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品牌
icon
搜索文档
东南亚的线下市场,该怎么赚钱?
虎嗅· 2025-07-16 14:03
头图 | AI生成 当越来越多的出海品牌选择东南亚的时候,市场的下一片蓝海究竟在哪里? 答案,正回归线下。 您将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什么: 我们拒绝浅尝辄止,将深入探讨以下四大核心议题: 1. 东南亚线下渠道的区域差异与共性:我们将剖析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主流市场的渠道特性。 从曼谷繁华的购物中心,到雅加达街头的夫妻小店(Warung),一个充满活力、复杂且潜力巨大的线下零售世界 正在等待着中国品牌。然而,迥异的文化、割裂的渠道、本地化的壁垒,是每一个出海者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 我们看到太多品牌在线下渠道上面临困难与挑战。如何将品牌势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货架优势?如何看待东南 亚线下渠道的区域差异与共性?有哪些真实的东南亚线下发展的实践案例? 为此,7.31日的出海·502线下闭门会第二期活动,将主题定为了东南亚线下渠道的机会与挑战,希望为出海品牌提 供东南亚线下发展指南。我们摒弃空泛的理论,聚焦真实的商业实践,邀请了部分在东南亚线下市场具备实践经 验的嘉宾,与您共同探讨出海品牌面临的核心问题。 活动主题:出海品牌在东南亚线下渠道的机会与挑战 活动时间:7.31日14:00-17:00 活动地点:深圳 4.中国 ...
36氪出海·关注|出海品牌最大召回?安克创新的全球治理大考
36氪· 2025-07-04 16:44
安克创新充电宝召回事件 - 6月12日在美国市场召回型号A1263的PowerCore 10000充电宝,涉及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生产、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销售的产品,数量超100万台,已收到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总损失超6万美元 [2] - 6月30日面向全球市场自愿召回型号A1257、A1647、A1652等五个型号,与国内召回型号一致 [2] - 加拿大市场涉及2023年12月至2025年6月销售的产品约11985件,日本市场召回四款产品达数十万个,或为日本市场最大规模移动电源召回 [3] - 公司副总裁表示海外召回规模大于中国区,涉及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市场 [3] - 结合国内召回71万件,预计六月国内外累计召回超200万台,为国内消费电子品牌首例 [3] 召回产品处理与影响 - 召回产品价格区间25.99-89.99美元,公司提供免费更换或礼品卡补偿 [6] - 移动电源品类占公司整体营收约10%,召回7个型号仅为100多个在售型号中的小部分,对公司利润影响有限 [6] - 不同地区锂离子电池处理要求不同:美国需送至专门回收点,德国需在零售店或市政收集点处理,日本将发送回收套装供用户寄回 [8] - 处理成本主要包括逆向物流和报废费用 [8] 行业背景与监管环境 - 2025年5月倍思召回65W 30000mAh充电宝约5.5万台,2024年12月贝尔金召回BoostCharge Pro约4000台,安克创新曾召回Soundcore蓝牙音响约6.9万台 [8] - 欧盟2023年生效电池环保法规(EU 2023/1542),规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废旧电池收集处理等要求 [10] - 北美与欧洲市场对含锂电池产品监管严格,涉及安全、环保、能效、运输安全等方面,亚马逊、沃尔玛等平台有对应认证要求 [10] 公司应对与行业启示 - 召回事件考验品牌对全链条风险的控制力,极端情况下的产品召回伴随风险传播、法律与声誉代价 [10] - 百万量级产品召回是对品牌体系能力的压力测试,国际化进程需建立治理韧性 [10]
安克创新(300866):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收入及利润均保持高增,关税压力下具备韧性
东吴证券· 2025-04-30 22: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作为领先出海品牌的价值和成长潜力,虽面临关税潜在冲击,但2024及2025Q1收入和净利润增速超预期,调整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47亿元,同比+41%;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31%;扣非净利润18.9亿元,同比+40.5%;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分红率28%,股息率1.8%(对应4月29日收盘价) [7]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60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60%;扣非净利润4.4亿元,同比+39%;毛利率/扣非净利率为43.3%/7.33%,同比-1.8/+0.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4%/3.8%/9.2%/-0.4%,同比-1.0/-0.5/+0.7/-0.4pct [7] - 盈利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1.38亿、404.99亿、495.17亿元,同比+30.06%、26.02%、22.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6亿、32.1亿、40.63亿元,同比+17.57%、29.11%、26.59% [1][7] 分品类情况 - 2024年充电类收入126.7亿元,同比+47.23%,毛利率41.5%,同比-0.8pct;智能创新类收入63.4亿元,同比+39.5%,毛利率46.5%,同比持平;智能影音类收入56.9亿元,同比+32.8%,毛利率45.4%,同比+1.88pct [7] 抗关税能力分析 - 长期看公司在美国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和运营能力,关税可能是短期冲击,调整产品定价和供应链后长期经营受损不大 [7] - 短期公司提前备货,2025Q1存货41.7亿元,同比+57%,多出来的存货金额约可覆盖美国一个季度销售 [7] - 未来公司将加速供应链全球柔滑布局,提升东南亚占比,开拓新兴市场,聚焦用户价值创造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84.02元,一年最低/最高价50.21/121.53元,市净率4.77倍,流通A股市值24903.68百万元,总市值44649.13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7.61元,资产负债率44.66%,总股本531.41百万股,流通A股296.40百万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