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优质农产品

搜索文档
粤味飘四海!广东绿色优质农产品在全国名特优新展会上惊艳亮相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00:00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于2025年9月15日在厦门开幕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同步启动 [2][3] - 广东组织28家企业参展 涵盖71个产品 包括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类别 [6][7] - 广东省经认证登记的绿色、有机、地标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1532个 其中绿色食品799个 有机产品92个 地理标志农产品63个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78个 [9][10] 产品品类与特色 - 参展产品覆盖茶叶、水果、畜禽产品、中药材、粮油、加工食品等 包括2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和1个特质农品 [15][16] - 广东茶产业形成潮州单丛茶、清远红茶、江门柑普茶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岭南茶叶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20] - 特色创新产品包括荔枝红茶、新会柑茶等 形成消费新热点 [20][21] - 2023年广东省畜牧业总产值达1696.8亿元 同比增长7.0% [25] - 热带水果及加工品如火龙果、徐闻菠萝、番石榴、桂圆肉、荔枝干等展现产业链价值 [35][37][38] - 广东农垦7家企业参展 产品涵盖茶叶、凤梨、火龙果等 体现国有农业企业引领作用 [39][40] 品质标准与科技支撑 - 德庆县企业展示六款名特优新认证产品及深加工品 如广佛手米露碗、五指毛桃肉桂鸽子汤等 [48][49] - 化橘红形成"药典标准+地方标准+地理标志标准"三级标准体系 实现全周期可追溯 [58][59] - 通过水果深加工打破季节性限制 开发水果干、水果茶、水果酒等产品提升附加值 [63][64][65] 市场推广与销售 - 广东展团举办专场推介会 从产地优势、营养价值等方面展开推介 精准对接福建及华东市场 [73][74][75] - 采用"媒体+"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通过南方+、微赞等平台直播引流 [78][79] - 企业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多年 在多个平台销售产品 [83][84] - 展会提供重要平台展示产品风采并开拓市场 通过与采购商交流了解需求方向 [87][88]
美味又有料,来厦门尝尝广东绿色优质农产品吧!
南方农村报· 2025-09-12 23:33
活动背景与目的 -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 旨在加快流通优质农产品并拓宽销售渠道 [4] - 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 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期间举办 [4] - 广东展团将通过展会呈现绿色优质农产品 包括现场推介会和产品体验活动 [7][18] 广东农产品产业格局 - 广东依托丰富雨热资源形成农作物多元生态 农产品具有种类多元、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 [6] - 全省经认证登记的绿色有机地标名特优新农产品总量达1532个 包括绿色食品799个、有机产品9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78个 [13][14][15] - 近30家企业通过层层选拔参展 带来近百种绿色优质农产品 [17] 参展产品类别 - 产品涵盖粮食类、果品类、淡水养殖类、海水养殖类、禽蛋、畜禽类、蔬菜类、中药材等不同品类 [10][11] - 具体展品包括粤米、粤肉、粤茶、粤果四大类别 其中盐焗鸡作为广东传统三大名菜之一具有千年历史 [22][23][24] - 特色水果包括柚子、荔枝、火龙果及其深加工产品如柚子茶、荔枝干、火龙果干 [25][27][28] - 茶叶类产品包括凤凰单枞和英德红茶 其中英德红茶位居全国红茶类第一位 [30] - 中药材代表产品为化橘红和新会陈皮 化橘红是广东道地药材"十大广药"之一 [31] 展会具体信息 - 活动时间定于2025年9月15-17日 [33] - 广东展区位于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C4馆4009展区 [34] - 广东绿色优质农产品推介会将于9月15日下午16:20-16:53在C5046名特优新农产品活动区举行 [35][36][37][38]
产业聚焦丨供需联动释放农产品消费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9-11 09:51
活动启动与政策举措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启动 发布城乡联动促消费倡议 [1] - 6家电商平台推出消费补贴和流量扶持等25项惠农措施 [1] - 8家金融机构发布助农专项贷和消费满减等34项助农举措 [1] - 36个大中城市联合开展"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 [1]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加70% [2] - 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 [2] - 2024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 专用标志经营主体近3.3万家 [2] - 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 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2]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体系 - 2024年上半年工信部遴选发布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 [3] - 我国每年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高达10亿吨 [3] - 截至2024年底商务部支持建设各类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3] - 需要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 建设高效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损耗 [3] 营养健康导向发展 - 2024年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以营养导向为主线 [4] - 未来10-15年优质蛋白需求持续上升 需稳定肉蛋 增加水产品奶类和大豆 [4] - 急需构建食物营养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 [5] - 需要大力发展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新型营养健康食物 加大全谷物速食粥等产品研发 [5] 消费场景拓展与品牌建设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6] - 累计建设24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 推介2195个美丽休闲乡村 [6] - 农业农村部连续4年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将形成300个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7] - 30个省份建立省级农业品牌目录 1420个区域公用品牌 2039个企业品牌 2302个产品品牌纳入目录 [7]
新华解码丨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网· 2025-08-12 13:40
政策部署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聚焦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 以培育新增长点和拓展新空间[1] 供给优化 - 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覆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4] - 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4] - 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产品培育力度 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和绿色防控技术[4] 工业升级 - 食品工业将加快生物技术应用 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扩大消费 以提升供需适配性[5] - 推动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向营养健康转型 开展"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果全谷物水产品摄入宣传[5] 消费场景创新 - 发展休闲农业 2024年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成为旅游业创新融合活跃领域[7] - 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科普研学 非遗体验等新业态 带动特色农产品地产地销[7] - 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活动 组织产地直播和美食品鉴[6] 流通体系建设 - 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8] - 支持建设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8] - 制定"十五五"产地市场体系规划 重点建设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 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后处理能力[8]
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8-01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9方面23项举措 通过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三大路径提振农产品消费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优化供给端 -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年提供实物总量超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 [2] - 实施扩总量策略:绿色食品推行标准化生产 有机农产品开发多元化需求 名特优新产品挖掘营养特色 地理标志产品加强产地追溯 [2] - 推进促优质措施: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建立水果牛肉等产品分级标准 推动分级上市 [3] - 工信部推动食品工业升级:通过生物技术赋能 挖掘食用农产品资源 推进精深加工 首批重点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已发布 [3] 创新流通端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倍 [4][5] -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产地完善冷链集配中心 销地改造菜市场与生鲜超市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4][5] - 持续补强冷链物流:中央财政支持家庭农场等建设冷藏设施 聚焦"最先一公里"产地网络建设 [4][5] 激活市场端 - 创新消费场景:通过丰收市集 农业嘉年华等形式推进绿色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 结合体育赛事开展土特产展销 [6]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农事研学 非遗体验新业态 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7] - 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构建营销服务体系 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渠道 [7][8] - 推动营养健康消费:针对优质蛋白摄入不足问题 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开展特定人群健康宣传引导 [8]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10:13
