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OLED技术
搜索文档
印刷OLED突围,中国屏的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0:43
行业技术趋势 - 全球显示产业正经历技术更迭,OLED技术因高分辨率、低功耗、广色域等优势,在移动终端、AI PC、高端显示器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1] - 印刷OLED作为未来技术路线,正由中国企业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与产线落地,被视为中国显示产业链从“补短板”迈向“领跑未来”的突破口 [1] - 全球OLED竞争进入高世代产线角逐阶段,四家主要面板厂商的累计投资规模已接近1700亿元 [6] TCL华星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公司展出全球首款采用高精度打印技术的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屏,实现390PPI的分辨率突破,标志着印刷OLED向小尺寸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7] - 印刷OLED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覆盖从小尺寸手机到75英寸大尺寸电视的技术 [1] - 公司首款印刷OLED产品为医疗屏,其生产线在约10个月内达到70%良率,为启动高世代产线项目提供了前置条件 [6] - 公司计划首先将印刷OLED技术聚焦于中尺寸应用,并开放式论证其在手机等小尺寸应用的可行性 [7] 产能与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企业OLED的全球占比已突破46%,预计在2027-2028年随着三家中国企业的高世代OLED产线投产,全球占比将超过50% [2] - 全球高世代OLED产线产能将在明年下半年至2028年之间集中释放 [6] - 公司认为印刷OLED在画质、成本和效率方面具有其他OLED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将是其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 [6] 公司战略决策与产线布局 - 公司历经四个关键决策推动印刷OLED产业化:十二年前选择印刷OLED技术路线、将应用场景从大尺寸调整为中尺寸、将JOLED产线整体搬回国内并升级为t12产线、启动投资约295亿元的广州t8项目(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 [10][11] - 公司通过提前布局,已基本解决制约印刷OLED量产的主要瓶颈,包括材料供应链风险(实现与蒸镀材料通用)和关键打印设备的多家供应商格局 [11] - 公司未来将依靠技术升级创新和持续提高成本竞争力作为面对市场竞争的两大举措 [12] 当前挑战与未来规划 -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改善移动终端功耗(计划通过将EL材料体系从大分子切换至小分子,预计提升幅度达2到3倍)、提高产品寿命与分辨率以满足顶级客户要求、以及将5.5代线的良率爬坡经验快速复制到8.6代线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15] - 印刷OLED行业当前三大痛点为分辨率、材料性能和良率,公司预计未来三到五年需持续迭代以实现高分辨率产品的真正产品化 [15] - 公司将构建开放、自主、协同的产业生态作为战略重点,包括上游材料设备协同、与客户共创应用场景及推动行业标准体系构建 [16]
印刷OLED突围 中国屏的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苏州、深圳报道 全球显示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技术更迭。随着移动终端、AI PC、高端显示器迈向高分辨率、低功耗、 广色域的新阶段,核心显示技术OLED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其中,印刷OLED,这一长期被视作未来技术的路线,正在由中国企业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与产线落地。 在今年的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DTC2025)上,TCL华星展出了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 手机屏,采用高精度OLED打印技术,实现390PPI的分辨率突破,宣告印刷OLED在中尺寸应用之后, 正在向小尺寸迈出关键一步。 正如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所说:"印刷OLED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能覆盖从 小尺寸手机到65、75英寸大尺寸TV的技术。" 在OLED产业全球竞争格局加速变化、国内高世代OLED 产线密集推动的背景下,印刷OLED不仅是一条技术路线的崛起,更是中国显示产业链从"补短板"迈 向"领跑未来"的突破口。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图源:TCL科技) 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长曹蔚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企业OL ...
