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新凯来等多家龙头携半导体新品炸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8:18
行业生态与展会盛况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吸引超过600家企业参展,设置四大核心展区和三大特色展区[7] - 新凯来、北方华创、华润微电子、汇川技术等龙头企业沿主线展出最新技术和产品[7] - 新凯来展台关注度极高,展出覆盖芯片制造全流程的16座“名山”设备[3][7] 新凯来技术突破 - 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发布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全球同类型产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110GHz产品[7] - 该产品打破《瓦森纳协定》管制,核心技术指标采集带宽达90GHz,满足3~5nm更高制程芯片高速接口测试需求[3][7][8] - 以新凯来为代表的企业从“被动替代”转向“自主创新”,产品性能可与国外厂商媲美甚至更优[3] 汇川技术软件与硬件进展 - 汇川技术发布iFA Evolution全场景智能化电气设计软件平台,创新解决IT与OT层数据流转问题[8] - 该软件平台使机械设计成本和时间节约50%,电气调试时间节约60%[8] - 公司为半导体行业精密动态控制提供核心零部件,正与客户共同攻克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难题[8] 华润微电子产能与战略 - 华润微电子重庆12吋晶圆制造生产线聚焦MOSFET、IGBT高端功率产品,产能实现满产[9] - 深圳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聚焦40-90纳米特色模拟功率集成电路和MCU产品,2024年底实现通线运营并进入产能爬坡期[9] - 公司强调差异化竞争,主张以应用需求为起点自主规划芯片设计架构,摆脱对海外架构的路径依赖[9] 资本支持与基金布局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基金一期正式揭牌,首期规模50亿元,存续期10年,主要投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11] - 基金投资方向包括半导体装备和零部件、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芯片设计、以及先进封装三大领域[11] - 2024年“大基金三期”以3440亿元注册资本登场,规模远超前期总和,并已实质性落地,如以不超过4.5亿元认购拓荆键科12.7137%股权[13] 产业链整体进展与挑战 - 芯片制造中段工艺设备方面,本土企业在刻蚀、薄膜沉积等环节具备较强实力并进入国际主流供应链[14] - 材料领域进展明显,12英寸大硅片可稳定量产用于成熟制程,8英寸及以下硅片基本实现自给[14] - 先进光刻机、光刻胶、高端湿化学品等核心设备与材料国产化尚未取得重大突破[14] - 化合物半导体相关的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光电芯片发展迅速,可能不依赖于先进制程[14]
“湾芯展”新品齐发,半导体产业奔向斯普特尼克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22
新凯来展台 林典驰/摄 在资本市场上,新凯来同样关注度极高,相关概念股屡受追捧。新凯来也不负众望,其子公司万里眼带来的超高速实 时示波器,核心技术指标采集带宽打破了《瓦森纳协定》的管制。 其背后是整个产业链深度崛起,从以往的"被动替代"到"自主创新",行业发展显著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新凯来展台极度火爆,就连展台边上的 宣传视频都挤满了围观人群,有部分观众拿出手机录制,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本届湾芯展上,主动出击的还有北方华创、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华虹宏力、华润微电子、华天科技等国内知名企 业,涵盖晶圆制造、先进封装等半导体制造关键技术环节。 以往,厂商选择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大多是无奈的选择,而如今以新凯来为代表的企业已经能够研发出与国外相媲美, 甚至优于国外厂商的产品,这些先进和成熟的产品,也将一定程度改变公众对国内半导体设备的认知。 湾芯展 主办方供图 缺口正在补上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湾芯展吸引了超过600家企业参展。除设置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设计四大核 心展区外,本届湾芯展还打造了A ...
2025年1-7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利润率端边际改善,工企利润实现降幅收窄
渤海证券· 2025-08-27 19:49
总体利润表现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2] - 7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2] 量价因素分析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2][3] - 1-7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较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3] 利润率改善 - 1-7月营收利润率为5.15%,同比下降4.6%,但降幅较1-6月收窄[3] 企业类型分化 - 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出现边际改善[3] - 仅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边际回落[3] 行业表现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1-7月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较1-6月扩大[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较高增长[4] - 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改善明显[4] 风险提示 - 极端天气影响不及预期可能对量端产生担忧[5]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可能从出口端对国内经济形成扰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