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度盈利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 | 蔚来(NIO.US)涨逾4% 李斌重申四季度盈利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23:15
公司股价与高层表态 - 周一公司股价上涨超过4%至7.04美元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内部会议上强调实现四季度盈利是必须达成的目标 [1] - 实现季度盈利被视为证明团队运营效率和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 公司运营与财务展望 - 公司旗下拥有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大品牌 [1] - 第三季度公司共交付新车87071辆,同比增长40.8% [1] - 9月单月交付量达34749辆,同比增长64%,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在3月的财报电话会中表示第二季度起业绩将改善,第三季度深化成本控制,对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有信心 [1]
蔚来召开内部会议,李斌强调四季度盈利目标必须实现
巨潮资讯· 2025-10-20 20:50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内部会议上明确2025年第四季度必须实现单季度盈利目标 [1] - 盈利目标被列为李斌个人四季度VAU的第一条 显示其最高优先级 [1] - 此次会议是为冲刺四季度盈利目标吹响冲锋号 会议目标和气氛非常明确 [1] 内部管理与运营 - 会议是公司每季度初举行的小范围季度会议 参会范围为一定职级以上的中高层人员 [1] - VAU是公司特色的目标和过程管理工具 源自公司价值观里的"Vision"与"Action" [1] - 每个季度开启时 李斌会对上一季度VAU成果进行复盘 并和公司各业务负责人同步下一季度的VAU目标 [1] 时间节点与紧迫性 - 距离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目标的交卷时刻还有七十余天 [1] - 近一年来 李斌在多个场合反复公开强调2025年第四季度必须实现单季度盈利 [1] - 公司团队需要通过实现此目标来证明其运营效率和经营能力 [1]
“今年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蔚来李斌最新内部讲话流出,称四季度每一天都不能耽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9:08
公司盈利目标 - 公司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是必须达成的目标 [1] - 盈利被视为证明团队运营效率和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 - 公司此前已多次公开表示有信心在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2] 实现盈利的核心举措 - 重点措施包括做好重点车型营销、保障供应链并降低成本、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 [1] - 公司强调第四季度需踏实地落实卖车、降本措施和提升用户体验 [1] - 公司依靠多卖车而非仅靠削减费用来实现盈利 [6] 运营与交付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累计交付新车超过8.7万辆 符合交付指引预期 [2] - 公司为第四季度设定了三大品牌累计交付15万辆、单月交付5万辆的目标 [7] - 公司认为因明年一季度购置税调整 今年四季度是行业需求高点 需抓住机会抢收 [7] 组织变革与效率提升 - 公司推进组织变革 全面落地基本经营单元机制以提升效率和回报率 [6] - 基本经营单元的目的是让各业务单元从“要预算”转向“拼经营” 优化资源分配 [6] - 公司认为此前经历的“低谷期”是提升长期竞争力的练兵期 [6]
车展季·大咖说丨蔚来秦力洪:公司穿越了“风暴”周期,今年三季度是转折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3:04
公司战略与业绩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被公司视为转折点 进入聚气重新上升阶段 穿越风暴周期但未到庆祝时刻 [1] - 目标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虽具挑战但正通过多项举措坚定推进 [3] - 董事长李斌要求全力冲刺四季度盈利目标 强调这场仗必须打赢 [3] 产品与品牌动态 - 成都车展期间蔚来品牌全系车型标配100kWh长续航电池包 起售价不变 相当于变相降价3.8万元 [3][4] - 乐道L90交付第1万辆新车 乐道与蔚来品牌运营尽可能整合 由同一团队运作 [3][4] - 乐道L80暂定2024年不开启交付 原计划四季度发布 因需集中资源保障L90产能 [11] 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 - 调价核心支撑源于自研技术规模化应用与供应链效率提升 非采购谈判达成 [7] - 神玑NX9031芯片单颗替代四颗旗舰芯片 单台车成本下降超1万元 [7] - ET9/ES8与乐道L90共用后电机 研发成本大幅分摊 自研座椅团队同步控制成本 [7] - 自建工厂规模效应显现 单车制造成本节约数千元 [7] 交付与产能状况 - 8月交付新车约3.13万辆创历史新高 其中乐道L90首月交付约1.06万辆 L60交付5859辆 [9] - 乐道L90和L60分工厂生产但共享供应链体系 公司正从细节入手提升产能 [9] - 因L90需求超预期 L60产能将暂时为L90让路 预计10月起产能压力缓解 [11] - 公司认为产能是短期问题 核心挑战始终是市场需求 [11] 用户关系与经营策略 - 老车主对电池标配举措存在不满 公司回应需优先保证经营稳健发展 [7] - 强调不同价格对应不同配置 无法长期维持高端配置低价销售模式 [7] - 过去三年纯电技术研发与多品牌战略投入 开始转化为用户体验优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