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县域富民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探索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12
县域富民产业的核心意义 - 县域富民产业是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关键载体,强调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1] - 需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1] 县域富民产业的内涵特征 - 空间布局涵盖县乡村多层次载体,可在县城产业园或城乡节点,通过创新性配置城乡资源要素提高产业效率 [2] - 价值导向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提升产业规模总量和能级,也要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 [3] - 产业形态以农业为基础,基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破边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附加值和就业选择 [3] 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的统筹关系 - 需统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避免将传统产业简单退出导致产业空心化 [4] - 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条件,避免产业雷同和无序竞争,如广西横州茉莉花产业和浙江缙云烧饼产业的成功案例 [5] - 需融入区域发展格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增强产业生命力,如河南夏邑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6] - 需健全城乡市场体系,破除二元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高价值环节流动 [6] 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 加强县域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一体化建设,深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7]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支持中西部县域通过"科创飞地"等方式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8] -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推动产业园区整合升级,建设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 [8] -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9]
聚焦“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 陕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着力"即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产融 合、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培壮县域富民产业,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要以优化县域城乡规划布局为前提、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为重点、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为保障,点线面结合、软硬件齐抓,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环境 舒适度;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既注重正向引导,又抓好问题整治,既强化综合施策,又注重为基 层减负,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着力加强要素保障,要围绕资金、人才等核 心资源进行安排部署,引导更多资源要素投向"三农"领域,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进程中的各类政策保障,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实施意见》共8部分33条,总体框架可概括为'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 村厅厅长孙矿玲说。 "两持续"即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意见》从大 面积单产提升、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9方面作出部署,全面夯实耕地 保 ...