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估值重估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暴涨之后到位了吗?汇丰:下半年还有三大催化剂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10:24
行业表现与估值 - 中国创新药板块经历深度估值重估,A股创新药指数大涨逾四成,部分个股最高涨幅超5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幅达73%,大幅跑赢恒生指数的24% [1] - A股医药板块远期市盈率达57倍,高于五年均值约0.5个标准差,港股医药板块远期市盈率达39倍,触及五年均值以上1个标准差 [2] - 汇丰前海证券认为当前估值虽处历史高位,但未完全反映业务发展(BD)交易潜力,中国正演变为全球创新制药枢纽 [1][3]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医保支付政策、优化审评审批流程等举措,并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2] - 医保目录扩容及创新药出海加速推动行业发展,上半年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84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 政策环境有望改善临床试验速度,市场期待监管机构出台更多有利政策以加速创新药审批流程 [4][5] 业务发展(BD)与全球合作 - 2028-2032年跨国药企(MNCs)将面临核心产品专利到期压力,促使它们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中国药企因丰富创新管线成为理想合作伙伴 [3] - 翰森制药将其GLP-1药物授权给Regeneron和默沙东,中国生物制药收购LaNova Medicines获得早期资产管线,验证中国药企研发实力并提升估值 [4] - 汇丰预计下半年BD交易将持续活跃,多数BD项目收入将在下半年入账 [4][6] 下半年催化剂与盈利展望 - 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年会将公布重磅临床研究数据,成为股价直接催化剂 [4] - 汇丰覆盖的药企2025年上半年产品销售额平均增长约11.2%,2025-2027年平均盈利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达18% [6] - 汇丰上调七家制药公司2025-2027年EBIT预测,并上调2028-2032年EBIT复合年增长率 [6]
医药估值重估逻辑
雪球· 2025-06-25 15:47
行业估值变化 - 2025年医药行业估值体系发生重估,早期研发管线价值被市场重新认可[1] - 传统估值模型(如PE)仅关注当前利润,忽视创新药企早期研发管线价值[3] - 新估值模型(rNPV)开始按临床阶段成功率(I期63%、II期31%)对管线未来收益进行折现计算[9] 海外并购驱动因素 - 国际药企(辉瑞、默沙东等)2025年起加速收购中国早期创新药项目,如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I期临床)首付达12.5亿美元,总价60.5亿美元[4] - 2025年Q1发生41笔交易,总金额369亿美元,其中60%为临床前至II期项目[4] - 中国创新药技术从me-too升级至me-better/FIC级别,如百济神州抗癌药在美国年销售额达26亿美元,康方生物双抗疗效超越跨国药企王牌产品[5] - 跨国药企专利到期潮推动其在中国市场加速收购[6] 企业战略调整 - 药企研发投入显著向早期管线倾斜,2024年32家药企研发总投入672亿元,其中35%投向早期项目[7] - 企业更敢于布局基因编辑、双抗等高技术风险领域,因早期管线变现能力得到验证[7] - CXO行业(尤其CRO)订单激增,2025年新增订单中45%来自早期项目(2024年仅30%),AI制药技术(如晶泰科技)将研发周期缩短50%进一步刺激需求[8] 资本市场反应 - 港股创新药板块市盈率从15倍提升至22倍,反映市场对早期管线价值的重新定价[10] - 技术平台型药企和CXO公司成为估值重估主要受益者[11] - 需通过中报观察CXO企业R端订单环比增速以验证行业趋势[12]
纳指新高引爆中概狂欢!恒生医疗ETF(513060)飙涨3%成交破10亿,创新药“深V”行情下机构喊话回调即买点
搜狐财经· 2025-06-10 10:20
美股及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创阶段新高,中概指数大涨超2% [1]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恒指涨0.21%,国指涨0.22%,恒生科技指数涨0.41% [1] - 创新药概念股继续上涨,君实生物、歌礼制药涨超3%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大涨近3%,成交额近10亿元,换手率超11% [1] - 成分股中东阳光长江药业、药师帮、绿叶制药涨超2%,诺诚健华、乐普生物-B、复星医药涨超1% [1] 医药行业短期展望 - 短期(1-3个月)医药指数可能进入震荡阶段,创新药估值重估逻辑已阶段性达成共识 [2] - 创新药指数行情经历龙头公司BD落地催化、板块估值系统性提升、个股高低切换的过程 [2] - 医疗器械、消费医疗等顺周期方向基本面数据仍处于左侧,Q3起可能迎来表观低基数 [2] - 若高频数据环比改善,顺周期方向企稳修复概率较高 [2] 医药行业中长期展望 - 中期(3-12个月)机构对医药指数走势相对乐观,医药板块绝对和相对估值均处于低位 [2] - 申万医药指数PE-ttm估值分位数处于过去15年以来24%的水平 [2] - 2021-2024年医药行业在申万一级行业中相对排名分别为26、20、16、31,4年整体排名28/31 [2] - 医药板块悲观预期已被市场充分认知,医疗反腐、医保控费等因素已反映在定价中 [3] - 创新药板块系统性重估是长期过程,中国biotech/pharma的BD落地推动行业"deepseek"时刻 [3] - 医药顺周期方向(医疗器械、消费医疗、中药、药店等)中期有望随经济企稳修复 [3] 恒生医疗ETF及指数构成 - 恒生医疗ETF(513060)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指数构成为70%创新药及产业链、10%互联网医疗、10%消费医疗、10%器械耗材 [4] - 短期创新药波动率可能加大,消费医疗、互联网医疗及器械耗材仍处于左侧 [4] - 中期看好创新药估值重估及顺周期修复逻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