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唱
icon
搜索文档
汪苏泷和张碧晨在争什么,我搞明白了
36氪· 2025-07-30 08:55
事件概述 - 拥有2300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旺仔小乔宣布举办个人蒙面演唱会,最低票价268元,最高票价968元,因缺乏原创歌曲、蒙面演出和高票价引发舆论争议[3] - 争议焦点转向旺仔小乔多年前关于歌曲《年轮》原唱的评论,她坚称歌曲由汪苏泷创作但原唱是张碧晨,相关词条冲上热搜,阅读量破亿[5] - 汪苏泷团队发布声明称《年轮》为"双原唱",并宣布收回《年轮》授权;张碧晨工作室则声明其为《年轮》的"唯一原唱"[5] 法律层面分析 - 法律上"原唱"并非明确概念,《著作权法》未使用该词,仅规定了"表演者"的权利,行业惯例指首次公开发表录音的歌手,核心是"时间优先"原则[7] - 张碧晨方主张"唯一原唱"的依据是"首发时间优先"(2015年6月15日)和"影视唯一使用版本";汪苏泷方则以"词曲著作权人"身份主张"双原唱"[9] - 著作权人(汪苏泷)拥有作品全部版权,包括复制、发行、表演、改编等权利,可以自行或许可他人使用,等同于掌握作品的"生杀大权"[12] - 表演者(张碧晨)的权利限于合同约定的表演权及基于表演产生的录音制作者权,核心诉求是确认"原唱"身份和维护演唱者权益[12] 权利与影响 - 汪苏泷作为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授权他人使用作品,包括收回已授予的表演权许可[9] - 收回版权操作需审查许可合同,符合条件后发出书面声明和公告,被许可方应停止使用、传播等行为,否则构成侵权[16][17] - 张碧晨方声明中"好好和这首作品告个别"的表述,意味着其今后可能无法公开表演《年轮》,已上线作品亦有可能下架[12] - 表演者表明身份和保护表演形象的权利保护期不受限制,但许可他人复制、传播等并获得报酬的权利需著作权人同意,不具有永久性[16] 行业视角 - "双原唱"理论存在,若创作初期规划多版本且合同未限制演唱者数量,则"双原唱"成立,"唯一原唱"说法则不成立[14] - 在影视音乐领域,为营销效果错开发行不同版本属常见操作,但需通过合同或声明明确权利归属[14] - 有业内人士透露两个版本《年轮》确为同时制作,纷争可能源于歌手团队对歌曲存在的"信息差"[19] - 创作歌手为他人写歌是行业普遍现象,原唱和著作权人可以是共赢关系[19][22]
从“年轮”到“旋涡”: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原唱之战,争的到底是什么?
36氪· 2025-07-28 15:16
《年轮》原唱之争事件分析 事件核心争议 - 网红歌手旺仔小乔引发争议,QQ音乐平台对《年轮》张碧晨和汪苏泷版本的"原唱"标签进行多次调整,张碧晨版一度改为"演唱者",汪苏泷版标注为"原唱",引发热搜 [2] - 汪苏泷团队声明《年轮》为"双原唱"并宣布收回授权,同时提及《梦幻诛仙》也为"双原唱"歌曲 [3] - 张碧晨工作室反驳称张碧晨是《年轮》"唯一原唱",依据是2015年首个公开发行版本且合同无多版演唱者约定,但认可《梦幻诛仙》为"双原唱" [3] - 张碧晨工作室后续声明张碧晨享有全球永久演唱权但"今后将不再演唱",旺仔小乔发文致歉 [4] "原唱"定义与行业惯例 - 百度百科定义"原唱"为首次公开发行时完成首个录音版本的行为主体,但该定义非法律明文规定,更多依赖市场认知与行业惯例 [6][9] - 实体唱片时代"原唱"通常指首个发行的录音版本演唱者,互联网时代发行门槛降低导致多版本并存现象 [10] - 影视OST行业存在"双原唱"或"多原唱"惯例,如《知否知否》有胡夏/郁可唯对唱版及单独版本,《永夜星河》有王心凌、张远、丁禹兮等多版本 [11][13][16] - "双原唱"认定需满足:同一时间段制作、发表时间接近、为同一影视/游戏主题、收录于同一OST专辑 [17] - 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且《年轮》男女版为《花千骨》OST同期计划,行业认可其"双原唱"主张 [18] 版权与授权问题 - 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有权收回授权,法律上可停止对外许可演唱,但需注意对已授权第三方的违约风险 [21] - 张碧晨主张的"永久演唱权"可能是行业合同中常见的附加权利,如特定场景下的永久演唱许可,但需明确授权范围是否合法 [23] - 影视OST合同中常见片方要求永久授权用于宣传,张碧晨的"永久演唱权"可能源于此类约定 [25] 行业影响与启示 - 事件凸显音乐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对"原唱"定义需结合发行时间、合同约定、创作背景及行业惯例综合判断 [18] - 法律框架下需通过完善合同明确权利边界,避免超范围授权或单方违约风险 [25] - OST制作中多版本演唱需提前约定权利分配,如《梦幻诛仙》明确"双原唱"性质 [3][13]
