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延续增长 消费持续回暖
新华日报· 2025-11-24 06:02
工业经济 - 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1] - 10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1] - 10月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分别增长8.0%、11.7%、9.4% [1] - 10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2.3%、18.1% [1] 消费市场 - 1—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816.8亿元,同比增长4.0% [2] - 10月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4% [2] - 10月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8% [2] - 1—10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5.1%、7.6% [2] - 1—10月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7%、5.1% [2] 服务业 - 1—9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 [2] - 1—9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2%、12.7%、9.7% [2] 固定资产投资 - 1—10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7% [3] - 1—10月基础设施投资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投资分别增长22.9%、27.2% [3] - 1—10月制造业投资下降4.1%,但降幅较1—9月收窄0.4个百分点 [3]
10.4%、新高!从10月份用电量增速看经济发展积极信号 新增长点涌现
央视网· 2025-11-21 17:54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为今年以来首次单月增幅超过10% [1][1]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最高,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60%,达到5688亿千瓦时 [5][8] 第一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一产业用电量为1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 [5] - 畜牧业和渔业用电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林牧渔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现代化设施农业大量应用推动用电量增长 [6] 第二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4% [5]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速达11.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达到19.8%,汽车制造业达到17.6% [8]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8] 第三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6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在三个产业中增速最快 [5][12] - 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4% [1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1.8%,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12]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析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9% [5] - 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与气温因素有关,江西、浙江10月份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速都超过60% [14]
苏州市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齐头并进
苏州日报· 2025-11-19 08:33
总体外贸表现 - 前10个月苏州市进出口总额达2.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1] - 出口额为1.4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进口额为8529.6亿元人民币,增长4.5% [1] - 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总额的6.1%,占全省外贸总额的46.7%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7.3%,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5.8%,两者均占全市外贸的42.7%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2%,占全市外贸的13.4% [1] - 外商投资设备进口额9.9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65% [1] 主要贸易伙伴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1.0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5.7%,占全市外贸的44.7% [1]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6%,占全市外贸的19.1%,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 [1] - 对中东、印度、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20.8%、34%、24.6% [1] 出口产品结构 - 装备制造业出口额1.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3%,占出口总值的77.7% [1] - 装备制造业对全市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八成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出口增长13.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长22% [1]
10月份工业生产基本平稳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稳健
央视网· 2025-11-14 12:31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1—10月份累计同比增长6.1% [1] - 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占比70.7% [1] - 623种主要产品中有50.2%的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1] 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 - 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 [2] - 1—10月份装备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1% [2] - 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和15.2% [2] - 民用钢制船舶和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21.4%和16.9% [2]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展 - 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和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和6.7% [2]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8.4% [2] - 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7.9%和17.7% [2] 绿色化发展趋势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30.4%和19.3% [2] - 风力发电机组和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分别增长23.6%和16.6% [2] 企业效益改善情况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增速较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 [3] - 1—9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9.4%和8.7% [3]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首现负增长,政策发力四季度增速有望转正
华夏时报· 2025-10-21 20:58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态势 - 今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为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为2020年10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2]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2] - 9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7.1%,延续7—8月放缓节奏,呈现“旺季不旺”特征 [2] 三大领域投资分化情况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 [4] - 1—9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4%,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个百分点 [5] - 设备更新相关行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3% [5] - 9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1.3%,跌幅较前月扩大1.8个百分点 [6] - 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至18.2%,早期占比曾达25%—30% [6] 投资表现原因分析 - 制造业投资增速边际下行,部分受“反内卷”政策影响企业避免同质化投资,以及出口不确定性影响 [5] - 基建投资增速疲弱,1—9月同比增长1.1%,涨幅较1—8月回落0.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用于借新还旧的再融资债及置换隐债的特殊再融资债总计达4.16万亿元 [5] - 以机电投资为代表的投资数据下降,部分原因在于“十四五”规划接近尾声,政府中长期项目投资减弱 [6] 四季度政策支持与展望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除用于补充财力、化解存量债务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项目建设 [7] - 叠加此前5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启动落地,“两个5000亿元”政策将为基建投资提供资金支撑 [7][8] - 市场预计随着政策发力,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转正无虞 [8] - 建议四季度货币政策继续适度降息,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并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支持重大项目 [3][9]
三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达4.4% 盈利改善带动税收稳步回升
经济日报· 2025-10-21 08:38
政策效果与宏观经济表现 - 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 叠加存量政策显效 发票销售和税收收入增速双双稳步回升 反映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1] - 政策重点聚焦促消费惠民生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活跃资本市场等目标 其效能已在增值税发票销售数据和税收收入数据中直观显现 [1] - 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三季度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0.4% 2.6% 2.1% 3.1%和4.4% 增速总体稳步回升 [1] - 去年10月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在经过连续7个月负增长后实现由负转正 今年自2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正增长且累计增幅逐月提高 [1] 资本市场相关行业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反映股市交易活跃 [2] -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同时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分红增加 [2] 制造业与主要行业税收状况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 占全部税收比重31% 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压舱石"作用明显 [2] - 部分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 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 [2]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 反映新兴行业发展向好 [2] - 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7.5% 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4.2% 大宗商品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2] 主要税种与企业经营状况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 反映企业经营向好 [2]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 反映部分行业企业盈利状况不断改善 [2] 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包括二手房)同比下降9.8% 剔除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减税因素后下降5%左右 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反映系列政策显效 [3] - 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去年底出台的稳定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今年以来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 居民住房交易成本明显下降 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 [3] 设备更新与消费活力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11.8% 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3]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反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3]
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国家统计局解读
搜狐财经· 2025-10-21 07:57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3] - 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3]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4] 行业生产与制造业结构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和16.7% [5]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8]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0] 消费与投资动能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7]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7] 外贸与市场活力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 [4][10]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4] -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8] 新兴产品与绿色转型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8]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8]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5]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10-21 04:50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1]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 [7]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4] 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3]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7] 投资与设备更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4]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4]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5] 消费与外贸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5] - 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 [2][7] 价格指数与市场预期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2]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5][7]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 [6] 绿色转型与新兴动能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3] - 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3] - 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绿色设备及绿色材料等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7]
前三季度固投增速小幅回调,资金向民生保障和高技术产业倾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7:41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 [1] - 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0%的正增长 [1]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 [2] 分产业投资结构 - 第一产业投资7344亿元,同比增长4.6% [2] - 第二产业投资134063亿元,增长6.3% [2] - 第三产业投资230128亿元,下降4.3% [2]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为2.1个百分点 [5] 高技术产业投资引领增长 - 信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3.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3.6个百分点 [1]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6% [1]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4%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比重为5.3%,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 [5] 重点行业投资亮点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大幅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3] - 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 [2]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2.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 [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9% [2] 民生保障与农业相关投资 - 林业投资增长40.0%,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2] - 渔业投资增长12.9%,畜牧业投资增长4.3% [2] - 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2] 民间投资参与情况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0%,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20.0%,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2] - 水利管理业民间投资增长42.4%,航空运输业民间投资增长24.4% [2]
中国经济秋季报|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 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央视网· 2025-10-20 16:53
发展动能与新质生产力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转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1]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1] -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规模效应和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 [9] 创新投入与成果 - 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国内涌现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 [3] - 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入围数量连续3年居全球首位 [3] 科技产业融合与高端化转型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40.5%、98.0% [6] - 科技和产业融合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6] - 新兴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6] 新能源与绿色循环产业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7]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7%、46.9% [7] - “两重”“两新”政策为绿色循环产业创造机遇,规模以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长14.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