农产品消费促进政策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 [1] - 政策旨在顺应农产品消费新趋势、新特点,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1]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 当前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2]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较"十三五"末增加70% [2] -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2] - 将从扩总量、促优质、拓渠道等方面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加大培育力度并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2] 食品工业升级 - 食品工业上游承接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下游拉动日常饮食消费 [3] - 将重点围绕加快生物技术应用、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扩大食品消费三方面提升供需适配性 [3] -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将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并开展健康饮食科普 [3] 农产品消费场景创新 - 消费者不仅关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也关注社交属性、精神文化等需求 [4] - 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最活跃领域之一 [4] - 将开展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等活动,组织产地溯源直播、美食品鉴 [4] - 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深度融合,发展科普研学、非遗与农副产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 [5]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 我国每年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高达10亿吨 [6] - 截至2024年底支持建设各类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6] - 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6] - "十四五"期间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 [6] - 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冷链设施和预冷设施 [6]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08:45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 旨在培育增长点 拓展新空间 [1] - 政策顺应农产品消费新趋势 注重品质化 个性化需求 强调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4] 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加70% 涵盖米面油 肉蛋奶 果菜茶等品类 [4] -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 [4] - 未来将加大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培育力度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4] 食品工业升级方向 - 食品工业将围绕生物技术应用 特色产业集群打造 扩大消费三方面发力 提升供需适配性 [5] -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 将研发营养健康食谱 推进"减油增豆加奶"等膳食科普 [5][6] 消费场景创新 - 休闲农业2024年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成为旅游业创新最活跃领域 催生网红村等新业态 [7] - 未来将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科普研学 非遗体验等新业态 推动"村字号"文体活动 [8] - 计划开展农产品进商圈 街区 景区活动 组织产地直播 美食品鉴 构建多层次展会平台矩阵 [7] 冷链物流与设施建设 - 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商务部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9] - "十四五"期间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 持续推进冷链重要节点建设 [9] - 正在制定"十五五"产地市场体系规划 重点部署预冷设施 集配中心等建设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9]
【新华解读】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7-30 00:33
政策举措概述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政策思路 着力培育增长点和拓展新空间[1] 供给端优化 - 绿色有机及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数量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覆盖米面油 肉蛋奶 果菜茶 水产品等品类[2] - 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每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2] - 农业农村部将通过扩总量 促优质 拓渠道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 加大认证培育力度并推广绿色生产技术[2] 食品工业升级 - 工信部聚焦生物技术应用 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打造和食品消费扩大三方面 提升食品工业供需适配性[3] - 推动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型 开展"减油增豆加奶"和增加蔬果全谷物摄入宣传[3] 消费场景创新 - 休闲农业2024年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成为旅游业创新活跃领域[4] - 通过商圈街区景区主题活动 产地直播及农交会等多层次平台矩阵拓宽消费渠道[4] - 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科普研学 非遗体验新业态 推动乡村游购一体发展[4][5] 流通设施建设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商务部支持建设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6] - 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新增产地冷藏设施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6] - 正在制定"十五五"产地市场体系规划 重点部署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 冷链集配中心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6]
让农产品“破圈”!十部门23招重塑产销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0:52
政策框架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 涵盖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 [1] - 具体举措包括提升"三品一标"水平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丰富消费场景 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 深化游购一体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等 [1] - 农业农村部将协同相关部门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 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举措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1] 供给优化 - 重点提升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水平 推进品质评价与质量分级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 [2]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加70% 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 [2] -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涵盖米面油 肉蛋奶 果菜茶 水产品等品类 [2] - 开发美味休闲食品 营养健康饮品 推进食药物质保健食品备案试点 研究气调保鲜等关键技术 开发即配即烹即热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3] 品牌建设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研究制定管理规范 完善省级农业品牌目录 支持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 [3] - 强化品牌目录消费引领 提升品牌营销服务能力 通过品牌建设增强消费信心 [3] 消费场景拓展 -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和"地道风物 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 [4] - 结合"购在中国"活动 "跟着赛事去旅行" "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等品牌活动丰富消费场景 [4] - 深化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 创新"村字号"非遗体验活动 [5] 基础设施与金融支持 - 支持完善产地农产品市场 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 提升预冷烘干 贮藏保鲜 分等分级等产后处理能力 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5] - 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重点部署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 冷链集配中心建设 [6] - 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重点支持企业 合作社 集体经济组织 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点支持农户和新农人 推动金融政策向休闲农业优势区域和主体倾斜 [5] - 围绕优化产地冷链规划布局 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 完善冷链技术服务体系 强化全链条协同融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