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文旅

搜索文档
梅龙高铁运营一周年
深圳商报· 2025-09-15 11:31
累计到发旅客880万人次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 张莹)9月14日,梅龙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周年。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梅龙 高铁累计到发旅客880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超2.4万人次。 依托高铁优势,梅州、河源等地积极发展"高铁+文旅"产业,非遗文化、红色旅游和温泉资源得到进一 步开发。梅州西站完善"最后一公里"服务,联动当地景区开通直达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故居等景点 的公交旅游班车,实现"高铁+公交"无缝衔接,极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来自香港的旅客李先生表示:"现在节假日回家走访亲友都非常方便,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仅需2个多 小时就能抵达梅州。" 一年前,梅龙高铁正式通车,粤东地区迈入"350公里"高铁时代。该线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赣深高铁无缝衔接。开通后,梅州至广州、深圳的最快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91分钟 和108分钟,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粤东北地区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形成"2小时经济生活圈"。 一年来,梅龙高铁不仅促进粤东地区与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也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 持久动力,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黄金通道"。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梅州全市 ...
从“运输干线”到“消费引擎”:京沪高铁公司的价值重估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6:41
核心观点 - 京沪高铁公司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强大的盈利能力以及消费属性特征,展现出超越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类企业的投资价值,有望实现估值重构 [1][6][9] 战略地位与客流基础 - 京沪高铁连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省市,沿线七省市GDP占全国比重超过三成,是中国最具消费活力的区域之一 [2] - 高铁已成为中国公众中短途出行首选方式,2024年中国高铁发送旅客量超3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总量75%以上 [2] - 京沪高铁具备强大的客流基础与刚性需求,汇聚大量商务、旅游和通勤客流,形成稳定客源 [2] 商业模式与定价机制 - 公司采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将线路维护、车辆调度等环节委托给铁路局,自身专注于票务收入及路网服务收费 [4] - 京沪高铁率先实施票价市场化改革,推出多种浮动票价方案,根据季节、时段、客流量等因素动态调整 [2] - 2024年春运期间实现最高30%票价上浮,商务座常售罄,推动毛利率提升至46.92% [7] - 目前京沪高铁二等座票价较同程航空经济舱均价低20%以上,在舒适度、便捷性、行李携带等方面更具优势 [2] 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 - 公司客运业务毛利率长期保持在45%以上,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接近优质消费类企业盈利能力 [5] -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持续提升,2023年和2024年分红总额分别达54.79亿元和57.83亿元 [5] - 外部冲击使经营现金流在2022年下降至68亿元后,2023年反弹至210.8亿元,2024年仍保持在200亿元以上 [3] 服务创新与增长潜力 - 公司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与消费升级,如商务座、静音车厢、特色餐饮等,满足不同层次旅客消费需求 [3] - 探索高铁+文旅、高铁+商业等模式,在非票务收入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3][8] -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如CR450)的研发应用将提升线路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 [7] - 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化,沿线城市崛起将持续释放增量需求 [7] 运营效率提升空间 - 可通过加密班次、采用长编组列车或新型智能动车组提升单列运能 [7] - 采取更灵活、精细化的票价策略(如不同时段、席别、预售期的折扣与溢价)有助于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7] - 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完善,京沪高铁作为核心干线网络效应日益凸显,能够吸引更多跨线客流 [3][7]
