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生式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1900亿!董明珠赚大发了
创业家· 2025-05-03 17:45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格力电器展开,介绍其业绩、分红、管理层变动、人才战略等情况,对比白电三巨头格局,指出格力面临挑战,探讨谁是“白电之王” [1][2][7] 分组1:格力电器业绩与分红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 [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约416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母净利润约59亿元,同比增长26.29% [10]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11.7亿元,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近168亿元 [12] 分组2:格力电器管理层变动与人才战略 - 71岁董明珠连任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卸下总裁一职,由张伟接任,管理层迈入“后董明珠时代”过渡期 [4][12] - 董明珠称“格力不招海归”引发舆论关注,部分网友理解,部分网友要求其道歉 [6][13][14] 分组3:格力电器发展历程与现状 - 创立于1991年,董明珠自2001年起任职,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空调研发中心,专利众多 [20] - 2018 - 2024年营收有波动,2024年跌破2000亿,202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21][22] - 2020年推行渠道改革,股价有波动,截止4月29日收盘,跌0.6%报46.27元/股,总市值2592亿元 [25][26] - 变革面临经销商体系改革难度和多元化战略成效待验的挑战 [27] 分组4:白电三巨头对比 - 格力称2024年中央空调销售规模居首,美的称多个品类市场份额第一,10年前格力是“家电一哥”,如今美的是霸主 [29][30][31] - 2022 - 2023年格力与美的空调业务营收有差距,2023年差距缩小,空调是格力核心业务,美的是家电巨无霸 [32] - 2024年格力营收最低但净利润惊人,海尔智家净利最低营收是美的70%,美的营收最多赚钱能力变强 [33] - 市值方面,美的5687亿元,格力2592亿,海尔智家2349亿,美的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34]
董明珠宣称“绝不用海归派”,格力研发实力究竟怎么样?
搜狐财经· 2025-04-27 07:33
公司管理层变动与人才战略 - 董明珠成功连任董事长但不再担任总裁职务 [2] - 公司明确表示"绝不用海归派"的人才策略 强调在国内高校培养人才 [2] - 该言论引发舆论关注 将公司人才战略和研发实力置于聚光灯下 [2] 研发投入与核心技术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 体现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3] - 碳化硅芯片工厂投产 年产24万片6英寸SiC芯片 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3] - 累计申请专利12.6万件 其中发明专利近7万件 数量和质量居行业前列 [3] - 中央空调领域连续13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拥有46项"国际领先"技术 [3] 多元化业务发展困境 - 手机业务进展缓慢 市场份额几乎可忽略不计 产品配置长期落后主流品牌 [4] - 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占比不足5% 钛酸锂电池因能量密度低难以市场化 [4] - 跨领域研发存在资源整合不足 市场洞察不够敏锐等问题 [4] 研发投入结构失衡 - 空调业务营收占比达78% 生活电器和工业制品等多元化业务合计不足10% [5] - "单核驱动"模式限制了发展 空调领域技术冗余 对市场份额拉动作用有限 [5] - 新兴业务领域资源分配不足 难以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 [7] 国际化进程与人才战略影响 - 外销业务收入249亿元 仅占总营收12.21% 远低于同行 [8] - 海外市场布局依赖传统渠道 缺乏本地化研发和运营能力 [8] - 研发人员中海归比例不足1% 影响跨境技术合作和国际标准制定 [10] - "间谍论"言论可能引发国际市场信任危机 影响海外业务拓展 [10] 新兴领域技术升级滞后 - 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不足比亚迪1/10 缺乏核心技术突破 [11] - AI领域智能家居生态建设停留在单品智能化阶段 [11] - 碳化硅芯片研发耗时6年 比同行通过引进海外专家多一倍时间 [13] - "内生式创新"在新兴领域易陷入"技术孤岛" 错失技术升级机遇 [14] 发展战略与未来挑战 - 空调领域研发实力突出 但多元化、国际化和新兴技术升级存在不足 [15] - 相对封闭的人才战略可能加剧与竞争对手差距 [15] - 需平衡自主培养与开放合作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突破增长瓶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