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行业

搜索文档
深天马A2025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9-08 09:29
2025年09月05日,深天马A2025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在全景网顺利举行。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人 员有董事长成为、董事、总经理王磊、独立董事童一杏、总会计师卢彦宇、董事会秘书陈冰峡。 根据全景数据后台统计,在今天的交流过程中,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的投资者共向上市公司提问29 个,公司嘉宾共回答问题29个,答复率100.00%,充分实现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良好互动。 回答:您好,感谢您的提问。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内生增长,同时将跟进行业市场、技术、产业链上下游 变化趋势,围绕公司显示主业发展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适时开展并购重组,不断强化在产业链关 键环节的竞争实力。如有相关计划,公司将按规则要求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4、问:看到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所有者权益有显著增长,尤其是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1亿多元。请问这 主要得益于哪些业务板块的增长?是否有特定的市场趋势或者技术创新推动了这一增长? 回答:您好,感谢您的提问。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有所提升,主要系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 利润同比增长和少数股东权益增加。其中,公司上半年车载、手机、IT、穿戴等主要显示业务健康发 展,盈利能力均得到进一步增 ...
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中国屏何以大“显”身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08:20
行业崛起与市场变革 - 中国显示产业占据全球电视出货量半壁江山并在折叠屏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1] - 行业从打破缺芯少屏困局到主导LCD主流市场并向OLED、Micro-LED等高端技术迈进 [1] - 75英寸电视近两年价格下跌约50% 消费者可用3498元购买75英寸电视 [1][5][7]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新型显示器件及关键材料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 七部门联合提出加快量子点显示等技术研究 [2] - 京东方A通过收购韩国现代3代生产线迈出关键一步 TCL华星于2009年进军显示行业 [2] - 三利谱建成国内首条宽幅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 填补国内TFT-LCD偏光片产业空白 [3]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Mini-LED技术优化画质并推动大尺寸产品普及 使高画质高性价比大屏电视成为可能 [7] - 京东方A和TCL华星利用10.5代线实现100英寸与115英寸面板经济切割 降低单片成本 [7] - 惠科在8.6代线突破116英寸套切技术 提升材料利用率及超大尺寸生产灵活性 [7]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大尺寸化趋势受家庭沉浸式需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 百寸级交互平板需求增长 [7] - 百寸产品向智慧医疗、文博展示、智慧交通等领域拓展 应用于手术示教等场景 [7] - 折叠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成为技术跨越明证 维信诺点亮多款全球首创柔性终端产品 [9] 产业布局与区域集聚 - 形成环京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四大产业集聚区 [4] - 珠三角地区产能占比最大 供应链不断优化 [4] - 国内显示行业度过最艰难时期 传统产品价格趋稳且高规格产品份额扩大 [4]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瞄准OLED技术可实现曲面折叠卷曲拉伸 布局Micro-LED等高端技术领域 [8] - 多种技术并行发展 针对大屏、高端手机、车载显示等不同终端各展所长 [9] - 从规模领先向价值制胜迈进 竞逐万物互联时代的屏幕话语权 [8][9]
锦富技术H1营收9.7亿元,同比增长20.83%
巨潮资讯· 2025-08-27 18:0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7亿元 同比增长20.83%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5亿元 同比减亏0.36% [1][4] - 扣非净亏损1.12亿元 同比减亏5.82%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2.93亿元 同比扩大59.11%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76% 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 [1] 主营业务动态 - 液晶显示模组业务深化中高端商显转型 新增小度技术、科大讯飞等战略客户 [2] - PC显示器业务实现营收1.31亿元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成功开发雷神科技、大华股份等信创客户 [2] - 自主研发电竞类高分高刷、OLED等高端特色化新产品 [2] 子公司业务进展 - 苏州英硕车规级石墨烯座椅加热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1.45% [3] - 新增5个定点项目 与长安汽车、一汽红旗建立合作关系 [3] - 通过富晟李尔、富维安道拓等顶级座椅制造商供应商审核 [3] - 完成核心石墨烯材料及热管理方案迭代升级 实现性能提升与成本优化 [3] 经营效率与挑战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09个百分点 [2] - 营业毛利减少1297.24万元 [2] - 期间费用整体同比下降22.47% [2] - 行业竞争加剧及中美关税战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2]