印刷OLED领域获关注 企业布局规模化商用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11-20 05:31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产业生态,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1] - 印刷OLED领域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部分企业正积极布局其规模化商用落地 [1] - 相关技术进步使得一批专业的细分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头部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可忽视 [1] TCL华星技术突破与产品展示 - 公司在全球显示生态大会上展示多款全新显示解决方案,包括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5.65英寸)、高分辨率单片全彩硅基Micro LED显示(0.28英寸)等产品 [2] - 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带来390PPI分辨率的技术突破,视觉等效钻石排布达490PPI [2] - 公司先进显示技术品牌APEX臻图以宜人画质、视觉健康等四大维度,构建OLED、LCD和MLED等显示产业全技术矩阵 [3] - 公司关注用眼健康,通过底层技术研发让显示屏光特性无限接近自然光,以缓解视觉疲劳 [3] 印刷OLED产业化与产能布局 - TCL华星在印刷OLED领域经过12年持续投入已建立起关键技术领先优势 [4] - t8项目正式开工,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资金额约295亿元 [4] - t8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约2.25万片 [5] - 武汉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t12)已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产品交付,当前产能稳定爬坡 [5] - 公司印刷OLED产品将优先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尺寸领域 [5] 印刷OLED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印刷OLED技术采用EL打印制程,设备造价显著降低,材料利用率超过90%,远超蒸镀技术30%的水平 [7] - 规模化投产后,相比传统OLED技术有超过15%的成本优势 [7] - 印刷OLED是唯一能实现Real Stripe RGB竖状规则排列的OLED技术,文本显示更清晰锐利,无颜色串扰 [7] - 技术可覆盖5英寸手机至65英寸电视的全尺寸范围,应用空间广阔 [7] - 印刷OLED是首个由中国厂商所引领并进入商用的显示技术路线 [8] 产业生态构建与合作 - 公司将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构建开放、自主、协同的印刷OLED产业生态 [2][8] - 公司联合上游合作伙伴积极布局关键材料、关键设备,并与下游客户协同寻找优势适用领域 [8] - 公司还与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机构等开展合作,以用户需求共研、技术产品共创为核心共建生态圈 [8]
印刷OLED领域获关注企业布局规模化商用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11-20 04:13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印刷OLED作为专业细分领域,其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商用落地正受到关注 [1] - TCL华星在印刷OLED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建立起关键技术领先优势,并正积极构建产业生态以推动应用落地 [1][2] - 印刷OLED技术在成本、显示效果和应用空间上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有望加速OLED在中尺寸产品领域的普及 [3][4] 技术突破与产品展示 - TCL华星在DTC2025上展示了多款全新显示解决方案,包括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5.65英寸),实现390PPI分辨率,视觉等效钻石排布达490PPI [1] - 展示产品还包括高分辨率单片全彩硅基Micro LED显示(0.28英寸)、高PPI Real RGB玻璃基OLED显示(2.56英寸)、全球首款分区分频OLED平板显示(13.2英寸) [1] - 公司先进显示技术品牌APEX臻图覆盖OLED、LCD和MLED等显示产业全技术矩阵,为TV、IT、商显、车载等多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2] - 公司关注用眼健康,通过技术研发让显示屏光特性无限接近自然光,以缓解视觉疲劳 [2] 产能布局与规模化进展 - TCL华星t8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金额约295亿元,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 [2] - 武汉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t12)已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产品交付,当前产能稳定爬坡 [3] - t8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约2.25万片,将加速推动印刷OLED技术在全球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化落地 [3] - 公司计划优先将印刷OLED产品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尺寸领域,未来拓展至高附加值显示应用场景 [3] 技术优势与成本竞争力 - 印刷OLED技术采用EL打印制程,大幅减少真空制程与精细金属掩膜版需求,设备造价显著降低 [3] - 材料利用率超过90%,远超蒸镀技术30%的水平,规模化投产后相比传统OLED技术有超过15%的成本优势 [3] - 显示效果上,印刷OLED是唯一能实现Real Stripe RGB竖状规则排列的OLED技术,文本显示更清晰锐利,无颜色串扰,暗场细节表现更优异 [3] - 技术可覆盖5英寸手机至65英寸电视的全尺寸范围,应用空间广阔 [4] 产业生态构建与合作 - TCL华星致力于构建开放、自主、协同的印刷OLED产业生态,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应用落地 [1][4] - 公司联合上游合作伙伴布局关键材料、关键设备,利用AI提升设备性能 [4] - 公司与下游客户协同寻找适用领域,并与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机构等开展合作 [4] - 公司以“用户需求共研、技术产品共创,营销互动共建”为核心,与全球客户品牌深度联合共建生态圈 [4]
TCL华星赵军:印刷OLED具备其他OLED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
中国经营报· 2025-11-18 10:49
中经记者李正豪苏州报道 广州第8.6代印刷OLED工厂(t8项目)于10月21日正式开工之后不久,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又于 近日在苏州举行。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视频发言中重点提到印刷OLED。"经过12年的持续投入 与艰苦攻关,TCL华星已经在印刷OLED领域建立起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TCL华星期望未来能与更多 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印刷OLED的应用落地。"李东生说。 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则表示,以印刷OLED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显示技术不断向上突破,通过构建 自主可控的显示产业生态,带来了"一块好屏"。大会期间,赵军还接受了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国 内媒体记者的采访,谈及TCL华星在印刷OLED这一关键显示技术上的战略决策、12年研发历程、商用 路径选择以及未来技术攻关重点等。 印刷OLED开始应用落地 问:与传统OLED相比,你认为推动印刷OLED技术规模化落地的时候有哪些挑战?TCL华星是否已经 找到解决方案? 将来往小尺寸拓展,这个计划TCL华星在去年就已经做了,所以TCL华星持续地基于手机的应用在做相 关的技术开发。今年在美国国际信息显示学会的Display week上,TCL华 ...
并跑→领跑,印刷OLED时代到来?
观察者网· 2025-11-17 21:2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显示产业进入领跑阶段,印刷OLED技术被视为实现领跑的核心抓手 [1] - TCL华星通过全球首条G8.6代印刷OLED产线,推动该技术在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化落地,意图与三星、京东方的蒸镀OLED技术展开竞争 [1][11][12] - 印刷OLED技术在成本、材料利用率、大尺寸和柔性应用上具备显著优势,但在功耗、小尺寸显示效率及市场生态方面仍面临挑战 [4][5][7][9][11][15][16][17] 技术路径对比:印刷OLED vs. 蒸镀OLED - **蒸镀OLED现状与痛点**:蒸镀工艺是三星、京东方采用的主流OLED量产方案,但其设备成本高昂,一条G6代蒸镀产线投资在100亿-150亿元,G8.6代更高达300亿-400亿元 [4] 材料利用率仅为20%-30%,造成大量浪费 [4] 在大尺寸应用上良品率低,G8.5代以上良品率普遍低于60%,制约了折叠屏和卷曲电视的发展 [5] - **印刷OLED的优势**:印刷OLED采用喷墨打印技术,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可降低近40%的原料成本 [11] 设备无需真空系统,投资成本比蒸镀设备降低约40% [11] TCL华星G5.5代产线通过减少真空制程,年设备能耗可节约3亿-4亿度电 [11] 技术性能上,采用Real RGB排列,色彩饱和度更高,像素密度已达600 PPI,超越蒸镀OLED的400 PPI [11] 在柔性和大面积应用上优势明显,G5.5代线良品率已达65% [11] TCL华星的战略布局与进展 - **技术突破**:TCL华星展示了全球首款采用高精度印刷技术的小尺寸OLED产品,5.65英寸屏幕视觉等效像素密度达490PPI [1] 公司已建成G5.5代印刷OLED产线,并开工建设全球首条G8.6代产线(t8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11][12] - **市场目标**:印刷OLED产品将优先应用于中尺寸领域,并计划拓展至手机等高端显示市场,直接与三星、京东方竞争 [12] 印刷OLED技术面临的挑战 - **技术挑战**:在移动产品功耗方面,印刷OLED需快速提升至至少与蒸镀工艺相当的水平 [15] 在小尺寸超高分辨率显示上,发光效率仍面临挑战,需通过提升材料效率和优化制程来解决 [16][17] 与蒸镀技术相比,在显示均匀性和光效率上存在差距 [15] - **市场与生态挑战**:三星和京东方已与苹果等头部终端品牌深度绑定,占据了高端OLED核心份额,其8.6代蒸镀产线将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TCL华星已无缘此类高端订单 [17] 终端品牌对蒸镀屏的适配已成熟,转向印刷OLED需重新调整产品设计,增加合作成本 [18]
