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议收购
icon
搜索文档
交易双方、中介机构视角下的并购环节要点梳理
梧桐树下V· 2025-08-20 22:37
2024年A股只完成了100家IPO上市,是近十年来的最低IPO上市数量。在IPO收紧、并购政策频出的背 景下,越来越多拟IPO企业、IPO撤材料以及辅导阶段的企业,开始转向并购重组,通过并购踏入资本 市场。 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2025年各行各业公司以及央国企的专业化整合都在进一步加速。为了帮助大家及 时把握这一轮热潮,了解并购重组操作实务,我们最新上线了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1.纸质资料《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2.线上课程《并购逻辑与实践:丹纳赫VS爱尔眼科》 3.梧桐定制笔记本1个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扫码即可购买/试读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共有 342页 , 17.3万字 ,11个章节,主要从 交易买方、卖方、中介机构 的角度,梳理了 并购重组各个环节 的操作要点和常见问题。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2. 尽职调查 财务与会计 尽调内容 E 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 关键人员 风险因素 经营业绩 财务规范 常见问题 商务费用 隐性负债 整体考虑 操作时间 并购比例 考虑因素 并购方式 e 保障措施 交易作价 操作费用 3. 方案设计 后续经营 业绩对赌 后续收购 注意事项 ...
100多个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分析
梧桐树下V· 2025-07-09 12:32
2024年A股IPO与并购重组趋势 - 2024年A股仅完成100家IPO上市,为近十年最低水平[1] - IPO收紧背景下,拟IPO企业、撤材料企业及辅导期企业加速转向并购重组作为替代上市路径[1] - 2025年各行业及央国企专业化整合进程显著加快[1]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内容架构 - 手册包含342页、17.3万字,覆盖11个章节,从买方、卖方及中介机构视角系统梳理并购全流程要点[2] - 提供纸质资料、线上课程(丹纳赫VS爱尔眼科案例解析)及定制笔记本三合一产品[1] 核心章节要点 交易前期准备 - 第1章强调信息对称与沟通,要求买方提前评估卖方财务规范可行性,明确迁移/返投要求、资源分配及股东套现等易纠纷事项[9][10][11] 方案设计与估值 - 第3章整合并购比例、操作周期、业绩对赌、终止条件等设计要素[14] - 第4章详解4种作价方式(投资额/净资产/评估/差异化作价)及3种评估方法(资产基础法/未来收益折现法/市场比较法),提出业绩对赌需涵盖期限、补偿方式等6维度[16] 支付与融资 - 第5章分析现金/股份/零收购等支付方式优劣,配套债务/股权/信托融资操作案例[21][22] 谈判策略 - 第6章通过案例解析谈判全流程,包括情报收集、地点选择、开局策略及攻守技巧[24] 上市公司专项 - 第9章135页深度剖析要约收购(流程/定价/监管)、协议/间接/管理层收购及反收购(毒丸计划案例)[26][27] - 第10章以重大资产重组案例解析股份锁定期分期解锁设计,建议前期低比例+后期递增模式[27] 并购后整合 - 第11章提供团队融合方法论:通过交叉轮岗(如财务人员跨区域调配)、业务协同及文化渗透实现整合,强调收购方需扮演辅助者角色[28][29] 手册特色 - 全流程覆盖尽职调查(财务/法律/业务尽调)、税务处理(所得税/增值税特殊性处理)、上市公司收购合规要点等模块[4][5][6] - 采用大量真实案例辅助理解,如丹纳赫并购逻辑、爱尔眼科扩张路径等实操示例[1][22][26]
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实战指南
梧桐树下V· 2025-01-19 12:37
中国并购市场概况 - 2024年度中国并购市场共披露8,378起并购事件,交易规模约20,163亿元,其中百亿元规模以上的并购事件共28起 [1] - 上市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趋势增强,例如启明创投在"924新政"背景下筹划收购天迈科技 [1] 基金并购上市公司案例 高盛收购双汇发展 - 2006年高盛子公司香港罗特克斯以20.1亿元中标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股权,交易溢价达101% [4] - 交易条件要求受让方资产规模超500亿元且不得涉足屠宰行业,高盛通过资金优势击败JP摩根等竞争对手 [4] 协议收购案例 - 泽添投资以9.1元/股(折价10.8%)收购工大首创15.69%股权,交易源于法院裁定的债务纠纷处置 [18] - *ST中服15.04%股权协议转让采用现金+债权抵偿方式,规避30%要约收购门槛但需履行信披义务 [23] 间接收购案例 - 日本骊住以5.42亿美元间接收购American Standard Brands母公司,实现北美业务扩张 [25] 基金并购操作模式 要约收购 - 最低收购比例5%,价格不得低于前6个月最高买入价,要约期内不得撤销或强制交易 [8][9] - 支付形式包括现金、证券或组合方式 [12] 协议收购 - 需履行信息披露、主管部门审批及过渡期管理 [20] - 特定股东(如发起人、董监高、定增参与者)转让股份受《公司法》等法规限制 [21] 间接收购 - 实现路径包括子公司收购、控股股东收购、合资新公司、增资扩股及股份托管 [27] - 需关注一致行动人认定、实际控制人披露及可能触发的要约收购义务 [29][30] 并购基金运作框架 - 投资要素包括行业筛选、决策机制设计及资金来源(机构/个人投资者) [38] - 退出方式含上市公司并购、IPO及第三方转让 [39] - 海外并购需同步满足境内监管与目标国(美/欧/澳等)合规要求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