海信视像(600060):份额稳步提升 结构持续优化
新浪财经· 2025-08-26 20:31
财务业绩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7.0%,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6.6% [1] - 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36.8% [1] - 2025Q2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3.6% [2] 市场份额表现 - 2025H1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达14.38%,同比提升0.57个百分点 [2] - 中国内地零售额市占率达29.96%,零售量市占率达25.73%,均位居市场首位 [2] 产品结构优化 - 98英寸及以上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85.29%,MiniLED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08.24% [2] - 新显示新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4亿元,同比增长7.43% [2] - 海外供应链体系优化推动Q2整体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2025Q2销售费用率7.0%(同比+0.9pct),管理费用率1.9%(同比+0.1pct) [2] - 研发费用率4.7%(同比+0.1pct),财务费用率0.0%(同比-0.1pct) [2] MiniLED市场发展 - 2025H1全球MiniLED电视出货量480万台,同比增长150% [3] - 中国市场出货量216万台(同比+200%),海外市场出货量264万台(同比+116%) [3] - 公司北美/欧洲/日本市场MiniLED产品占比分别达5.9%/9.5%/7.9%,同比提升2.1/1.6/1.8个百分点 [3] 技术布局与产业战略 - 公司持续深耕"1+(4+N)"产业布局,在MiniLED、MicroLED、虚拟现实显示及AIGC等新技术领域加快研发和产品推广 [4] - 全球化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多元品牌矩阵运营能力及经营效率有效提高 [4]
中国屏何以大“显”身手
证券日报· 2025-08-26 00:15
中国显示产业崛起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电视出货量半壁江山 在折叠屏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1] - 显示产业依托技术突破 规模优势及政策支持重塑全球产业格局[1] - 75英寸电视价格近两年下跌约50% 100英寸产品消费者终端购买价降至万元级别[1][6][7]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国家将新型显示器件及关键材料置于战略高度 七部门2024年联合推动量子点显示 Micro-LED等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2] - 京东方A 2003年收购韩国3代线 TCL华星2009年成立 共同奠定面板国产化基石[2] - 三利谱2008年建成窄幅偏光片产线 2011年实现国内首条宽幅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 填补国内产业空白[3]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Mini-LED技术优化画质并推动大尺寸电视普及 使高画质与高性价比成为可能[7] - 京东方A和TCL华星利用10.5代线实现100英寸与115英寸面板经济切割 惠科在8.6代线突破116英寸套切技术提升材料利用率[7] - 成本下降推动大尺寸化趋势 产品从高端商用向智慧医疗 文博展示 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拓展[7] 产业现状与区域分布 - 形成环京 长三角 珠三角 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 珠三角地区产能占比最大[4] - 国内显示行业度过最艰难时期 传统产品价格趋稳 高规格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4] - 产业链集群效应推动LCD产业完成逆袭 供应链不断优化[4] 技术演进与未来布局 - 产业深度布局OLED技术实现曲面折叠卷曲拉伸功能 并进军Micro-LED等高端技术领域[8] - 维信诺2001年点亮国内首款柔性显示器件 2015年实现全球首款3毫米弯曲半径全屏卷曲柔性屏 现为全球OLED头部企业[9] - 未来显示产业将呈现多种技术并行格局 针对大屏 高端手机 车载显示 智能眼镜等不同场景差异化发展[9]
海信视像: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6:57
公司运营 - 公司第十届第十五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显示行业占比92.12%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7.88% [1] 市值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为283亿元 [1]
合力泰上半年扭亏为盈 电子纸业务成增长引擎
巨潮资讯· 2025-08-16 15:0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26.8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29.87万元,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2] - 电子纸业务占总营收80%以上,成为盈利关键支柱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由通用显示产品、电子纸显示产品及其他构成 [2] - 子公司分工协作模式形成"通显+电子纸"双轮驱动业务结构,江西合力泰主导通用显示产品,兴泰科技专注电子纸业务 [2] - 完成对手机触控显示类、光电传感类、柔性线路板(FPC)等业务的剥离,集中资源发展通显和电子纸业务 [2] 增长驱动因素 - 电子纸下游应用场景需求快速增长,叠加国内外多区域布局和行业应用多元化优势,推动业务板块生产效能与交付能力提升 [2] - 战略性业务重组成为业绩反转核心驱动力 [2] - 积极向AI算力领域拓展,构建多元化增长新格局 [2]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显示行业面临市场饱和、竞争激烈、毛利率低等挑战 [3] - 纵向开拓下游应用场景需求,开发通显和电子纸产品的新应用场景,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适配性 [3] - 横向布局AI算力等新领域,通过技术革新和业务拓展实现多元化发展 [3] - 与重整投资人共同设立算力运营主体,开展人工智能科技领域项目建设及运营服务业务,培育新盈利点 [3]