TCL华星明年印刷OLED出货量将达百万级
第一财经· 2025-11-14 13:12
产能扩张计划 - TCL华星5 5代印刷OLED面板生产线月产能将从3000片大板提升至9000片大板 [1] - 公司预计明年印刷OLED出货量将达百万块量级 [1] - TCL华星8 6代印刷OLED面板生产线预计2027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批产品量产出货 [1] 技术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图像分辨率达390PPI的5 65英寸印刷OLED手机显示屏 [1] - 印刷OLED屏应用范围从医疗、IT等中尺寸领域延伸至手机等小尺寸领域 [1]
技术迭代引爆中尺寸OLED需求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10:46
行业竞争焦点转移 -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竞争焦点正从中尺寸OLED开始引爆 [1] - 中国OLED产业从中小尺寸的"跟跑"阶段迈入中尺寸的"并跑"甚至"局部领跑"的新时代 [1] 主要厂商投资布局 - 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四家面板厂商在8.6代OLED产线上的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元 [1][6] - TCL华星t8项目总投资295亿元,设计月产能2.25万片玻璃基板 [1] - 京东方成都8.6代线投资630亿元,计划2026年第四季度量产出货 [6] - 维信诺合肥8.6代线投资550亿元,产品面向中大尺寸市场 [6] TCL华星t8项目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材料利用率高达90%,远高于蒸镀技术的30% [4] - 规模化后印刷OLED将比其他OLED技术有超过15%以上的成本优势 [4] - t8项目预计2027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消费电子产品2026年上半年出货 [5] - 武汉G5.5代印刷OLED产线良率已从个位数爬升至70%以上 [4] 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 - "星智"大模型视觉检测算法可使特定缺陷漏检率下降85% [5] - 产品修复环节稳定性超95%且无需人工干预 [5] - 同类产线一年可节省能耗3亿至4亿度,土地使用面积比蒸镀产线减少30% [5] - 污染物排放降低50% [5] 市场需求增长驱动 - 到2030年,笔记本电脑OLED面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3%,车载显示器为27%,桌上型显示器为19% [7] - 2023年全球OLED平板面板渗透率约为1.5%,2024年前三季度提升至4.2% [7] - 苹果iPad Pro采用OLED面板正式开启高端IT市场从LCD向OLED的技术换代 [9] 技术路径差异化 - 京东方采用技术成熟的蒸镀工艺,优先考量"确定性" [6] - 维信诺押注其自主研发的ViP技术,结合蒸镀的成熟性与印刷的部分优点 [6] - TCL华星的印刷OLED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进入商用阶段的显示技术 [9] 产业链协同效应 - t8项目一期设备国产化率有望达50% [10] - 项目将与TCL华星在广州的t9、t11产线及深圳、惠州现有产线形成协同 [10] - 加速"材料-装备-面板-终端"全产业链落地 [10] 下游应用变革 - 柔性OLED将成为高端笔记本标配,折叠屏技术从手机向平板延伸 [10] - 车载显示作为最大增量,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30% [10] - 这些变革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携性和大屏显示的需求,也适应了汽车智能化发展对显示品质的更高要求 [10] 未来发展展望 - 未来3至5年面板产业将呈现"路线分化、节奏收敛、生态协同"特征 [11] - 2026年至2028年将有多条产线进入集中量产期 [11] - 中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产业链协同为支撑,在中尺寸OLED领域构建全球竞争优势 [11]
技术迭代引爆中尺寸OLED需求国内显示面板企业竞相扩产力争上游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09
