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

搜索文档
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8-01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9方面23项举措 通过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三大路径提振农产品消费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优化供给端 -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年提供实物总量超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 [2] - 实施扩总量策略:绿色食品推行标准化生产 有机农产品开发多元化需求 名特优新产品挖掘营养特色 地理标志产品加强产地追溯 [2] - 推进促优质措施: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建立水果牛肉等产品分级标准 推动分级上市 [3] - 工信部推动食品工业升级:通过生物技术赋能 挖掘食用农产品资源 推进精深加工 首批重点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已发布 [3] 创新流通端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倍 [4][5] -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产地完善冷链集配中心 销地改造菜市场与生鲜超市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4][5] - 持续补强冷链物流:中央财政支持家庭农场等建设冷藏设施 聚焦"最先一公里"产地网络建设 [4][5] 激活市场端 - 创新消费场景:通过丰收市集 农业嘉年华等形式推进绿色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 结合体育赛事开展土特产展销 [6]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农事研学 非遗体验新业态 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7] - 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构建营销服务体系 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渠道 [7][8] - 推动营养健康消费:针对优质蛋白摄入不足问题 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开展特定人群健康宣传引导 [8]
荔枝“鲜”行 物流“链”通消费新活力
证券时报· 2025-07-04 02:50
物流运输对农产品消费的影响 - 现代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极大缩短了农产品运输时间 例如广东茂名荔枝通过顺丰等快递企业整合陆运 航空冷链等资源 仅用33小时即可从枝头送达新疆乌鲁木齐消费者手中 [1] - 冷链物流通过预冷 三重防护包装(纸箱+泡沫箱+保温袋) 智能温湿度监测等技术手段 显著降低荔枝运输损耗率并保持新鲜度 [1] 物流运输的三大核心价值 - 拓展农产品销售半径 使荔枝等易腐产品从岭南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打破地域限制 [2] - 延长农产品销售周期 冷链物流在运输存储环节保持品质 减少滞销损失 帮助农民和商家优化销售计划 [2] - 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 短时间交付新鲜完好的农产品增强电商信任度 激发市场活力 [2] 物流驱动的行业变革 - 物流技术成为农产品消费市场繁荣的关键支撑 推动农产品实现从"产得出"到"卖得好"的转型 [3] - 科技持续进步将助力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物流网络进入全国市场 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3]
榴莲价格便宜了 原来和这条专线有关
央视新闻· 2025-06-15 18:27
榴莲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榴莲价格近期明显下跌,出现"腰斩"现象,从"贵族"水果变得亲民 [1] - 价格高位出现在五一和端午期间,当时泰国东部榴莲大规模上市,市场需求旺盛 [3] - 价格下跌主要由于供应量大幅提高:泰国东部榴莲产量增长超过30%,越南、马来西亚榴莲同步涌入 [5] - 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热带水果量日均已超2000吨,1-4月榴莲累计进口量超过10万吨 [5] 中老铁路对榴莲供应链的影响 - "澜湄快线"冷链班列日均开行列数从2列增至4列,运输时间从汽车7天压缩至26小时 [7] - 运输成本较传统陆运降低60%,国内市场终端价格平均下降30% [11] - 昆明中心站鸿运国际物流港提供"一站式"服务,新投用的冷链运输车和背包式冷藏箱配备智能温控系统,降低损耗率 [9] - 铁路部门与海关加强协作,对冷链班列实行优先编组,压缩等候时间 [9] 铁路运输创新带来的行业变化 - 中老铁路开通后,东南亚水果运输时效大幅提升,5月以来通过铁路运输的热带水果总量超过6.3万吨 [11][12] - 高铁用于荔枝运输,广州始发列车每日预留4节车厢,实现"朝发午至",半天内送达武汉等城市 [14] - 京津城际铁路8个站点实现社保卡刷卡乘车,"社保卡+高铁出行"功能使用人次近千 [16] - 内蒙古推出首款旅游计次票产品,"一票游三城",郑州东站推出6条通勤旅游线路计次票 [17] - "郑州+洛阳+开封"计次票9天内可往返一次,比直接购票优惠24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