冠捷科技上半年营收249.45亿元,净亏损4.92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8: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 45亿元 同比下降6 9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92亿元 同比下降1021 9%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 91亿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2 04%至1951万台 营收同比下降0 74%至156 99亿元 [2] - 电视业务销量同比下降2 66%至476万台 营收同比下降21 62%至71 54亿元 [2] 行业环境与竞争 - 全球显示器市场整体出货规模同比增长3 2% [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终端产品售价持续下降 面板等核心原材料成本保持相对稳定 [2] 成本与费用因素 - 营销投入增加以深化品牌认知 优化海外营销渠道 动态调配全球产能布局 [2] - 全球汇率波动导致外汇避险成本上升 汇兑净损失增加 [2] 公司应对策略 - 通过品牌创新与差异化 智能制造技术 品控与成本优势应对行业同质化和价格战 [2] - 多渠道市场拓展以保障销售量与营业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2]
未来智造局|中国“屏”产值突破7400亿元 AI驱动行业更轻、更柔、更节能
新华财经· 2025-08-13 16:14
新华财经上海8月13日电(记者杜康)AI手机、AI眼镜、智能网联汽车、各类穿戴式设备……在这 个"无处不AI"的时代,人们被大大小小的屏幕包裹,"显示行业"成为人类感知世界的超级接口,行业迎 来新一波发展机遇。要更轻薄、要柔性、要减少功耗……AI时代的各类设备,也对显示行业提出了新 的技术挑战。 前不久举办的2025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2025大会)上,记者获悉,目前中国显示 产业产值已经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人工智能成为显示产业发展重要驱动力,许多显示企业已设立专项 AI部门,一些头部显示产业厂商开始系统构建AI体系。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近日,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主办的DIC 2025大会上,记者了解到,2024年全球显示产业产 值规模达到2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中国新型显示产业2024年全行业规模超过7400亿元,同 比增速约为16%。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理事长陈炎顺表示,目前在技术演进方面,显示行业"双主流"格局持 续深化。 所谓"双主流"格局,陈炎顺表示,一方面,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凭借成本优势和性能挖 ...
DIC 2025:车载显示需求增长,上游企业如何应对?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3 15:53
展会概况 - 2025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2025)于8月7日~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超300家国内外知名显示产业链企业参展 [1] - 展会覆盖显示面板、上游材料、核心设备、终端应用等环节 [1] 车载显示成为焦点 - 车载显示是本次展会最亮眼的展品,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天马、维信诺、龙腾光电、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纷纷展出丰富车载显示应用 [2] - 展示产品覆盖中控屏、抬头显示、仪表显示屏、娱乐显示屏、电子后视镜等 [2] - 涉及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 [2] 车载显示市场前景 -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发展,车载显示需求持续提升,应用形态从单一中控屏向多屏交互、全场景融合发展 [10] - 2024年车用面板出货量预计达1.967亿片,同比增长近10%,2025年有望突破2亿片达2.089亿片 [10] 面板企业布局 - 车载显示正成为显示面板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 [10] - 大市场需求刺激面板企业将更多资源注入车载显示业务 [10] 上游企业动态 拓米集团 - 展示高精度折叠铰链产品,包括内折/外折/三折/电动等多形态铰链 [11] - 创新使用碳纤维、钛合金及液态金属等材料,强度更高、重量更轻 [13] - 已推出车载折叠铰链,可实现翻折、升降、滑移等多种形态 [13] 成都拓米双都光电 - 在超薄柔性玻璃(UTG)领域取得突破,拥有三项核心工艺优势 [13] - 创新工艺解决了传统物理加工导致的边缘缺陷问题,大幅提升UTG弯折性能 [13] - 正与康宁及各大车载面板厂共同开发满足防爆、耐高温高湿等严苛标准的解决方案 [13]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 - 展示多款车载显示玻璃产品,包括Panda-MN228环保型高铝硅酸盐超薄盖板玻璃 [14] - 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仰望U8、理想汽车、捷尼赛思、保时捷卡宴、AITO问界M9等车型 [14] - 高铝硅酸盐盖板玻璃已实现对国际巨头的技术追赶,深度二强产品对标行业顶尖水平 [16] 恒美光电 - 车载偏光片应用于汽车中控屏、仪表盘及车载娱乐系统,具有高耐候性、高可靠性 [16] - 市场占比接近20%,预计完成对韩国SDI偏光片业务收购后达35% [18] - 拥有全球第一条三米幅宽偏光片产线,可制作130英寸巨大屏幕并节约成本 [18] 广州鹿山兴邦光学材料 - 开发适用车载显示的OCA光学材料,耐温范围广(-40℃至95℃) [18] - 为柔性折叠屏、固定曲面屏、车载显示等全场景提供光学粘接解决方案 [20] - 构建了从原料研发到量产管控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体系 [20] 行业展望 - 车载显示应用市场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20] - 更多显示上下游企业的投入将助力汽车行业向新四化方向迈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