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创新

搜索文档
因地制宜破解文旅同质化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12
文旅产业同质化问题 - 当前文旅市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渗透到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和服务体验各个环节,成为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1] - 部分地方过度依赖成功模式,快速复制网红项目如玻璃栈道、仿古街区、灯光秀等,导致"有形无神"的困境 [1] 差异化发展策略 - 各地应摒弃简单模仿,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设计和科技手段打造独特文旅IP,如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和大唐不夜城等成功案例 [1] - 相邻地区应加强区域协同合作,避免资源重复和恶性竞争,长三角地区已推动旅游与科技、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2] - 行业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明确差异化定位,构建互补性发展格局,同时积极开发创新型产品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 [2] 产业创新方向 - 游客需求从传统观光转向深度体验,文旅产业需与其他行业融合开发新业态,如沉浸式体验项目等 [2]
从“青岛啤酒交易所”爆红看文旅产业创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9 01:11
文旅产业创新模式 - 通过动态定价机制将啤酒消费转化为即时博弈体验,热门品类单日涨幅可达20%,有效平衡供需矛盾 [2] - 采用股市交易规则重构消费场景,30款啤酒价格每10分钟根据销量波动,单日销量达120万毫升 [1][2] - 以"青岛啤酒交易所"装置为核心吸引日均超万人次客流,成为城市文旅创新标杆 [1] 品牌年轻化与IP运营 - 青岛啤酒通过创新形式将百年IP转化为潮流符号,赢得Z世代青睐 [2] - 所有啤酒由青岛啤酒经销商直供,确保销量暴增时口感稳定,形成口碑裂变基础 [2] - 结合趣味接酒等沉浸式体验,赋予消费者情绪价值,端午假期带动周边业态营业额激增 [2][3] 城市更新与商业生态 - 台东步行街通过技术赋能激活文化IP,形成"消费生态雨林",实现老街区数字化突围 [3] - 政府定位为"全国示范步行街",企业技术赋能催生跨界融合业态如脱口秀剧场与国潮品牌 [3] - 端午假期客流量达224 5万人次,印证体验经济对商业逻辑的重构效应 [2][3] 行业趋势洞察 - 文旅产业竞争焦点从景观转向体验深度,Z世代消费需求推动业态创新 [3] - 动态定价与数字技术应用成为传统商业空间焕新的关键工具 [2][3] - 历史文化街区转型为数字技术试验场,产生传统与现代的化学反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