全球中尺寸OLED产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全球显示面板产业竞争焦点转向中尺寸OLED [1] - 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四家面板厂商在8.6代OLED产线总投资额接近1700亿元 [1][5] - 中国OLED产业从中小尺寸"跟跑"阶段迈入中尺寸"并跑"甚至"局部领跑"的新时代 [1] TCL华星t8项目技术突破 - t8项目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第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资295亿元,设计月产能2.25万片玻璃基板 [1][2] - 印刷OLED材料利用率高达90%,远高于蒸镀技术的30%,规模化后预计成本优势超过15% [2] - t8项目预计2027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消费电子产品2026年上半年出货,优先覆盖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尺寸领域 [3] - 项目采用AI智能制造,"星智"大模型使特定缺陷漏检率下降85%,产品修复环节稳定性超95% [3] 主要厂商差异化技术路线 - 京东方采用蒸镀工艺,投资630亿元建设8.6代线,计划2026年第四季度量产出货 [4] - 维信诺采用自主研发的ViP技术,总投资550亿元,产品面向平板、笔电、车载、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4][5] - 三家厂商形成覆盖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应用场景的产业矩阵 [6] 中尺寸OLED市场需求驱动 - 到2030年,笔记本电脑OLED面板年复合增长率达33%,车载显示器为27%,桌上型显示器为19% [5] - 2023年全球OLED平板面板渗透率约1.5%,2024年前三季度提升至4.2% [5] - 美国对中国产笔记本电脑及零部件征收高关税,缩小了LCD与OLED产品价格差距,提升OLED竞争力 [7] - 车载显示作为最大增量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30% [8] 产业链协同与国产化进展 - TCL华星t8项目一期设备国产化率有望达50%,推动关键环节国产替代 [8] - 项目与粤港澳大湾区现有产线形成协同,加速"材料-装备-面板-终端"全产业链落地 [8] - 绿色制造方面,同类产线一年可节省能耗3亿至4亿度,土地使用面积减少30%,污染物排放降低50% [3]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2026年至2028年将有多条产线进入集中量产期 [9] - 柔性OLED将成为高端笔记本标配,折叠屏技术从手机向平板延伸 [8] - 面板产业未来3至5年将呈现"路线分化、节奏收敛、生态协同"特征 [9]
技术迭代引爆中尺寸OLED需求 国内显示面板企业竞相扩产力争上游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05
行业竞争新焦点 -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的竞争焦点正从中尺寸OLED开始引爆 [1] - 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四家面板厂商在8.6代OLED产线上的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元人民币 [1][5] - 中国OLED产业从中小尺寸的“跟跑”阶段迈入中尺寸的“并跑”甚至“局部领跑”的新时代 [1] TCL华星t8项目技术突破 - t8项目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第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资295亿元人民币,设计月产能2.25万片玻璃基板 [1][2] - 印刷OLED技术具备成本、效率与显示效果三大优势:材料利用率高达90%(远高于蒸镀技术的30%),规模化后成本优势预计超过15%,且能实现更清晰锐利的Real RGB Stripe排列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星智”大模型将全程赋能生产,视觉检测算法可使特定缺陷漏检率下降85%,产品修复环节稳定性超95%且无需人工干预 [3] - 项目预计2027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消费电子产品2026年上半年出货,优先覆盖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尺寸领域 [3] 主要厂商差异化布局 - 京东方成都8.6代线采用蒸镀工艺,总投资630亿元人民币,计划2026年第四季度量产出货,优先考量“确定性” [4] - 维信诺合肥8.6代线采用自主研发的ViP技术,总投资550亿元人民币,产品面向平板、笔电、车载、显示器等中大尺寸市场 [4][5] - 三家厂商形成覆盖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应用场景的“三箭齐发”产业矩阵 [4][6] 中尺寸OLED市场需求 - 到2030年,笔记本电脑OLED面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3%,车载显示器为27%,桌上型显示器为19% [5] - 2023年全球OLED平板面板渗透率约为1.5%,2024年前三季度提升至4.2%,主要受苹果iPad Pro等高端产品采用OLED推动 [5] - 美国对中国产笔记本电脑及零部件征收高关税,缩小了LCD与OLED产品的价格差距,提升了OLED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7] 产业链协同与国产化 - TCL华星t8项目一期设备国产化率有望达50%,并持续提升,推动关键环节国产替代 [8] - t8项目将与公司在广州的t9、t11产线及深圳、惠州现有产线形成协同,加速“材料-装备-面板-终端”全产业链落地 [8] - 中尺寸OLED量产将催生多行业变革,柔性OLED将成为高端笔记本标配,车载显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30% [8]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3至5年面板产业将呈现“路线分化、节奏收敛、生态协同”特征 [9] - 2026年至2028年将有多条产线进入集中量产期,中国企业正构建全球竞争优势,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