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冷冬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预计今冬偏暖,但冷暖起伏大
齐鲁晚报· 2025-10-25 11:30
近期多地气温偏低,提前过上了冬天。不少网友也有疑问:"难道今年是冷冬?"(此前报道:今 冬会更冷吗?权威回应) 每年临近冬天,大家都会有关于冷暖冬的讨论。在气象预报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预报当年是冷冬或暖 冬似乎变得"理所当然",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冷冬还是暖冬,等冬季结束才知道 "根据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 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章大全表示,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 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事后认定概念。也就是说只有等到冬季结束,才能知道答案。因此气象部 门发布的气候预测公报,通常会用较常年偏冷或偏暖来描述未来一段时间的情况。 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和全国三个等级。单站冷冬指 单站平均气温距平(指某一时段的平均气温与长期平均气温的差值)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区域 性冷冬指冷冬站数超过区域总站数的50%;而全国性冷冬则需要冷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据 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出现6个冷冬,均在2012年之前。 此外,我国冬季气候不仅与热带海温异 ...
冷冬不能被预测,预计今冬偏暖但冷暖起伏大
新华网· 2025-10-25 06:20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题:冷冬不能被预测,预计今冬偏暖但冷暖起伏大 新华社记者黄垚 近期多地气温偏低,提前过上了冬天。不少网友也有疑问:"难道今年是冷冬?" 每年临近冬天,大家都会有关于冷暖冬的讨论。在气象预报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预报当年是冷冬或暖 冬似乎变得"理所当然",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冷冬还是暖冬,等冬季结束才知道 "根据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 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章大全表示,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 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事后认定概念。也就是说只有等到冬季结束,才能知道答案。因此气象部 门发布的气候预测公报,通常会用较常年偏冷或偏暖来描述未来一段时间的情况。 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和全国三个等级。单站冷冬指 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区域性冷冬指冷冬站数超过区域总站数的50%;而全国性 冷冬则需要冷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出现6个冷 冬,均在2012年之前。 同时,即使某一年被判定为冷冬或 ...
今年北方秋天为何这么短?找到原因了!
央视新闻· 2025-10-24 10:31
很多人觉得今年北方的秋季很短,短短十几天,仿佛从夏天一下跳到冬天。 从气温变化来看,9月底还是全国大部明显偏暖,尤其东北更是暖到异常;但从10月8日开始,接连几波冷空气过后,中东部地区则快进成了明显偏冷的状 态。秋天真的变短了吗? 不是错觉! 秋天真的在变短 我国各地的秋天普遍不长,西南地区相对较长,大概在70至80天,除去春秋相连不列入盘点的昆明外,贵阳、成都、重庆在秋季长度上遥遥领先,最长的贵 阳达79天。而秋季最短暂的地区要数东北和华北,大多在50天上下。 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1991年至今,我国多地的秋季都在推迟,总体来说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明显。 对比1991年至2020年逐十年的平均入秋日期,郑州、宁波、深圳等地的秋季推迟幅度最大,超过10天,南京、合肥、杭州、南昌、厦门、福州、青岛、兰 州、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的秋季也比之前晚了5天至9天。 气象分析师介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事实,并影响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黑龙江哈尔滨 通过近三十年的气象数据,1991年以来,我国多地秋季的变化情况与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大城市中,长沙、宁波、杭州、上海 ...
今年冬天是冷冬吗?冷暖起伏大是何原因?专家解读
央视新闻· 2025-10-23 21:40
10月15日开始,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大江南北都提前感受到了常年11月甚 至12月才会出现的寒凉。随之而来的,关于"今年冬天气温很低"的说法引起关注。那么,今年冬天是冷 冬吗?冷冬和暖冬的判别标准是什么?今年冬天气温状况将会如何发展?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章大全:目前国内外数值模式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 为主,但是气温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冷暖起伏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冬季平均气 温增暖的趋势非常明显,另外一方面,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我国冬季 气温冷暖波动会更为剧烈,需要密切关注阶段性的强降温和强升温过程,对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不利影 响。 入冬的标准是什么? 今天迎来霜降,已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气温状况会如何发展?入冬的标 准是什么?戳视频↓↓↓听专家解读。 今冬气温冷暖起伏大是何原因? 今冬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据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章大 全介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北极地区气 温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热带和副 ...
今年冬天是“超级冷冬”?最新回应
新浪财经· 2025-10-22 22:41
根据现阶段国内外数值模式结果来判断,今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为主,但是气温阶段性 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章大全表示,国家标准《冷冬等级》(GB/T33675-2017)和《暖冬等级》(GB/T21983-2020),对冷 冬和暖冬给出了明确定义。根据定义,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 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简单来说,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概 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一个事后"认定概念"。 刘蕊、姚世博/"中国气象局"微信公号 近日,关于"今年冬天气温很低,是个超级冷冬"的说法引起关注。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 员、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 ...