十年后告别《年轮》,“是有缘却无分”
36氪· 2025-07-28 10:58
事件背景 - 网红旺仔小乔因演唱会票价过高和不当言论引发粉丝流失 三天内掉粉超过60万[5] 其2021年关于《年轮》"原唱依然是张碧晨"的言论被重新挖掘 导致QQ音乐平台取消张碧晨原唱标签并引发版权争议[2][5][7] - 汪苏泷工作室于7月25日宣布收回《年轮》授权 张碧晨工作室随后声明拥有永久演唱权但选择不再演唱该歌曲[7][38][45] 版权归属争议 - 争议焦点在于《年轮》"原唱"定义:张碧晨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首发[23][29] 汪苏泷版本于2015年6月30日发布[23][33] 根据行业惯例"原唱"指首次公开发行作品的歌手[15][40] - 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中心(ISRC)显示两个版本均于2015年注册 张碧晨版本编码CN-Z17-15-00038 汪苏泷版本编码CN-F18-15-02626[25][26] -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登记显示张碧晨为演唱者 汪苏泷仅登记为词曲作者[23] 法律层面分析 - 我国著作权法未明确定义"原唱"概念 行业惯例中平台通常将首个录制并公开发行版本的歌手标注为原唱[40] - 词曲著作权归属汪苏泷 表演者权归属张碧晨 但表演者权需获得词曲著作权人的表演权许可[41][42] - 张碧晨声称拥有"全球范围内永久演唱权" 但该权利有效性取决于其合约方是否获得汪苏泷的合法授权[42][43]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音乐产业中表演者权与词曲著作权的复杂关系 以及OST制作中常见的"双版本"模式权属模糊问题[7][40][41] - QQ音乐平台操作变化:先取消张碧晨原唱标签 后标注为"双原唱" 反映平台对行业惯例的执行缺乏统一标准[7][40] 商业后果 - 汪苏泷收回授权可能涉及违约风险 具体取决于原始授权合同条款约定[44][45] - 事件导致十年经典作品《年轮》面临演唱终止 对双方艺人商业声誉及作品传播产生负面影响[38][45]
张碧晨方再回应:享有《年轮》永久演唱权,将不再演唱该作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7-26 01:46
事件背景 - 事件源于拥有超2000万粉丝的网红"旺仔小乔"在回复网友评论时称《年轮》由汪苏泷创作但原唱是张碧晨 [2] - 7月22日"旺仔小乔说《年轮》原唱不是汪苏泷"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双方粉丝争议 [2] - 7月25日汪苏泷方宣布收回《年轮》授权暂不授权该作品做任何演唱 [5] 双方立场 - 张碧晨方坚称张碧晨为《年轮》的"唯一原唱"并提供时间线梳理及相关证明资料 [6] - 张碧晨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上线汪苏泷版本于2015年6月30日上线 [7] - 汪苏泷方坚持《年轮》为男女"双原唱"的立场 [6] 法律与行业分析 - 我国目前并无单行法专门定义"原唱"但可适用《著作权法》与《民法典》的体系解释 [9] - 《著作权法》第40条规定首次录制并公开发行录音制品的演唱者享有"录音制作者权"中的表演者权 [9] - 《民法典》第1023条规定禁止在翻唱时以误导方式隐匿"首次公开发表的表演者身份" [9] - 行业惯例采用"时间优先"原则以录音制品的首次公开发行时间为准 [9] - 张碧晨方证据可证明"女声版首发"事实但不能排除"多原唱"可能 [10] - 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及版权人其发行的男声版同样符合原唱定义 [10] - 业内专家认为张碧晨确实是首个公开发行并广泛传播该歌曲录音版本的歌手 [11] 后续发展 - 张碧晨工作室声明张碧晨依法享有该歌曲在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权利 [6] - 张碧晨女士今后将不再演唱该歌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