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协同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大棒施压,中国全票通过成功加群,美国为中国做“嫁衣”
搜狐财经· 2025-10-10 12:14
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转变 - 美国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3月起对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的铜、锂和农产品加征10%至15%关税 [3] - 至2025年7月,美国对上述四国的平均关税已升高至13%,并于8月1日起对半成品铜及其衍生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 [3] - 美国政策导致秘鲁某企业订单下降近30%并裁员五分之一,哥伦比亚鲜花出口商因关税叠加使出口成本增加20% [3] - 拉美国家因美国强硬关税政策而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5] 中国与安第斯共同体的合作深化 - 中国于2025年9月30日以全票通过的方式成为安第斯共同体的观察员国,此为历史性举措 [1][7] - 合作基础始于1999年双方达成建立磋商机制协议,并于2009年中国取得议会观察员身份 [7] -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模式务实,以矿产资源交易为主,提供稳定订单 [8] - 自2019年后,合作从点对点交易扩展至区域协同,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 [8] 具体合作项目与战略意义 - 2024年11月,中国与秘鲁升级自由贸易协定并帮助建成钱凯港交通枢纽 [10] - 安第斯共同体四个成员国拥有对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高端制造至关重要的丰富矿产资源 [10] - 中国成为观察员国后可参与安共体贸易规则制定,推动矿产出口标准化和简化通关流程,保障中国新能源产业链 [10] - 通过区域机制为拉美国家提供更稳定的出口渠道,形成更深层次合作 [11]
8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9% 全球经济恢复力度有所回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0:58
全球制造业PMI总体趋势 - 2025年8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9%,较7月份上升0.6个百分点,接近50%的荣枯线,但已连续6个月运行在50%以下 [1] - 全球制造业未改变弱势恢复态势,但恢复力度较7月份有所上升 [1] - 自今年3月份以来,全球制造业PMI虽未超过50%,但持续保持在49%以上,显示全球经济恢复的韧性逐步显现 [3] 亚洲制造业表现 - 2025年8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9%,较7月份小幅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 [1] - 亚洲经济恢复水平持续高于美洲、欧洲和非洲,也高于全球制造业整体水平 [1] - 中国经济向好基础继续巩固,印度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东盟经济有向好迹象,亚洲经济以其不断扩大的经济总量,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核心驱动力 [1] -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和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是亚洲经济持续扩张的重要保障 [1] 美洲与欧洲制造业表现 - 2025年8月份美洲制造业PMI为48.8%,较7月份上升0.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2] - 2025年8月份欧洲制造业PMI为49.8%,较7月份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上升,但同样保持在收缩区间 [2] - 美洲和欧洲制造业的恢复力度较7月份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2] 非洲制造业表现 - 2025年8月份非洲制造业PMI为50.8%,较7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恢复力度有所减弱,但连续2个月运行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 [1] 全球经济环境与展望 - 全球经济在波动中缓慢前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 [2] - 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经济的扰动仍在,但世界各国寻求新的合作路径和探索供应链产业链优化的意愿也持续提升 [3] - 多种方式的区域协同合作是世界主要国家保持恢复韧性的主要途径,各国应致力于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合作、减少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3]
因地制宜破解文旅同质化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12
文旅产业同质化问题 - 当前文旅市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渗透到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和服务体验各个环节,成为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1] - 部分地方过度依赖成功模式,快速复制网红项目如玻璃栈道、仿古街区、灯光秀等,导致"有形无神"的困境 [1] 差异化发展策略 - 各地应摒弃简单模仿,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设计和科技手段打造独特文旅IP,如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和大唐不夜城等成功案例 [1] - 相邻地区应加强区域协同合作,避免资源重复和恶性竞争,长三角地区已推动旅游与科技、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2] - 行业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明确差异化定位,构建互补性发展格局,同时积极开发创新型产品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 [2] 产业创新方向 - 游客需求从传统观光转向深度体验,文旅产业需与其他行业融合开发新业态,如沉浸式体验项目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