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央视网· 2025-10-22 09:28
02 01 专家研判 今年秋冬或形成 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根据近期海洋和大气监测情况,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渤海、东海南部海温预计 略偏高0.5℃到1℃,黄海、东海中部与北部海温预计偏高1℃到2℃,南海大部海温接近常年平均水平。 专家还表示,根据监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偏冷状态,可能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 件。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助理研究员 史珍:在海洋中,我们划定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监测海温的区域指 标,其中用尼诺3.4区的指数,来监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当这个指数连续五个月低于-0.5℃, 就认为形成拉尼娜事件,相反就是形成了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会带来极寒冷冬吗?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 象。 2021年—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期间,华北在2021年冬季有60多个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 以来的历史极值,内蒙古多地更是遭遇了有历史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风雪,有超过 11.8 亿人口和 90% 的地区(包括海南)都受到了影响。 许多人以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但 ...
山东最低气温跌破0℃
大众日报· 2025-10-22 08:53
近期气温状况 - 德州宁津站最低气温在10月21日降至-0.2℃,跌破冰点,成为全省低温“冷极”[2] - 10月20日夜间至21日早晨,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最低气温大部在1~3℃[2] - 全省最高气温均处于15℃以下,整体体感偏凉,当前气温已低于10月常年均值15.2℃,更接近11月7.5℃的气候水平[2] - 10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2] 气温偏低原因 - 近期气温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冷空气活动进入活跃期,西伯利亚冷高压南下势力增强[3] - 副热带高压南撤,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减弱,使得冷空气能够快速渗透[3] - 此次降温呈现出典型的“干冷”特征,冷空气驱散了空气中的水汽,导致阴雨天气消散、天空转晴[3] 短期气温预测 - 预计10月22日至24日,全省气温缓慢回升,偏冷状态逐步改善[3] - 10月25日至26日受弱冷空气补充影响,全省将出现一次小雨过程,最低气温再度下降[3] - 预计26日之后,气温将逐渐回归至常年同期水平[3] 中长期气候展望 - 预计11月全省平均气温7.5~8.5℃,较常年7.5℃略偏高,降水较常年偏少2~5成[4] - 预计2025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1.0~2.0℃,较常年0.6℃略偏高[4] - 预计2025年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20.0~25.0毫米,较常年偏少2~3成,威海、烟台两市偏多2~3成,其他各市偏少2~3成[4]
“冷冬”预期催化 煤炭板块领涨红利资产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06:21
红利指数与板块表现 - 中证红利指数10月20日上涨0.74%,全天成交额达618.43亿元 [1][2] - 上周(10月13日-10月17日)中证红利指数累计上涨0.67% [2] - 煤炭及能源类个股领涨,平煤股份涨逾9%,潞安环能涨逾7%,华阳股份、爱施德均涨逾6% [2] - 银行指数上周累计上涨5.05%,煤炭Ⅱ指数累计上涨5.04% [2] 资金流向 - 上周红利主题ETF合计净流入42.58亿元 [1][3]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最受青睐,上周净流入27.73亿元,规模超200亿元 [3] - 银行ETF上周合计净流入超80亿元,多只涨幅超5% [3] - 国泰中证煤炭ETF上周净流入超6亿元,近一月规模增加超13亿元,最新规模约130亿元 [3] - 主动资金避险情绪升温,显著流向银行、煤炭等红利板块 [2] 行业观点与驱动因素 - 长江证券认为“冷冬”概率较大,2025年四季度煤价存在超预期上涨可能,煤炭板块具备低估值、高股息优势 [2] - 中信证券预计银行三季报将延续企稳格局,业绩同比增速保持稳定,四季度绝对收益资金将提前布局明年行情 [3] - 银河证券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入局推动银行可转债加速转股,壮大板块中长期资金力量,关税不确定性催生防御性配置需求 [4] - 德邦证券认为短期内以红利为代表的价值板块表现或持续占优 [4] 配置策略与市场展望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表示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因债券收益率走低转向权益市场,为高股息资产提供增量资金 [4] - 建议四季度重点关注高股息蓝筹股,如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因其股息率高、估值低 [4] -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红利板块或持续占优,高股息蓝筹股配置价值凸显 [1]
我省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入冬时间与气候特征 - 省气象台宣布10月17日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较往年平均入冬日提早3天[1] - 冬季起始日的定义为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均低于10℃的首日[1] - 提前入冬并不等同于冷冬,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1] 冷空气影响与气温变化 - 此次降温受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影响,导致大部分地区经历换季式降温[1] - 多地最高气温降至10℃上下,抚顺、本溪、铁岭地区还会迎来零星小雪[1] - 预计10月19日至10月20日早晨将达到本轮降温谷底,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跌至冰点以下,出现下半年以来最低气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