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国企改革

搜索文档
4天3板!又一军工大龙头诞生
格隆汇APP· 2025-08-05 18:1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收涨,全市总成交额16158亿,两市超3900只个股上涨,交易情绪比昨日进一步明显提升 [2] - 兵装重组概念今日继续全面走强,指数涨幅高达6.12%,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6.55亿元,成为全市场最强势板块 [3] - 军工板块二季度以来显著跑赢大多数其他板块,截至7月末出现2022年8月以来首次月线三连阳,7月单月成交额高达1.5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地面兵装、航天导弹等多个细分概念整体涨幅超过50% [14] 长城军工个股分析 - 长城军工近4日强势3板,从6月中旬以来股价累计涨幅高达2.2倍,成为继北方长龙之后军工板块又一强势龙头股 [4] - 公司由军工集团、长城资产等共同出资设立,是国内率先整合地方军工资源的企业,主营业务为军品业务和民品业务,产品覆盖陆军、空军、火箭军等多军兵种 [8]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获得智能弹药系统3.2亿元订单,并通过子公司安徽东风机电获得5521万元招标项目,预收账款环比大增37% [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兵器装备集团,市场猜测可能注入智能弹药、无人机研发资产,复制中航电测重组成飞的路径 [11] - 公司从6月18日至7月1日期间十个交易日出现8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过130% [11] 军工行业估值逻辑转变 - 国防军工板块动态市盈率为58倍,机构预测2025年行业净利润增速达35%,PEG为1.66处于近十年中等水平 [17] - 已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的42只军工股合计实现净利润接近5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净利润增长超45%,创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17] - 军工电子、航空装备、航空发动机、无人装备等细分领域均迎来景气增长,既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又具备明确市场需求 [18][19][20] - 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22-2025年预计将从165亿美元增长到343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7.6% [19] 行业整体趋势 - 军工板块今年以来持续迎来大量概念股频频飙涨,从今年6月至8月5日期间已有约10只军工股实现涨幅翻倍,近40只个股涨幅达50%以上 [14] - 军工行业整体估值重构背景下,优质企业有望复制长城军工的成长路径 [21]
全线暴涨!
格隆汇APP· 2025-08-04 17:2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66%,深成指涨0.46%,创业板指涨0.5%,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 [2] - 军工装备板块表现强势,恒宇信通、北方长龙、爱乐达等多股涨停,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涨3.45% [3][8] - 军工指数实现月级别三连阳,上月成交额达15272亿元创历史新高,占中证全指成交额比例连续三月超4% [15] 行业驱动因素 - 主题活跃叠加业绩提振构成军工板块行情核心动力 [4] - 福建舰入列攻坚及无人机作战力量披露催化市场情绪 [9][10] - 9.3阅兵将首次大规模亮相无人智能、高超声速武器等新质装备 [13] - 全球军费预算增长叠加地缘冲突催化,中国军贸出口十年增长56.48%,飞机出口增44.65% [19] 基本面数据 - 42只军工股上半年净利润合计56亿元,同比增长45%,创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21] - 公募基金Q2军工持仓规模环比增23.14%至1122.96亿元,超配0.28% [22] - 航空航天龙头中航沈飞持仓占比从5.5%大幅提升至11.1% [24] 细分赛道聚焦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成份股中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权重合计超66%,为全市场含航量最高指数 [31] - 国证航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58%,中航沈飞(8.45%)、航发动力(8.28%)、光启技术(8.15%)位列前三 [32] - 国证航天指数6月23日以来涨幅17.87%,优于中证军工指数(15.68%) [32] 未来展望 - 阅兵前1-2个月军工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28] - 2027年建军百年等节点构成产业长期成长周期 [29] - 基本面复苏+政策预期+新装备亮相将形成三季度重要催化 [29]
国防ETF(512670)规模近45亿,创近一年新高!机构看好三季度行情!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35
资金流向与ETF表现 - 上周31只ETF资金净流入额超1亿元 其中国防ETF(512670)净流入6.95亿 位列全市场第四 最新规模达44.79亿元 创近1年新高 [1] - 国防ETF综合费率0.40% 为国防军工类ETF最低一档且唯一一只 [5] - 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61% 包括中航光电、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军工龙头企业 [6] 军工行业比较优势 - 我国军贸装备在产能、性能、性价比三方面形成综合优势 巴基斯坦近五年军贸进口81.15%来自中国 印巴冲突中装备表现验证优势 [1] - 军工产能建设历经数十年 内需满足后初步具备产能外溢基础 [1] - 兰卡威国际航展显示中国军贸产品全球关注度提升 反映迭代能力与生产实力 [1] 行业周期与结构性变化 - 军工行业处于景气大周期 "十四五"末年临近 "十五五"规划与2027年目标迫近 [4] - 市场主线切换 主机厂热度降温 军工国企改革、新兴科技应用、"大军工"领域成为新焦点 [2] - 行业投资逻辑从主题驱动转向业绩驱动 企业基本面与长期价值挖掘重要性提升 [4] 外部环境与内生动力 - 地缘政治紧张与军事科技竞争加剧 强化军工行业战略地位 长期增长预期坚实 [3] - 技术迭代加速叠加五年计划周期 短期景气度保持上行 市场预期面临重塑 [3] - "强计划性"特征推动内生增长 内外双重驱动下行业天花板抬高 [3] 企业竞争力维度 - 公司治理水平、军品民品协同、研发投入等内功成为熨平周期关键因素 [4] - 业务聚焦与多元化平衡、抗风险能力提升将带来长期溢价 [4] - 市场调整中"老白马"显现中长期配置价值 行业认知趋于理性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