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2.0时代

搜索文档
平安理财张东:净值波动时代更要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回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6:46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预计全年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1] -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97.2% [1][2] - 风险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95.89% 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近一成 [2] 产品结构特征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 混合类产品0.77万亿元 权益类及衍生品类规模更小 [2] - 行业面临"不可能三角"挑战 需平衡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 [2][6] - 理财机构需推出更多创新型产品如固收+策略产品、养老理财产品、跨境投资产品等 [6]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平安银行上半年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超12% 代理个人保险收入增长近五成 代理个人理财收入增长16% [1] - 平安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回报超1100亿元 相当于每日为投资者赚1亿元 [5] - 旗下固收及固收+产品近3年整体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46% [5] - 构建"平台化投资模式" 提升多资产多策略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5] 产品体系创新 - 发布"安+ 心稳致远"产品品牌体系 包含现金管理类"安心"系列、绝对收益目标"安稳"系列、多资产多策略"安致"系列及长期增值目标"安远"系列 [5] - 依托集团综合金融生态提供"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独特服务价值 [5] - 专业财富管理队伍超5000人 总行专家团队及内外部顾问超400人 [5]
平安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王阳:在“净值2.0时代”锻造理财“韧性收益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9:1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银行理财行业面临票息变薄、估值整改等挑战,净值化转型不断深化,稳健内涵需重新定义 [3] - 票息收益率从3字头降至1字头,缓冲市场波动的能力锐减,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变大 [4] - 监管政策加速推进净值化转型,净值波幅放大但银行理财稳健基因未改变 [4] 公司战略与投资逻辑 - 平安理财追求严控回撤前提下更高的长期业绩达标率,核心逻辑是打造卡玛比率高的产品 [5] - 公司战略从票息时代交易策略优势转向多资产配置能力,始终围绕卡玛比率指标 [5] - 公司定位为投资策略驱动型理财公司,降低对单一资产供给依赖,避免收益率断崖式下跌 [6] 交易能力与收益策略 - 平安理财将交易能力作为提升收益率新引擎,团队具备市场化嗅觉与灵活交易能力 [6] - 非标资产配置比例长期低于行业,依靠标准化资产精深交易策略保持收益率行业前列 [6] - 拓展多资产多策略应对低利率时代,构建动态防御逻辑对冲市场尾部风险 [7] 产品线与客户适配 - 产品线划分为低波、中低波、中波及以上三类,精准匹配不同风险偏好客户 [8] - 低波产品周回撤不超过2-3基点,中低波不超过3-5基点,中波对标公募基金风险收益特征 [8] - 策略按风险特征九宫格划分,适配不同客群需求 [8] 客户信任与长期陪伴 - 建立周度产品报告机制、客户路演和投教活动,强化一线销售人员培训 [9] - 引导客户基于产品逻辑决策而非仅追逐收益率,长期业绩达标率是信任关键 [9]
在“净值2.0时代”锻造理财“韧性收益力” ——专访平安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王阳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9
这位操盘万亿元级固收资产的十年老将带着鲜明的平安烙印,从券商自营转战银行理财,王阳亲历了刚 兑瓦解到净值化转型的过程。面对"净值2.0时代"的挑战,他所带领的平安理财固收团队正以市场化交 易能力为矛、客户适配性为盾、真诚长期陪伴为纽带,锻造韧性收益力。 在低票息时代理解稳健 "票息'保护垫'变薄,是投资者近期感到理财产品收益波动变大的核心原因。"王阳用数字说明这一变 化,过去利率较高,较高的票息收益如同厚厚的"缓冲垫",例如收益率为3.65%的债券,一周的票息收 益率约7个基点,即便短期内债市承压,丰厚的票息收益也能覆盖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如今票息收益率已降至'1'字头,这层'垫子'薄了很多,覆盖市场波动的能力锐减。同时,存款类资产 的收益率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为资产组合提供强力缓冲,体现到理财产品上,就是净值波动变大。"王阳 说。 政策层面,银行理财行业在监管政策指引下加速推进净值化转型。王阳表示,在波动显性化、常态化 的"净值2.0时代",理财产品净值波幅较从前有所放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舍弃了稳健的基因。 "相较公募基金及其他资管产品,银行理财净值整体波动小的特点不会消失。关键是如何定义稳健,是 完 ...
在“净值2.0时代”锻造理财“韧性收益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在低票息时代理解稳健 "票息'保护垫'变薄,是投资者近期感到理财产品收益波动变大的核心原因。"王阳用数字说明这一变 化,过去利率较高,较高的票息收益如同厚厚的"缓冲垫",例如收益率为3.65%的债券,一周的票息收 益率约7个基点,即便短期内债市承压,丰厚的票息收益也能覆盖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如今票息收益率已降至'1'字头,这层'垫子'薄了很多,覆盖市场波动的能力锐减。同时,存款类资产 的收益率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为资产组合提供强力缓冲,体现到理财产品上,就是净值波动变大。"王阳 说。 政策层面,银行理财行业在监管政策指引下加速推进净值化转型。王阳表示,在波动显性化、常态化 的"净值2.0时代",理财产品净值波幅较从前有所放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舍弃了稳健的基因。 "相较公募基金及其他资管产品,银行理财净值整体波动小的特点不会消失。关键是如何定义稳健,是 完全没有波动?还是在严控回撤的前提下,追求长期业绩达标率?我们在后者的定义下深耕。"王阳 说。 ● 本报记者 李静 随着票息变薄、估值整改等系列措施陆续出台,以及净值化转型不断深化,银行理财的稳健内涵亟待重 新定义。 对此,平安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王阳给出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