国铁广州局暑运期间发送旅客1.26亿人次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9:48
铁路客运量表现 - 国铁广州局暑运期间发送旅客1.26亿人次 同比增加157.8万人次 增长1.3% 创历史新高 [1] - 日均发送旅客203.3万人次 同比增加2.6万人次 增长1.3% [1] - 8月9日单日发送旅客242.7万人次 创暑运单日客流最高纪录 [1] 客流结构特征 - 客流呈现多元融合、高峰迭起、高铁主导特征 涵盖探亲、旅游、商务、学生等多类需求 [1] - 暑运初期客流由周边城市向区域中心汇聚 7月中下旬旅游客流攀升 8月中下旬学生返程流与探亲商务客流叠加 [1] - 高铁发送旅客达1.05亿人次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06.8万人次 同比增长17.1% [1] 运力保障措施 - 采用"一日一图"运输策略 通过增开临时列车、动车组重联、新线开通等方式保障运力 [2] - 累计开行旅客列车19万列 同比增长4.6% 增开临时列车5877列 覆盖长沙-深圳等热门方向 [2] - 开通长沙至重庆东高铁 最快3小时53分直达 深圳北至重庆东夜间动卧较普速列车节省11小时 [2] 新线路运营效果 - 渝厦高铁渝黔段开通后 重庆方向累计发送旅客142.5万人次 [2] - 新线路激活沿线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 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2] 特色服务创新 - 开行银发、红色研学、书香等50余趟特色主题列车 覆盖乌鲁木齐、北京等热门方向 [2] - 累计服务旅客4万人次 "高铁+文旅"融合模式获得市场认可 [2]
1.6亿人次!上半年江苏铁路客发总量位居长三角之首
江南时报· 2025-07-03 13:22
客运量表现 - 江苏铁路上半年累计发送旅客近1.6亿人次,同比增加871万人次,客发总量位居长三角三省一市第一名 [1] - 清明假期4月6日单日发送旅客高达15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并首次突破150万+ [1] - 五一小长假期间连续7天单日客发超100万,累计发送旅客947万人次,其中5月4日达到最高峰146万人次 [1] 运营效率提升 - 上半年累计开行旅客列车274385列,日均1516列,同比增长8.6% [2] - 5月1日单日开行列车超过1820列,创历史新高 [2] 业务创新 - 开展"坐着高铁游江苏"主题活动,促进"高铁+文旅"深度融合 [2] - 组织开行主题专列、细化车站疏导服务、连通大巴站点接驳 [2] - 实行"一日一图"运营模式,灵活调整运力 [2] 行业趋势 - 暑运假期运输正式启幕,全国铁路实行三季度列车运行图 [2] - 文旅活动带动铁路客运需求,如春晚分会场、"苏超"赛事等 [2]
山东开行首趟“歌迷”专列
齐鲁晚报· 2025-06-28 17:21
演唱会交通服务 - 国铁济南局为周深青岛演唱会开行两趟夜行歌迷专列 分别是青岛北至北京南G4886次(2:40开 6:41到)和青岛北至上海虹桥D4117次(0:40开 5:06到) [3] - 公司与青岛地铁协调延长8号线末班车至23:40 并在青岛北站提供24小时候车室及专人引导服务 [3] - 专列车厢布置精心 提供润喉糖和茶水等特色服务 [3] 主题定制列车发展 - 今年以来已开行研学 银发等多趟主题定制列车 提供便捷化一站式交通服务 [4] - 各类专列成为区域经济催化剂 促进高铁+文旅融合发展 [4] - 定制列车释放新消费需求潜力 为城市旅游新模式奠定基础 [4]
新列车运行图勾勒出一条条旅游新通道 “高铁+文旅”掀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06-22 14:05
全国铁路调图新增客运列车 - 7月1日全国铁路调图后新增客运列车236列 [1] - 新增高铁线路更多沿热门旅游景区开行 形成暑期旅游新通道 [1] 西安至长沙高铁新路线 - 新增G3763和G3764次高速动车组1对 连接西安北站与长沙站 [1] - G3763次改道途经汉中 成都 重庆 武隆南 张家界西 常德等站点 串联秦岭 巴蜀文化 武陵源等旅游资源 [3] 跨区域高铁旅游线路扩展 - 新增许昌至日照 安阳至三亚等跨区域高铁线路 [5] - 渝厦高速铁路重庆至黔江段7月1日开通 张家界西站动车组开行量将达108趟 [5] 东南沿海高频次城际列车 - 福州—厦门 平潭—福州新增D6286/5次 G9834/3次等列车 实现平均15分钟一班 [7] - 列车时刻覆盖全天 兼顾榕城古韵游览与海滨休闲活动 [7] 短途城际旅游列车优化 - 南昌至景德镇间加开8趟城际列车 每小时一班 [9] - 列车时刻设计充分利用早晚凉爽时段 匹配景点打卡节奏 [9]
榴莲价格便宜了 原来和这条专线有关
央视新闻· 2025-06-15 18:27
榴莲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榴莲价格近期明显下跌,出现"腰斩"现象,从"贵族"水果变得亲民 [1] - 价格高位出现在五一和端午期间,当时泰国东部榴莲大规模上市,市场需求旺盛 [3] - 价格下跌主要由于供应量大幅提高:泰国东部榴莲产量增长超过30%,越南、马来西亚榴莲同步涌入 [5] - 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热带水果量日均已超2000吨,1-4月榴莲累计进口量超过10万吨 [5] 中老铁路对榴莲供应链的影响 - "澜湄快线"冷链班列日均开行列数从2列增至4列,运输时间从汽车7天压缩至26小时 [7] - 运输成本较传统陆运降低60%,国内市场终端价格平均下降30% [11] - 昆明中心站鸿运国际物流港提供"一站式"服务,新投用的冷链运输车和背包式冷藏箱配备智能温控系统,降低损耗率 [9] - 铁路部门与海关加强协作,对冷链班列实行优先编组,压缩等候时间 [9] 铁路运输创新带来的行业变化 - 中老铁路开通后,东南亚水果运输时效大幅提升,5月以来通过铁路运输的热带水果总量超过6.3万吨 [11][12] - 高铁用于荔枝运输,广州始发列车每日预留4节车厢,实现"朝发午至",半天内送达武汉等城市 [14] - 京津城际铁路8个站点实现社保卡刷卡乘车,"社保卡+高铁出行"功能使用人次近千 [16] - 内蒙古推出首款旅游计次票产品,"一票游三城",郑州东站推出6条通勤旅游线路计次票 [17] - "郑州+洛阳+开封"计次票9天内可往返一次,比直接购票优惠24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