定性提供缓冲安排 [4] - 可借鉴保险公司年金险等主流产品的设计思路以优化制度框架 [4]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开发更多超长期金融产品以匹配个人养老金期限需求 [4] - 应持续拓宽参与、运作、管理及退出业务的自由度以提升公众信任度 [4] - 通过增强市场自由运作空间、保值增值能力及保险保障功能来凝聚市场竞争力 [5]
个人养老金提取条件放宽!涉患病、失业及低保人群,下月起实施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47
个人养老金领取政策调整 - 新增三种领取情形:申请前12个月内本人或直系亲属医疗自付费用超过本省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申请前2年内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达12个月、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1][3] - 新增两类申请渠道: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线上入口、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 [1][8] - 政策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旨在提升个人养老金配置灵活性 [1][6] 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现状 - 个人养老金理财投资者超143.9万人 较年初增长46.2% [11] - 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 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11] - 6家理财公司累计推出35只产品 21家机构参与代销 上半年新增3家公司发行5只产品 [11] 市场前景与行业影响 - 普通份额理财产品累计购买余额达1103.6亿元 [12] - 老龄化加速催生庞大养老财富管理需求 政策完善与税收优惠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 [12] - 养老理财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推动银行理财向净值化、长期化转型 [12]
个人养老金 如何提升吸引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1 06:27
个人养老金政策调整 - 自9月1日起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 包括大病家庭、长期失业者、低保人群可提前领取 [1] - 政策调整主要针对特殊群体的紧急需求 如医疗费用支出大、长期失业超过12个月、领取低保的困难群体 [2] - 放宽支取条件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医疗和生活急需 [2] -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满12个月可提前支取 最长领取时间不超过两年 [3]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情况 - 个人养老金制度解决了中国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长期缺位问题 [4] - 制度落地以来开户数量达七千多万人 表明居民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升 [4] - 目前处于从有到好的发展阶段 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 [4] 个人养老金产品特点 - 养老金产品需平衡风险和收益 追求稳中有进的收益率 [5] - 当前收益率不高原因包括产品供给不足、差异化程度不够、资本市场环境等 [5] - 需要多措并举解决产品开发和市场环境问题 [5] 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势 - 相比银行存款 养老金账户资金支取灵活性较低 但本次放宽条件是良好开端 [6] - 需要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养老需求 开发多样化差异化产品 [6] - 需改善宏观环境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为投资提供更稳健基础 [6]
一财社论: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之根本是让更多人有动力参与
第一财经· 2025-08-20 22:14
个人养老金制度新规 - 五部委联合新增三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12个月内医保目录内自付医疗费用超当地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12个月、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1] - 结合原有三种情形(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领取情形总数增至六种 [1] - 新规显著提升制度灵活性和吸引力,通过税收递延等优惠政策为老年生活保障提供支持 [1] 制度实施现状与挑战 - 个人养老金自2022年11月试点以来因税收优惠吸引参与,但存在支取条件严苛、缺乏灵活性及金融产品多样化不足等问题 [1][2] - 当前金融市场缺乏专为个人养老金设计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制约制度发展潜力 [2] - 制度需借鉴保险公司年金险等成熟产品设计思路,以提升包容性和自由度 [2] 制度优化方向 - 个人养老金制度需匹配超长期金融产品期限,开发更多适合跨期需求的金融工具 [3] - 提升参与、运作、管理和退出业务的自由度是增强制度信任度的关键 [3] - 强化保值增值能力和保险保障功能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策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